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警惕“骆家辉现象”加剧腐蚀“中国心”

火烧 2011-08-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警惕骆家辉现象对‘中国心’的腐蚀,指出其低调形象可能引发民众对官员的不满,强调需保持清醒,防范美国价值观渗透。
警惕“骆家辉现象”加剧腐蚀“中国心”
                黄河岸柳
  
  在写完《骆家辉将带给中国人什么样的外交考验》一文后,再度搜索关于骆家辉赴任驻华大使的中国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和网络文章,更加感到一种危险袭来。这种危险不是别的,就是骆家辉就任驻华大使的“平民式低调”有效地制造了一种在他和美国来说最为理想的“中国效应”--通过骆家辉进一步激发中国民众“反志”和打击中国共产党斗志。骆家辉上任不足100小时,这种效应已经明显:众多的中国民众已经在良好的愿望之下,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一味地冲着中国官员,再度发狠发怒了。(对此,可以请大家自己去看看这方面的相关报道与评论就一目了然的。)在这里,我且把这种效应称之谓“骆家辉现象”吧。换句话说,从一定意义上看,“骆家辉现象”的效应表明,美国对华外交在“换将”这步棋上,已经取得了首战告捷之功。
  当然,如果单从骆家辉这样一位美国高官(而且是外交大使)的角度,对比中国官员的离民倾向,的确是需要中国官员好好对比反思的。通过对比反思,无疑有利于改进中国官员向着朴实与平和的亲民方向进步;也应当理解中国百姓在这种“比较”中借机指责中国官员不良作风的心情。毕竟如今的中国官员,已经存在令大众所反感的官僚霸气或腐败。然而,笔者要说的是,这种来自众多媒体报道和民间评论中所流露的“对比”情绪,实际上已经完全地变了味道了。人们的眼睛只盯到了“骆家辉携家人度假式上任”的表面表象上去了,却忽视了“骆家辉是什么人和来干什么来的?”这个实质性问题。因而,这种情绪已经大有崇洋媚外盖过了原本的良好愿望与初衷之势头。这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小看不得呀。
  中国难道真的到了只有借助美国的“自由、民主、平等”来校正自己的官员坐标包括人生坐标的境地了吗?中国人难道真的不知道骆家辉是美国驻华大使了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请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保持冷静和清醒。
  其实,这种效应的产生,正是骆家辉本人和他所代表的美国最希望看到的情景。因为只有这样的效应出来,才正符合美国的对华外交政策的“换将”之用心。中国人是否还记得上个世纪,美国曾经有个“司徒雷登”到中国来?今天的骆家辉又何尚不是第二个“司徒雷登”?当年,毛泽东曾有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雄文。难道今天的中国人要忘记历史不成?请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当然地不包括那些已经没有了中国良心的“精英们”。他们对骆家辉的到来是特别兴高彩烈的。因为骆家辉的到来,将使他们在贩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上,会省许多事的)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如果只停留在骆家辉所表现出来的表面的平民形象值得赞扬的层面上的话,那将正中了美国的下怀。
  在改革开放搞活三十多年之后,中国心,被私有经济已经搞的七零八乱了。一种只在乎表象,而不能冷静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耐性几近被“浮燥”到了极点。尤其应当看到,那些资产阶级“精英们”,已经从伪装下走到了前台直面与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较劲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帝国主义不仅已经在中国培养起了他们的一帮子代言人,而且已经明目张胆地对中国指手划脚了。在这样一种形势下,骆家辉的到来,其实就是美国进一步向前推进颜色革命的一个现实步骤。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为中国资本主义撑腰壮胆,为中国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进一步争取合法利益。而这种撑腰与争取,将成为骆家辉这个所谓的“知华派”使命中的主要部分,将通过这个“特别的”美国驻华大使进行并完成。因此,对于骆家辉的到来,请中国民众不要先乱了自己的方寸,乱了自己的阵脚。说到底,骆家辉到来所表现出来的“亲民”形象,不可能也决不会是他个人的形象。即便是他的个人形象,这个形象背后也不可能是他“中国人血统”骨子里那个和谐的文化底蕴使然。
  “我,以官方身份,作为服务于总统和美国人民的美国驻华大使,将代表的正是这永久希望和这些价值观。”难道中国人从骆家辉这样的开场白里真的糊涂到没听出其“美国心”真谛的地步了吗?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加了个特色,但根本制度框架还是社会主义的,还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府和人民。社会主义的中国心,怎么就能轻而易举地被骆家辉搞乱了套呢?我们必须警惕“中国心”被“骆家辉现象”所腐蚀。请记住毛主席的那句话: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