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欧洲风暴来袭,中国该如何应对!

火烧 2011-08-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美国债务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探讨日本汇率干预、英国骚乱及欧盟债务危机等事件,强调中国需警惕美国金融策略,维护自身利益。

  两个多月来剧情不断演变的美国债务上限风波,显然已伤害到了美国的国家信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以前一直被认为很安全的美国国债,其实并不安全。尽管尚未能找到更为可靠的“避风港”,但未来投资者肯定如惊弓之鸟,时刻处于逃离状态。风险意识和投资策略的转换,将对国际资本流向产生重要而持续的影响。
  
   现在,恐怕连火星人都知道,美国靠自身是解决不了债务问题滴。目前美国能做的就是依靠往日霸权余威,将美元危机转嫁到他国。通过一次次的量化宽松政策和通胀让美元贬值,从而“隐形违约”,缩小债务规模。
  
  ————————————————————————————————
  收割日本
  
   在美债危机下,对于缓和却依然不改升势的日元,日本当局已频频发出警告。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8月2日表示,日元被严重高估。他明确表示,他一直与海外政府保持着汇率政策方面的各种沟通。此番言论加剧了有关日本或入市干预日元的传闻。但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当局内部意见尚未统一,而干预与否也不得不看美债的“脸色”。所谓看美债脸色,说穿了就是看美国脸色。现在的情况请参考当年的广场协议。
  
   虽然现在可以收割日本,但一个小日本仍然难以补充美国所欠下的血债。就像一头狼吃了一只老鼠是无法饱肚的,必须要来点有肉的。由于美国是赤裸裸的奉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以,在啃不动龙和熊的情况下,只能把牙齿朝向剩下的发达国家了。尽管这一部分发达国家和美国是狼狈伙伴关系,但美国现在虚弱得快要倒毙情况下,只能转过头逮着就咬了。所以收割发达国家势在必行,于是欧洲重头戏接连上演。
  
  ————————————————————————————————
  
  撕吞欧盟
  
   目前,国际评级机构已经三番五次下调了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这虽然惹恼了欧盟,但是国际评级机构还是我行我素,在继续攻击希腊的同时还瞄上了西班牙、意大利甚至塞浦路斯。总之,欧洲原本已经焦头烂额,美债风波更使国际金融市场加剧动荡,欧元就像暴风雨中的一艘破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
  
撕吞欧盟之挪威杀戮
  
   在法德领导人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磋商,对希腊第二轮援助方案达成共识。然后欧元区17国领导人21日在布鲁塞尔就欧元区债务危机问题举行特别峰会,最终通过了对希腊实施第二轮紧急救助的方案。然而,第二天挪威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爆炸事件及枪击案,至少造成87人死亡,伤员达100人。
  
   面对这么大的伤亡,事件还没有开始调查。挪威警方就表示:“(此次袭击事件)看起来与国际恐怖组织毫无联系”。“袭击事件好像与伊斯兰恐怖活动没有联系,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疯狂男子的所作所为。”挪威在第一时间内就把如此重大的恐怖袭击圈定在本国境内,无关国外,即无关欧盟。让人不由得感觉幕后势力的强大,用心之险恶。
  
撕吞欧盟之英国动乱
  
   8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和削减赤字法案。法案规定,提高美国债务上限至少2.1万亿美元,并在10年内削减赤字2万亿美元以上。英国媒体针对美国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形容这是由两党“二流演员”出演的荒诞剧,把曾经信任世界货币的美债买主及美国普通选民都搞得十分恼火。
  
   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8日发表评论反驳,声称欧盟如果现在不买美债,而购买大量欧元区国家国债,将是一项“具有风险的生意”。欧洲央行有关购买大量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以抑制欧债危机的决定,“将会对央欧洲行的2万亿欧元资产负债表产生持续的影响”。报道强调,欧洲央行此前已因购买希腊、爱尔兰及葡萄牙国债,以及接受那些“挣扎中”的银行的债券和资产作为抵押而面临“史无前例的风险”。由于意识到采取这些措施可能给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带来风险,欧洲央行去年已将资本基础所需要的资金提高了一倍,超过100亿欧元。
  
   对于曾经同一条裤子的美国和英国来说,相互之间的弱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滴。这不,由于欧洲国家领导人传统上会在7、8月出国度长假。因此,美国趁着这一良机,在策划了警察枪毙无辜百姓之后,通过所掌握的网络工具,再一次引爆了英国平民革命。
  
   众所周知,美国和英国都是可以合法携带枪支的。被枪毙的男子据说是在车内放了一只未登记的枪,于是警察开始追捕,并且最后将其击毙。虽然事后警察说有警察被射击,警察是正当防卫。但事实是,被击中的警察话务装备,是被其他警察的枪击中。该名男子根本没有开枪,也根本没有理由开枪。所以这根本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那么策划此次枪击事件的目的是什么呢?很快,在三天内枪击事件酝酿发酵了。美国通过所掌握的网络渗透工具,鼓动数百名年轻人在伦敦城北托特纳姆区示威,抗议该男子两天前遭警方枪击身亡。由此,英国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动乱。
  
  注:6日伦敦骚乱刚发生时,英国首相卡梅伦、负责治安的内政大臣梅伊和伦敦市长强森全都在国外度假,中央政府和伦敦市府都唱空城计,引发舆论和民众抨击。卡梅伦原本在意大利度假,眼见骚乱难以收拾,八日紧急销假,连夜返国处理。他立即召集危机处理小组,讨论已持续三天的骚乱事件。骚乱刚发生时,内政大臣梅伊也在海外度假,也是被迫缩短行程,七日匆匆赶回国主持善后。伦敦市长强森则是在加拿大度假,虽然6日骚乱发生后就有舆论质问“市长在哪里”,但他8日才回伦敦。强森9日上街头慰问民众时,有人当场质问他:“市长,加拿大好不好玩?”
  
  ————————————————————————————————
  
   至此,除去以前美国对欧盟各国引爆债务危机玩文斗,现在美国已经针对欧盟赤裸裸发动了两波次的攻击,武斗开始了。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类似好莱坞那些nb的编剧,接下来定是高潮迭起,大家拭目以待!
  
  美报:伦敦骚乱不是“阿拉伯之春”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8月1 0日文章】题:英国骚乱的背后
    伦敦与中东相距甚远,过去四天来英国城市发生的骚乱也不具有“阿拉伯之春”的积极意义。开罗解放广场和叙利亚哈马市基本上和平的集会主要是为了推翻腐败的独裁者;而伦敦搞破坏的年轻人却是为了偷电视和衣服,烧毁汽车和建筑。阿拉伯的抗议者用杰斐逊式的激情表达着建立新的民主秩序的愿望,而伦敦参与暴乱者的目的可以用两名年轻女性对英国广播公司所说的话来总结———他们想让警察和“有钱人”看看,“我们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
  在奥运前夕让英国伦敦火了一把之后,由于从前的被革命对象国,如伊朗、利比亚等国开始借助此次机会抨击英国政体,再加上美国利用网特宣传欧洲种族问题严重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从国内各知名网特在第一时间内将挪威和伦敦事件引导为种族问题就可以看出)。所以,现在美国开始预防性引导舆论,以免像埃及革命样弄走了样。毕竟,美国和英国可是同宗同种滴、大哥与小弟的关系,所以美国的目的也不是想推翻英国女皇帝制。打击整个欧洲经济才是此次英国动乱的目的。
  
撕吞欧盟之空袭法国
  
  据法国媒体披露,英国《每日邮报》周末版7日曾报道,“法国兴业银行和意大利裕信银行均因希腊债务危机而面临巨额亏损。”8日,这家英国报纸从其网站删除了这则消息,9日晚刊登“勘误公告”,表明相关信息是虚假的,并向兴业银行表示道歉。
  兴业银行表示,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英国《每日邮报》不负责任地传播一则“虚假新闻”。该行已要求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追查谣言的起源。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局长让-皮埃尔·茹耶透露,该机构有可能应兴业银行要求,对这一谣言展开深入调查。
  由于10日以来,法国多只金融股票受谣言冲击而出现股价暴跌。有关法国银行破产的传言扰乱市场之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四国金融监管机构近日纷纷使出禁止卖空的狠招,以阻击市场投机。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11日发表声明说,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比利时四国将禁止卖空操作,以平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在应对金融和债务危机的过程中,欧洲国家下达卖空禁令已不是头一遭。不过英国却表示,它不会参与这个行动。
  ————————————————————————————————
  这里所谓的空袭当然不是指空军袭击法国,相信大家都明白。这里首先就这么声明一下,是免得有人只看个标题就说我造谣!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亚洲金融风暴,就是西方资本通过期货交易,提前在期货市场卖空,然后在预设的时间通过各种手段打压股市。从而在期货市场赚取了暴利。亚洲金融风暴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剪羊毛。整个东南亚国家及远东地区经济都受到了重创。当初香港也是由于有大陆这个坚强的后盾才得以幸免。所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啊,中国周边国家和台湾要明白这一点!
  
  所谓期货不过就是类似两类人的对赌。一个人看好市场就买入,叫买多,另外一个人不看就好卖出,叫卖空。教科书上说的神马物品保值,纯粹是为对赌批上合法的外衣。所以我国在亚洲金融风暴后,及时停止了金融期货的开通。
  
  那么现在,看来情况是比较明显了。英国革命期间,法国遭“空袭”了。应该是偷袭成功了。因此,欧盟这才开始初步组织防御了。于是才有了这则禁止卖空的消息。结合英国的反应来看,这次英国革命很可能是一出苦肉计。因为,美国控制的网络舆论工具一开始就将革命的对象限定为没有政治目的的小p孩。所以无论其他颜色革命的受害国再怎么充满期待,注定大家都会失望。除非大家能突破舆论工具的限制,扩大宣传面(即面对中年人展开革命)。在所有舆论工具都被美帝掌握的情况下,这个难度是很大滴。
  
  不过,难度虽然很大,但我希望大家: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既然英国无视欧盟利益,那么现在革掉英国君主制,就是搬掉欧盟内部的绊脚石。大家只有都建立起民主政府,才能够以欧洲平民的利益为重,才能够让平民能发出自己声音。
  
  那么,怎么样才能突破限制和制造条件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现在英国和美国最怕的是什么?日前,首相亲自打电话邀美知名警察支招。美国知名警官威廉·约瑟夫·布拉顿12日说,他将受雇于英国政府,帮助英国警方制定打击街头犯罪的策略。可以说,英国现在最怕的是街头犯罪暴力活动。因为这几天的革命不过是群小p孩青春期的冲动而已,有必要从美国聘请打压街头暴力的教头吗?这应该是英美两国在联手预防革命小将从小p孩进化到街头成人组。只有街头成人组才拥有革命的本钱(火力)和动力(推翻君主,平民做主)。所以,大家应该明白该怎么做了吧:)
  
  既然英国不仁,那欧洲其他国家还用得着讲义吗?
  
  
撕吞欧盟之孤立德国
  
  英国《每日电讯报》星期四(8月11日)刊登该报经济事务编辑阿尔德里克的文章,引述了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行长默文·金就目前英国和世界经济形势发表的谈话。
  这篇题为“中国和德国掌握着世界的命运”的文章说,默文·金认为,英国的经济增长目前掌握在债权国家的手中。相关内容担心法国信用降级 欧美股市大跌分析:过多货币无出路导致中国通胀中国官媒开火抨击美国经济政策相关新闻话题金融财经文章引述默文·金星期三发表的谈话内容说,问题的关键是“全球贸易不平衡”。中国和德国出口了太多的产品,制造了廉价借贷的泡沫,扭曲了人们的行为。
  美国、法国、英国等主要贸易逆差国的政要或媒体轮番敲打“三好生”德国,认为德国的强劲出口损害了它们的利益,德国人应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多发工资,多进口。敲打德国的同时,不少评论认为中国与德国是一回事,是这两个顺差大国害了世界,“中德国”一词也应运而生。有分析人士称,在逆差国的“推搡”下,中德日等顺差国阵营“被形成了”。对于两大阵营是否能够真正形成,学者争论很多,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顺差国不会在不合理的指责和威胁下逆来顺受。
  ————————————————————————————————
  美国的全球战略眼光是超越一般水平的,其战略部署与攻击手段也是全球化的。面对欧盟三驾马车,英国是墙头草已经属于可控范围内的。法国和德国现在是勉强引导欧盟迈向统一。所以美国凭借媒体控制力,分化德法两国。以便彻底拆散欧盟核心,将大块肥肉撕成小块进食。
  
  美国能够以顺差、逆差来对国家进行分类,并挑起对立争论,尤其是能以“劳动有罪,借贷光荣”这种脑残言论挑动分化国家,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达到这样是非黑白颠倒的高度非一般人能力所及。资本主义国家赤裸裸的无耻言论已经与禽兽无异。所以说资本主义从来到这个世上,“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鲜血”。看看美国资本在非洲囤地禁粮,用粮食作物转化为汽油等等行为,这些都说明:现在的美国资本独裁政府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人性与良知,更不会去管神马人类道德,他们的眼里只有嗜血的资本。
  
  尽管美国掌控的媒体可以众口铄金,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法国当局仍想作为欧盟领头羊,法国作为欧盟的核心力量之一,就必须要团结德国,并运用借力打力的招式,借英国革命良机净化英国政坛,逼迫英国回归正途。然后三驾马车一起带领欧盟依靠中国大陆的力量,才可以抵挡美国的吞食。
  
   另外需要补充一点,法国一直骄傲的自诩为高卢鸡,法国可是要当心啊,不单在我们中国,全世界范围来说,鸡的吃法可是有很多种滴!不要到最后成了被美国做成最后一道大餐!

 ————————————————————————————————

撕吞欧盟之欧债陷阱

    8月16日,德法两国首脑将举行会晤,在7月21日欧盟(EU)峰会召开不到一个月以后,债务危机非但没有获得缓解,反而向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法国等核心成员国蔓延,因此,德法领袖此次会面承载了市场的重望。
  
  法国财长巴洛因(FrancoisBaroin)此前指出,两国领导人的讨论焦点将是加强欧盟峰会预算规则的实施,并扩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法国经济学家JacquesDelpla表示,除非领导人之间达成的协议超出7月21日协议的范围,否则欧元区将面临瓦解的风险。他指出:“如果欧元区仅仅局限于7月21日的协议,那么在年底以前,欧元区将不复存在,除非欧洲央行(ECB)买入所有有问题的资产。”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确保欧元区成员国融资成本可控的唯一方法就是发行欧元区联合债券。即便暂时无法实现,也需要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方能抑制危机蔓延。法国智库InstitutMontaigne经济学家FredericBonnevay认为,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的放贷能力及规模应当大幅增加,而这也是众所周知的。
  
  不少分析人士把这股愈演愈烈的债务共担趋势解读为欧洲正迈向欧元区共同债券,即欧元债券。然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总裁奥特马尔·伊辛8月11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稿却指出,“这并不是朝着真正的政治联盟迈进。相反,这是危险的一步,最终只会导致欧洲分裂。”在奥特马尔·伊辛看来,发行由欧元区所有成员国担保的债券,会立即压低那些债台高筑的成员国的利率。“就这一点而言,这一想法似乎是合理的。但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此举会推高那些在金融市场拥有较高可信度国家的利率。”
  
  另一方面,共同债券还会为那些在财政方面不自律的国家减轻负担,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搭便车”现象。这将导致那些缺乏财政自律的国家得到奖赏,保持财政稳固的国家反而受到惩罚。
  
  如果说“欧元债券”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最终方法,而最终又可能“导致欧洲分裂”,那么就不难理解,为何民众对“病入膏肓”的欧元日趋悲观。
   
    另外,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当天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财政联盟是解决欧元区问题的唯一办法。著名投资家索罗斯上周末说,德国处于解决欧元危机的关键位置,因为欧元解体会导致银行危机失控,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那样的恶劣环境。索罗斯称德国必须捍卫欧元,“德国政府别无选择,应该接受这个现实。”索罗斯称只有让欧元区成员国能够将自身债务再融资。他预计,德国和其他欧元区AAA评级国家将被迫决定是否愿意冒险允许西班牙和意大利以合理的利率对其国内债券再融资。他们必须同意形成一种欧元债券体制。
 ————————————————————————————————
  看来,德法还在扯皮由谁来救市!两国都不愿意替欧盟其他落后国家买单。为什么不能在欧盟内部加大财政控制力度呢?对所谓缺乏财政自律的国家加大控制力度,这个一直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援助他国时所采用的方法啊。欧盟内部控制力也太低了。
  
  众所周知,以前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机构对于援助国,都是有很严厉的附带条件的。说白了就是乘人之危,再一次以类似高利贷的形式洗劫受援助国。欧盟既然号称统一欧洲,连这点能力都没有。看来单凭德法想带领欧盟还是力不从心啊。

    更重要的是,看到英国财政大臣和索罗斯这两位大师级人物的发言,个人感觉他们鼓励德法同意采取欧元债卷的方式来救市,这是一个很大的圈套。
  
  就像上面所说的欧元债卷会面对的风险一样,个别缺乏自律的欧盟国家会出现搭便车现象。搭便车只是表面的说法,真正危险的是,将来发行欧债后,不知道还有多少隐藏在这些所谓缺乏自律国家里的债务地雷会爆炸开来。发行欧债就等于欧盟一口将这些个包含地雷的欧洲各国债务全吞进肚,内爆的危险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这一点,德法还是比较谨慎的。所以表示暂时不考虑发行欧债。两国领导人的讨论焦点将是加强欧盟峰会预算规则的实施,并扩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这应该是德法想通过扩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来进行摸底排雷。因为欧债迟早还是要发行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