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军转干部高度关切政治体制改革
企业军转干部高度关切政治体制改革
是否“摸着石头过河”
——企业军转干部问题研究之十四
郑公平 邱和颉
温家宝总理在庆祝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时发表讲话时特别提到:国家“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个讲话引起的反响很多,也很热烈。
其实,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话题,不仅“改革精英”们关切,企业军转干部和全国老百姓一样,也是十分关切的。为什么呢?因为事关党和国家命运,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作为被无端取消了国家干部身份的企业军转干部,和普通企业员工一样,没有去国外拿绿卡的方便、自由和可能,绝对不可能漠不关心这么重要的事情。
官员们在接待企业军转干部维权上访过程中一般都认为,企业军转干部所谓“一个身份、两个待遇”的诉求,说白了,根本就是一个待遇问题,甚至认为这只是“少数人”闹个人利益。所以对于“一个身份、两个待遇”问题一律以“免谈”相拒,指定只接待听取“反映具体问题”。有的战友上访为防止和避免遭到打压,往往也声明:“我们又不反党反社会主义,主要是经济诉求,没有政治目的”。其实,“目的”虽然没有,“愿景”还是有的;不然上访诉求怎么会提出“政治待遇”呢?
“一个身份、两个待遇”中的“政治待遇”,怎么理解和解释?难道作为个人就仅仅是哪一级的军转干部可以看哪一级的文件和“内参”、享受哪一级的优待和照顾、不受某些限制和约束(比如看“内部片”等等)吗?当然不是的。
本研究觉得,所谓“政治待遇”,应该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包括社会和政治地位以及话语权等等;从根本上讲,是和政治体制分不开的。所以,企业军转干部必然非常关心政治体制改革。他们维权上访,口头上诉求的是“身份待遇”问题,内心里愤懑的是两极分化和收入分配不公,仇恨的是各种各样的腐败;不仅包括经济上的,更包括政治上的腐败。企业军转干部战友们以及企业老干部、企业高工、企业普通职工们,大家从原国家人事部推行的企业人事制度“改革”里真切感受到的,是社会和政治地位的低落,生活的相对困顿、窘迫和拮据;原来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国家主人翁,被沦落为“弱势群体”。有人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主要说的不全是生活的相对困顿,更主要的是社会和政治地位的低落和巨大差别。
中国的老百姓天生就是企盼改革的,而且愿意积极参与;不仅现在如此,可以说自古以来都是如此;这是天然的民意,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就有改革家、革命家、以及革命政党的产生。改革和革命有成功的,也有失误和不成功甚至走邪路的。特别是改革,有确实为了劳苦大众和国富民强的真改革;恐怕也有打着“改革”旗号诱老百姓于陷阱、只为少数人谋利益的伪改革。企业军转干部之所以状告原国家人事部,依据除了其所搞“人事制度改革”置并未废止的法规政策于不顾之外,还因为这一“改革”自觉不自觉地把包括企业军转干部在内的很多人当成了对象。经济体制改革的效果感受尚且如此,很多人呼唤的“政治体制改革”会怎么样呢?
当前而今眼目下,呼喊叫嚷“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谓五花八门;叫嚷“军队国家化”的就是一例。如果是那样,企业军转干部以及其他涉军群体,可能更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本研究认为,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好一些。“石头”是什么?就是“党指挥枪”,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原则;除此之外,对于几乎每个人都是共产党员的军转干部来说,“石头”还有大家多年来无数次强调的“三大法、四代领导人讲话指示以及一系列军转政策”。如果改的好,企业军转干部和企业的其他群体中人是三生有幸;如果改的不好,那就只有继续当“弱势群体”的命;虽然很多企业军转干部都已经七老八十,最终谁都得去见马克思、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