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党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监督和参与

火烧 2009-10-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强调党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监督与参与,回顾党的历史成就,指出当前党建中存在的问题,呼吁群众积极支持党的发展,共同推进国家建设。

       21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写在这里注定会波澜壮阔,于鼎故之新的时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88周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她60岁的生日。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忆往昔峥嵘岁月惆。到今天,我们的党带领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国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近两百年来所有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是他们给我们今天的成就打下了历史基础。

       在这样伟大的纪念日子里,我们看到“毛泽东思想万岁”方队第一个经过天安门广场受检阅,听到恢宏的《东方红》嘹亮地在首都响起,从国庆前后的新闻知道了习副主席强调国有企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公有经济,做大做强国企。温总理泪祭安眠在朝鲜的参加过那场立国之战的烈士。还有诞生了在金秋胜利召开的"全会"经过修改的《公告》,《公告》里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党建问题。我们敬爱的领导人都在以实际行动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我们每个中国人民更应该在内心,真情的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因为没有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如今工人农民能有今天的解放地位,没有以人民共和国主人自居的这样一个地位,这种地位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都是没有过的。也没有以主人翁的精神,规划和建设自己家园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几千年来都没有过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类事业最伟大的贡献之一。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平等地位和主人翁意识,人民就要在党的领导下领悟革命先烈的理想,实践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党的建设理论。因为我们伟大的党带领人民取得如今的成绩,只不过如毛主席所说的“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对党和人民的建设事业就应该这样虚怀若谷的对待!党的建设经历了战争年代到如今的和平发展年代,诚如《公报》里说的: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党的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作为一个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和人民,崇敬毛主席,严格要求自己品格和修养,努力学习党理论的青年(不是党员),对《公报》里提到的问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党建设的好否,关系到每个群众的切身利益。前几天,读完了一位有良心的学者(张宏良)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几段也提到了这些问题,并且这位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现在我把这几段摘录出来,稍加修改,方便读者阅读,对于这些方法有什么道理,对我们党的建设有什么好的帮助,望读者指出,共勉!

      

     附文:       《搞好党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的监督和参与》

   鉴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历史地位,当前中国政治领域所有争论的焦点几乎全部集中到了共产党身上,如何实现对执政党的监督,已成为包括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其实,无论是政治精英坚持的党内监督,还是知识精英和经济精英坚持的多党制衡,完全是精英集团内部的权利分赃游戏,其共同特点就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老百姓排除在监督之外。而我们所要实行的恰恰是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监督。

   

首先,就党内监督来说,共产党能否通过自我监督保持其先进性?这是毛泽东建党路线。从延安时期到建国后,毛泽东始终认为,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外部监督,才能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质。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发动党外群众帮助共产党整风,到WG发动群众觉悟,都是在探索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执政党的有效形式。共产党先进性不能只靠加强自身修养,至少现实的腐败,以及道德崩溃、伦理尽失的事实,证明了党内监督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  

其次,就多党制衡来说,与党内监督相比较,多党制衡的确十分有效。但是,多党制衡比较成功的国家必须具有两个前提:一是具有能够完全控制社会的强大资本力量,政党不过是资本控制社会的工具,多党竞争可以更加有利于资本的统治,如同多名员工竞争更加有利于老板的统治一样。在强大资本的统一支配下,无论政党竞争如何激烈,都绝不会演变成为地方割据和军阀混战。二是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精英集团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无论所在国家是强大国家还是落后国家,精英集团都同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美国和印度就是典型,尽管他们彼此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但是两个国家精英集团的爱国主义精神却难分高下地一样强烈。在由爱国主义精英集团组成的多党竞争中,多党竞争只是表现为如何更加有效地捍卫和实现国家利益,而不可能彼此竞相损害国家利益。不仅不会损害国家利益,甚至各个政党之间斗争的主要内容,就是互相指责对方没有能够有效地捍卫国家利益。可以说,利用多党竞争捍卫国家利益,是西方国家十分成功的政治制度。最近的俄罗斯就是一个典型,普京武力收复车臣、攻打格鲁吉亚,逮捕霍多尔科夫斯基、刺杀别维年科等。可是,俄罗斯上千个政党却没有任何异议,西方国家一看俄罗斯国内众多政党都没有反映,也就只能不了了之。为什么没有任何反映?就是因为符合国家利益。  

显然,中国并不具备西方国家多党制衡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目前中国没有强大的资本力量或者其它政治力量能够控制中国,维持国家统一的唯一力量就是中央集权这一政治力量,离开政党的统一领导,中国就会立刻天下大L、割据混战,这是中国历史特别是1840年以来历史的基本经验。当初大清王朝垮台后的军阀混战,造成了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老百姓才奋起支持国民党北伐、重新统一中国,只是国民党不争气,统一不了中国,老百姓才转而支持共产党,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在中国,多党竞争已经成为军阀割据的代名词。二是中国没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精英集团,这是中国多党制必然造成军阀割据的根本原因。20世纪初中国实行多党制后,各个政党纷纷投靠西方帝国主义,争先恐后地效法吴三桂,各自寻找西方主子作为靠山,成为西方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彼此之间混战不休,直到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作为法国精英集团代表的萨科奇,凭借“绝不让法国超市落入外国手中”这句激进的民族主义口号,赢得了法国大选;可是中国大学生只是在法国超市家乐福门前搞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抗议示威,就遭受到敌对势力的齐声痛骂,什么爱国贼、民粹分子、义和团暴徒等等,不一而足。在这种情况下搞多党制,等于是让西方国家公开瓜分中国。  

所以,目前中国还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这是中国历史特别是1840年以来历史做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屡次遭受亡国灭种大祸后的基本经验总结,也是中华民族避免被西方国家肢解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未来崛起的需要。如果没有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政党的统一领导,中国就只能是任人宰割的一头羔羊,是任人随意践踏的一盘散沙。所以,虽然需要对执政党进行监督,但是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使执政党能廉洁,使国家能强大,而不是相反,是为了把执政党推翻,把国家变成一盘散沙。并且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执政党的监督,并非只有党内民主的自我监督和外部多党监督(本质是资本监督)两种形式,还有第三种形式,就是群众监督,接受人民大众的监督。以党群一体化代替目前的党政一体化,就是对执政党进行有效监督,恢复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保持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正确途径。  

目前腐败的根源并非是什么一党领导的必然结果。。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就是“朕即天下,天下即朕”的皇帝国家一体化制度;封建社会被推翻以后,又代之以国民党和国家一体化的党国制度;新中国建立以后,反动派又要建立的新的党国制度,因毛泽东发动WG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而没有得逞,党建千万不能把各级党组织行政化官员化了,各级党组织人员与所在单位官员享有同等的级别和待遇,如此一来,就一方面在利益上把共产党和政府官员、企业老板牢牢地捆在了一起,形成了党政官员的利益共同体;而这样一来,党政官员又与所在单位的老百姓在利益上形成了水火难容的尖锐对立,由此便彻底恢复腐败大潮也就不可阻挡地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历史转了一圈之后,又原封不动地回到了原有起点。所以中国老百姓才发出了莫名其妙的无奈感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矛盾本身决定着解决矛盾的方法。既然中国政治的腐败变质是由于党政一体化造成的,那么,也就完全可以通过消除党政一体化来解决。这就是,以党群一体化代替党政一体化,取消基层党组织的行政化性质和基层党员的官员化身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在利益上与老百姓重新融为一体,恢复党的先进性质和阶级基础,使共产党重新拥有无比强大的群众力量和阶级力量,完全有能力应对国内外任何敌对势力的任何挑战,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崛起。具体方法就是,第一,取消基层党组织的行政级别和党组织干部的官员身份。但这绝不是如同当初xxx所提议的那样,是实行基层党组织的业余化和社团化,xxx提议的实质是取消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而我们是要真正实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保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够符合党的宗旨和当地群众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党选干部这一条,所在单位的行政领导干部必须由基层党组织直接任命,这是基层党组织与一般社团的根本区别。离开选拔任命干部这一条,坚持共产党领导就是一句空话。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仍然坚持党选干部,会不会和现在一样?我们的回答是绝对不会,因为站在群众立场上选拔干部,与站在官员立场上选拔干部,其选拔标准是完全不同的。第二,政府机构中的党组织可以保留相应的行政化级别和待遇,但是仍然要坚持党选干部和民免干部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各级党组织领导成员上级党组织提供候选人、由所在单位全体党员选举产生;各级行政干部有各级党组织任命产生;各级人民监督委员会由所在地方(单位)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全国人民监督委员会由党中央直接领导。无论是拥有干部任命权的各级党组织,还是拥有干部罢免权的各级人民监督委员会,都无权干预所在单位的行政工作,无权干预所在单位各种物质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第四,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是充满理想主义和献身精神的政治集团,各级党组织不能简单套搬一般社团的选举方法,而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这是先进政治集团和一般社团的根本区别。  

        实现由目前的党政一体化向党群一体化的转变,还能够在特殊时期发动群众应对和战胜西方颠覆势力的策划的大规模动乱环顾当今世界就会发现,依靠军警维稳成功的国家无一先例,苏联的军警力量天下无双,并没有阻挡住苏联的土崩瓦解。美国中央情报局等西方颠覆势力,在苏联东欧、中亚等地发动颜色革命能够成功,所依靠的是当地人民群众;后来在俄罗斯、伊朗发动颜色革命遭受失败,同样失败在大多数人民群众站在了当地政府一边;可见,无论成功失败,军警都不起决定作用。当今中国之所以坐在火山口上,随便一个外来力量就能够威胁中国稳定,就在于党和政府已经丢掉了群众。目前,能否实现有党政一体化向党群一体化的转变,不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生死安危,同时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安危,关系到13亿中国人民的生死安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