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搞城乡一体化,是典型的“左倾”机会主义
近来,在一些省的新闻媒体上经常看到大喊大叫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口号,而且很多的县市都正在热烈的推广和实行“城乡一体化”。好象搞成了“城乡一体化”以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目标就指日可待了。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先来说说什么是“左倾”,毛泽东同志曾经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什么是“左倾”。他说:孩子还没有到生出来的时候,才七个月,而你却要把他硬压出来,这就是“左倾”。
现在的“城乡一体化”真正符合现实农村的实际情况吗?通过我对许多农村的调查,对农民的仔细询问,根本不符合,或者说是一点也不符合。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总结了以下几个理由:
一,由于贫富差距的悬殊,农村的大部分农民都没有达到那个经济条件。据我调查,在那些比较富裕一些的村庄里,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人建的起新房,而他们的房子是集攒十多年的钱才盖起来的。这还是那些比较富裕一些的村子。那些贫困的村子呢?就更不要说了,连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人都不到。上面的计划和设想超过了农民的实际情形。这不是“左倾”是什么呢?
二,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那些基层干部所建起来的新房的价格要比农民自己建房要高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本来六万块钱能建起来的房子,他们伸手给农民要九万。于是,就有更多的农民住不起了。根据中国现在的腐败状况,这里面是百分之百、千分之千的有猫腻。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的“一体化”怎么能实行得起来?
三,那些比较富裕的农民一般也都是这几年才建起来的新房,他们是不舍得搬迁的,他们是积蓄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血汗钱才建立起来的一座房屋,难道说不要就不要了吗?上面规定腾出来的土地和房屋要折算成钱,而我在那个全县“城乡一体化”第一村的村头听一个正在栽树的群众忿忿的对我说:“有他妈的屁,什么也没有。
现在的农村是隐藏着许多的深层次矛盾的,我们的干部不深入到农村去搞调查研究。来帮助刚刚温饱的农民去解决他们迫在眉睫的问题,却在那里大喊大叫什么“城市一体化”,真是当今社会的悲哀!某些政府官员决策的悲哀!
那些地方干部的内心并不是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他们是以响应党的号召为名,直接往农民的口袋里掏钱的。自从党中央免收了农民的公粮还补贴给农民以后,那些地方干部不能从公粮的收购中捞取钱财了,乘着这个机会准备大捞一把。
由此看来,所谓的“城乡一体化”是一项彻头彻尾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根本不符合广大农村的情况,更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而那些热心推广“城乡一体化”的干部,一是为了投上面领导之所好,二是为了乘机向自己的口袋里捞钱。准确的的说:现在所推行的“城乡一体化”,实际是以满足私欲为真正目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不但违背了党中央所号召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严重的是直接违背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现在在群众中已经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及时的下来搞调查研究,立刻处理和纠正这个错误的做法。否则,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引发出新的“群体事件”,更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希望有关部门的领导速来明察和暗访。
现在的农村中的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呢?需要的是我们的党领导彻底摧毁那些盘根错节的腐败势力,带领农民们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为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使农民摆脱小农经济,摆脱贫困的生活状况。也只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家都富裕了,建设“城乡一体化”的设想才会可能会成为现实,农民才会真正的欢迎。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