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不要给中国首艘航母过多的压力!

火烧 2011-08-15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中国首艘航母试航成功,面对外界质疑与压力,展现国家实力与决心。文章强调航母对国家海洋权益和战略威慑的重要性,体现中国建设强大海军的决心。

不要给中国首艘航母过多的压力!  

刘钧/文  

  

  前不久,笔者有文章“不要对中国首艘航母期望过高”。今天,改造后尚未命名的中国航母通过四天的试航成功回港,除了造船厂鸣放鞭炮表示庆贺外,还有媒体记者现场报导,不少军迷相继前往观摩;气氛相当热烈非凡。  

  

  须不知,航母宣布服役前;首先是试航、舰载机试飞、动力检测试验、接着是信息电子化试验、电磁对抗和抗辐射试验、舰艇组合编队配合训练,所有试验和训练成果基本达到航母编队本身的战备力量才算是成功,才算是一支真正有战斗力的航母编队。  

  

  这个过程取决于改装后的航母技术性能的发挥及舰队官兵整体协调配合训练的接受能力,将是一个短暂或慢长的过程;也许,在试验和训练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可能出现些许失误成为西方国家的笑柄;这不用紧,只要勇于探索,正视现实就好。在航母试航前中国国防部早有表态,中国首艘航母是用于科学试验和训练,用低调形式发布新闻,本身就对有关国家不怀好意,风言风语有所防范。  

  

  近期内,航母试航的同时,就有来自美国等国外媒体的不断“渲染”,特别是日本政要连续不断地质疑中国发展航母的用途,还有东盟国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相继担忧,主要体现在南海争端上。再国内,民族主义精神随着航母试航高涨,施缓过去没有航母所受的怨气,期望航母成军后承担收复海洋和疆土,扬眉吐气。  

  

  笔者认为,拥有航母是强国强军的象征,建造航母中国理所当然,不必在意其它国家指指点点,也不必在意西方媒体的故意“渲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虽说第一艘是“废旧”航母改制而成,我认为对中国是“迟来的爱”,毕竟走出了第一步;通过借鉴、学习、创新,今后会制造出更多先进的航母,不久将增加几艘成为航母大军,游弋在蓝色海洋。  

  

  中国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18000多公里的海防线,建设强大的海军是中国今后的主要军事发展战略。众所周知,自古属中国领海的南海诸岛与钓鱼岛,历经百多年前西方列强的侵略,如今确成为了争议海域;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历史遗留因素也有今天轻视海洋权益的原因。而今,在民意的压力下“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航母试航缓解了当前的压力。  

  

  其实,航母从政治上来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从战略上来分析,能产生巨大的威慑力量。整理来说,航母毕竟是振兴国威军威的利器。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再快,而领土和海洋权益得不到保护,国家迟早受到威胁。台湾、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还有日本与我国争议的钓鱼岛,印度与我国争议的藏南地区,都存在着暗流汹涌、面临威胁,当局应该重视。  

  

  但是,完全把希望寄托在航母上也不现实,航母只是作战利器,它需要精神的驱使,相对而言,民族精神比武器更重要。所以,不要给中国首艘航母过多的“压力”;恢复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更为重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