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工农兵大学生杰出科技人物之姜德生

火烧 2011-07-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姜德生凭借光纤传感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化应用。涵盖光纤风压计、火灾报警系统等创新成果,推动多个领域安全监测升级。

工农兵大学生杰出科技人物之姜德生

一:中国光纤传感产业领路人
   201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共授予的306项项目(人)中,突出贡献奖只有1人,得主就是姜德生。姜德生从不讳言,自己是工农兵学员,没拿过学位,边教书,边自学,边科研。光纤传感刚起步时,国家课题大多由著名院校承担,当时他只有自谋生路,他研发的七大类30余种光纤传感器,应用涉及石油、水利、建筑、桥梁等多个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传感成套技术与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在国内率先实现光纤传感技术的产业化。

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949年3月1日,姜德生出生在湖北武汉一个普通人家。在他刚刚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送走。养父母家很穷,但还送他上学。姜德生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早的感动。在他十岁时,就开始每天凌晨三点起来帮养父母准备做早点摊的事。寒冬腊月,一天也不落下。他还帮别人做杂事赚钱,象剥一天茭白得2分钱。

2:动手能力出众拿奖不少
   1962年到1965年,在上武汉六中初中时,姜德生就在数学、物理、无线电竞赛时拿过奖,表现出理科方面的过人天分。但在毕业时,要不是他的班主任音乐老师张延林帮忙补交所欠学费,也许他连毕业证都拿不到。

3:毛时代读大学可以贴补家用

  1972年,在湖北光化水泥厂当工人的姜德生,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湖北建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硅酸盐专业学习。当时学校给他的生活费是每月18.5元,他还节约下来5元给家里。别人都是家里出钱供孩子上学,他却可以节约补贴家用。

二:在外国垄断光纤领域中求突破

  上世纪七十年代,姜德生还是一个从事基础物理教学的青年教师。当时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的特种材料,向人们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光纤领域的产品基本被国外垄断。他敏锐地觉察到,光纤传感必定开辟一个新领域。从此,他的一生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在已取得的无数成就中,姜德生说,他最为自豪的是三项,光纤风压计、光纤光栅火灾报警技术和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光纤光栅油罐火灾报警技术和光纤光栅隧道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它们是不同时期,光纤传感的先进技术在民生应用方面的突出代表。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层建筑开始兴起,国家迫切需要高层建筑在台风下的风载荷数据。姜德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研制成功光纤风压计。1981年8月,在广州白云宾馆,光纤风压计与全国几十家知名单位研制的产品同台献技时,成为全场唯一不受电磁干扰的产品。

   国外发明的光纤拉曼火灾报警技术,一直垄断国内市场,但因响应时间慢,成本高,在国内未能得到推广。姜德生院士首创的光纤光栅油罐火灾报警技术,由于响应快,在国家新建的四大战略储备油库火灾报警工程招标中,战胜了国际著名公司的火灾报警产品,全部中标并已建成使用,在火警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国家某战备储备油库10万立方米的特大油罐,两次遭受雷击失火,但由于安装的光纤光栅火灾报警系统及时报警,避免了重大损失。

   近年来,国内修建公路隧道越来越多。如何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于隧道工程火灾报警,解决传统技术难以实现的长距离无中继火灾报警的难题,姜德生院士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发明了光纤光栅隧道感温火灾报警技术与系统。该技术在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长度18。2公里)的火灾报警工程国际招标中,以技术第一中标。该工程已建成运行。这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实现20公里长距离无中继的火灾监测技术。该技术和产品已在总长超过800公里的全国200多座隧道的火灾报警工程中得到应用。

    在国防武器装备和水利、交通、电力、港口机械等多个应用领域,姜德生院士发明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得高度评价。这一长串项目,彰显着姜德生院士成果应用的非凡业绩:世界最高的面板坝湖北清江水布垭大坝的周边缝渗漏监测工程;三峡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结构长期安全在线监测工程;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的结构长期安全监测工程;秦皇岛港口的大型翻车机和上海洋山港特大型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装备的长期实时在线安全监测工程等。

   从1972年到2011年,姜德生39年如一日,在一个领域不懈执着的追求与创新,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并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推广使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姜德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一位工农兵学者,就能把一个仅有3人的研究小组建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于一体的国家级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性试验基地和光纤传感器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申请发明专利1630余项,取得授权165项,其中一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为我国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桃李不言 下自成溪
    30多年来,姜德生培养了很多学生,包括硕士、博士,他自己却放弃了很多攻读硕博的机会,一心扑在科研上,1996、1997年就因学历不够未能通过博导的审批。但在团队成员的职称、学习方面,他却一次次放下身段,向学校相关部门据理力争,为他们争取更好发展空间。这些都赢得了团队的心,使得他们能安心科研,为光纤传感技术的持续创新作出更多努力。到目前为止,这个团队没有一个骨干离开,这在人才随处频繁漂流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更是姜德生引以为傲的。

四:主要成果:

1、1998年“高精度光纤液位类传感器技术在易燃易爆场所的应用开发”成果获得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1999年“高精度光纤液位类传感器在危险和恶劣等场所的应用和开发”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3、2003年“光纤传感技术工业性试验研究与应用” 成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4、2002年“五类光纤传感敏感材料制备与加工规模化生产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5、2003年“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6、2004年“光纤高温传感测量技术与应用”成果获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中国硅酸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   
  
7、2004年“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