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周之金言论集

火烧 2006-12-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周之金探讨改革开放成果与民众苦难,对比伤痕文学与苦难文学,反思社会问题与改革方向,提出革命与改革的深层矛盾。




如果中国社会真正自由了,如果中国社会言论空间开放了, 如果政府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了,那么,我有这么一个假设和推断: 假如给四千万下岗工人和三千万失地农民以及他们那些正在工厂打工的数亿子女们每人写一篇生活纪实的话,我深深的相信,这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记事将会比所谓的”伤痕文学”生动得多,感人得多!
我觉得只有这么一个民众的声音发出来才能真真实实的反应中国民众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评价,我深切地希望他们这些往事也不会如烟!
 
周之金-----< 别拿”反改革”来唬人! >
 
我可以这样对我们国家很负责的讲这么一句话:一旦表面繁荣的真相被揭穿或是高速发展的神话破灭,控诉“改革”的“苦难文学”将远远超过埋怨“文革”时期的所谓的“伤痕文学”!
......到时老百姓所祈祷的:或许就是希望能出现陈胜、吴广式的人物了——那又将会是中华民族的再一次灾难,但问题是现在所面对的“新三座大山”,我们又能怎么防范事情的发生呢?
难道能靠这些胡编乱造、天马行空般毫无所用的“理论”吗?
 
周之金----<请不要在大学讲台乱放屁!>
 
“工人下岗,民工歧视,民房拆迁”三大剥削欺面而来,“教育、医疗、住房”,——三座大山巍然耸起,这已经见证了“伪改革”的全面失败!如果改革还是继续再这样任意帮巫师毫无里头搞下去的话,我不认为这是改革的问题,而是革命的问题,“改革”解决不了问题,很现实的,就差革命了,社会的发展及每个朝代的变迁无一不是如此;
“先进文化,新生产力,人民利益”——三个代表落地无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谐社会”——胡温新政举步维艰......前面的道路一步比一步越加艰难,革命的根基在哪里?
失望中充满希望,先前无数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们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革命成果在哪里,最终的革命的归宿在哪里?为什么总是回到历史的起点,为什么......
亲爱的以马列毛为思想、以共产主义为信仰的发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自愿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党,30之后,与人民群众的脉搏重新相连起了吗?你们的信仰还真的存在吗?
30年前亿万人民同心为之奋斗的现代化社会还离我们有多远,会是永远的乌托邦吗......
 
周之金----< 改革还是革命?>

谈到历史的时候,或许说出这么一句话是很难的:否定了毛泽东主席或是其形象不能被完美的真实的维护的话,这个民族将会成为无头的苍蝇到处乱转直至头破身亡, 毫无疑问,那将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巨大灾难;
毛时代自然不是十全十美,在相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限制下,出现任何的困难都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现在我很肯定说——如果一个人还有正常的记忆,还会比较的话,我认为这是很容易推测出的:
改革开放28年来,尤其是98年以来这7年民众所受的灾难远远超过于是所谓的“十年文革”,
在这期间身受其害的人们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把其所承受的苦难以“灾难记事”的纪实文体真实的呈现出来。
而这些题材事件的控诉——我暂且称之为“苦难文学”,它将会远远的超过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所谓的“伤痕文学”!

       周之金----<这将会是永远的”纪念”吗? >

......而且我认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都快30年了,属于“精英们的自由”也应该随时代要终结了因为这是一种病态的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甚至可以说是反时代进步意志的“伪自由”,而随之而来的公民社会应该是“老百姓自由”的时代——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时代出现的话,也必须要催化这么一个属于民众共享权利的时代,那我可以相信:自92年以来的这14年中,老百姓的控诉会超过建国之后30年的总和!

......而对于“ 后自由时代” ,我觉得这个这个时代中国老百姓必须要奋力争取的,如果没有这种意识的话,我觉得:中国社会想整体进步确实是很难很难。

“后自由时代”是真正属于广大民众的,在知识分子还未提出这个论点之前,我认为有点文化的中国民众都应该往这方面去争取,去奋斗——如果突破不了这个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说社会进步,对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复兴之路, 我可以说还难以看到尽头!


......我向来对祖国没有恶意的猜测,但是对于近年来的几乎黄祸般的“改革”,出于理性的思考,我相当坚信这一点,也不得不这么想!

周之金----<迎接文明时代的到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