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高等教育(文科)改革方面的四个误区
纠正高等教育(文科)改革方面的四个误区
就高等教育(文科)而言,现实存在着四大(软件)误区。
如果认识不到或解决不好上述这四个误区,我敢断言,并请钱老的在天之灵、温总理和大家作证——不管钱学森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和温总理和大家如何着急,再过十年,我们的高等院校也培养不出来能写出高于我的《新社会发展学——暨社会管理结构学的提出》这一篇文章的理论创新尖子来。
作为《新社会发展学——暨社会管理结构学的提出》一文的作者。我的切身体会:
(1)就高等教育(文科)而言,现实存在着四大误区:
1.不懂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以社会科学为长。我的《新社会发展学的提出》足以证明这一点。不要认为我们处处都不如西方。
2.看不起我们中国人自己,盲目崇西学西,认为只有西方才能培养出理论创新尖子。
实际上,我们中国也是能够造就理论创新尖子的。我的《新社会发展学的提出》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据我所见和研究体会,世界各国至今还没人能研究到这一新思想,所以够得上是理论创新尖子。只不过,我不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而是从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出来的。
3.看不起工农,认为只有精英队伍中才能培养出理论创新尖子。
实际上,工农队伍中也同样能产生出理论创新尖子来。我的《新社会发展学的提出》也足以证明这一点。
4.追名逐利,缺乏无私奉献心理,坐不住冷板凳。
以上四个误区是现实中国许多精英人士的最大不足。也是高校许多精英人士的最大不足。也是我们想要搞好高教改革所必须解决好的软件问题。
这个软件问题的实质,也就是高教精英队伍中的头脑认识问题:对中国文化、对我们中国人自己、对工农群众、对自己本人的根本认识问题。据我所见和研究体会,我们的高教部和各大学校长们至今还都认识不到这一点,这集中体现在我们所提出的各种高教改革方案上。
比如,高教部(拟)组织各大学校长去外国学习取经。北大在全国搞了一个“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许多教育界的人呼吁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柴静、吴思等六十一人合著博文集“主流精英探讨通识教育缺失”等等。
在我看来,所有这些东西连同中央那个“到2020年的高教改革规划”,实际上都只注重了解决高教改革的硬件问题;实际上都没能注意到解决上述软件问题。
当然,这也并不奇怪,因为这些当事者对这四个误区的具体存在(注意:具体才是最重要的。抽象的提法解决不了问题。)都缺乏亲身的体验,所以也不可能总结得出来。
(2)如果认识不到或解决不好上述这四个误区,我敢断言,并请钱老的在天之灵、温总理和大家作证——不管钱学森他老人家在天之灵和温总理和大家如何着急,再过十年,我们的高等学校也培养不出能写出高于我的《新社会发展学——暨社会管理结构学的提出》这一篇文章的理论创新尖子来。
为什么?
因为它违背了新思想的产生规律:头脑这个软件是否设计的合理是决定一切的。
(3)怎么办?在我看来,就现实而言——万事开头难,要想帮助我们的高教队伍认识到并解决好自己的上述不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
1.把我的《新社会发展学——暨社会管理结构学的提出》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以让大家能够看得到。
2.在高等学院新开设一门《新社会发展学科》课程。由我来编写第一本教材。
3.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实行大民主的教育方法和研究方法。
只有采用这一方法,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未来的“理论创新尖子”在高校队伍中的产生概率。
为什么?因为这符合“新思想的产生规律”。对此我也是有深切体会的。(我的博客发表于 2010-11-18 )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