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五.七指示”
教育改革与“五.七指示”
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少年中国”学会的邀请,著名学者、国史研究专家老石老师于2010年5月6日晚7点到我校做了一场题为《教育改革与“五.七指示”》的讲座。
老石讲学当晚现场空前火爆,能容纳四百人的大阶梯教室座无虚席,还有不少同学站着听了两个半小时的讲座,可见同学们兴趣之高。在互动阶段,几十个同学争着发言,这个人文讲座的规模、气氛,在这座建校五十周年的工科大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老石以同学们最熟悉不过的“考试”为切入点,讲了各国左右翼对考试的看法及主张,而教育改革正是围绕着考试这一核心问题来进行的,世界各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右派强调考试,左派反对考试。
中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由毛主席发起的一场“取消考试,缩短学生的课程,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工、学农、学军”教育革命,引领了全球的教育革命。西方各国的学生高举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以毛主席教育思想为利器,以教育为突破口,发起了被西方称之为“青年造反运动”的教育革命。这也是中国在教育思想史上唯一的一次“出口”,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横扫整个世界。
中国在1978年恢复高考,针对的就是文革的教育革命,不但恢复并强化了考试制度,我国原本就有科举考试的传统,如此“拨乱反正”,就造成了今天积重难返的应试教育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虽强调以素质教育来替代应试教育,但也是治标不治本,接下来的“教育产业化”,更不自觉地强化了考试制度。教育是强国之本,到底应试教育有没有实现我们强国的目的?上世纪末中科院党组提交给中央的一份报告称:1949年中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是200年,至1976年毛主席去世时,这个差距缩短到15年。到九十年代末,这个差距又扩大到50年。
最后老石还鼓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学习不能仅局限于自己本专业学科 ,要有跨学科的广度,要有一种挑战权威的精神,将自己的未来与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联系起来,这样就不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没有理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少年中国学会,是一个由热心于政治、经济、历史等诸多社会学科的在校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学术研究型团体,以“立足民众、关注民生、反思潮流”为宗旨,树立坚定的人民立场,从事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开展各种有关民生问题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认清现实、认识历史、把握未来,以获得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