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为什么总是毛泽东时代的歌曲使人热血沸腾呢?

火烧 2009-10-03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毛泽东时代歌曲令人热血沸腾,因其反映人民真实情感与奋斗精神,与当下脱离群众的文艺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为人民服务与精英文化的根本差异。

   无论是在阅兵式上,或者是在联欢晚会上,一听到《东方红》,一听到毛泽东时代的革命歌曲,我们的就热血沸腾、就意气奋发、就斗志昂扬、就浑身充满了力量。而一听到后面那些夸张颂扬的歌曲,马上就觉得索然无味,身上激情和力量全部消失。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毛泽东同志所制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而那些精英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艺术是为了少数人服务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听了非常不顺耳,他们的生活正在水深火热之中,怎么会和那些过着十分幸福的有钱人一起享受欢乐呢?

在过去的毛泽东时代,毛主席是和人民心连心的,他考虑问题总是站在最基层的人民的角度在考虑。在一九三四年,他就指出::“在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陷于永远的痛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的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

毛泽东同志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反资本主义、推翻阶级剥削压迫的。他领导人民闹革命的最终目的是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他最关注的生活在最下层的老百姓,包括工人和农民。他所领导的解放新中国,使几千年受压迫受剥削的穷人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彻底翻了身,真的当了国家的主人。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领袖,是真正的人民的大救星。

所以,在毛泽东时代,人民对毛泽东充满了感激和爱戴之情,他们的歌声都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喜悦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毛泽东去世后,那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们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给篡改了,他们打着改革的名义,一步步的给人民群众戴上了政治和经济的枷锁,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而焦虑、而奔波。他们美其名曰“市场经济”:把教育推向市场,把住房推向市场、把医疗推向市场。实际上是把人民群众推到了他们早已设计好的陷阱,让人民群众永远在经济上翻不过身来,永远成为他们的劳动工具。

我们可以看一看:现在的文艺舞台是都是一些什么东西呢?都是一些供那些有钱人把玩的东西,是一些庸俗的封建主义和腐朽的资产阶级的东西。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文化产品在这个方面是非常相同的,就是愚昧和麻醉劳动人民,让人民群众甘心情愿的做他们创造财富的奴隶。

过去的歌声是发自人民群众的心声。而现在的歌声都是一些所谓的名人名家把玩儿的“高级艺术”,而这种艺术和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民的真实情感和痛苦情绪在那些艺术家的热烈的乐曲和欢快的歌声里面半点也反映不出来。所以现在的歌曲一点也引不起来人民的共鸣,反而会使人民产生愤恨和咒骂。

怎么办?还是要回到真正的毛泽东的文艺路线上来,让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现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始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恢复和发扬毛泽东思想。广大群众翘首以盼的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一定会回到我们中间的。社会主义的文艺春天也一定会很快来到的。

胡锦涛总书记说过:“文艺工作,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的重要部分,在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还说:“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真正的热爱人民、真正的了解人民、真诚的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作品。”

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殷切地盼望着属于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的早一天回归到我们身边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