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正确社会理论的标准是能够指导我们预测未来正确地选择决策方针

火烧 2009-09-30 00:00:00 思潮碰撞 1026
文章探讨正确社会理论需能预测未来并指导决策,反思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成效,分析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前景,强调理论与实践一致性的重要性。

 正确社会理论的标准是能够指导我们预测未来正确地选择决策方针

(来这个论坛的人们是愿意思考讨论问题的。这篇文章是几年前写的,主要观点是企图讨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现代化社会的实践(西方美国的现代化社会,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现代化的实践),激发出来的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和发展规律的新的思考。希望能够讨论)


我原来也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客观规律一定是与人类社会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相一致的”。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怎么也不会走向毁灭自己的结局。但是现在我的看法改变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个改变呢?根本的原因是固执地追求理论和实践的同一性:正确的社会理论与社会现实应该是一致的(consistent),是没有矛盾的。正确的理论能够对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更为重要的是,正确的理论能够预测未来,指导我们采取正确的决策方针,指引我们的行动走向成功。

我们寻找一个好的社会理论,即正确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成功地预测未来,使我们对人类社会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从而能够脚踏实地地制定长远和近期的各种切实可行的计划,选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程序、方法,以成功地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行动。

所以正确的社会理论是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尽管这些规律很可能不是那么美好与光明。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预测了人类社会将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进入共产主义大同社会。这是一个远景非常光明美好的理论,这个理论指导了二十世纪世界范围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但是到二十世纪末基本失败了。这个理论成功地指导了苏联、中国等落后国家走向独立和崛起;但是上个世纪末苏联解体,资本主义全面复辟,而中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称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应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马克思预言的社会主义革命要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首先实现成为了一句空话,八十年代初期中期我刚来到美国时还可见共产党领导的一些活动,到了现在竟是一点声息都没有了。而且在美国人民中,特别是工人阶级中,看不到任何一点他们对于社会主义革命抱有的希望和向往。

有人说: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曲折的三四百年,社会主义刚有这么几十年的历史,所以不能断定社会主义就没有前途。一般老百姓这么想这么说,没有错。但是,国家的政策决策者和为决策提供理论根据的理论工作者这样说,那就是不负责任不科学了(科学: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我们在讨论与国家命运世界前途相关的问题时,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摆在国家领导者政策决策者的地位,即从全局和整体,以及政策的切实可行性出发来思考中国和世界面临着的问题,从如何能够制定出实际可行的照顾平衡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利益、带领中国向前发展的政策方针和实行的程序方法。当然,不能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上网来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网友们。因为在论坛(比如强国论坛)上发表意见观点实在是就如贴大字报一样的群众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大多数人是从自己个人的遭遇和经验出发提出各种意见和看法、发牢骚、提建议的。但是,对于少数致力于以唯物辩证法为思想方法,以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为目标,而思考分析讨论问题的网友们,就应该提出上述更高标准的要求:站在国家领导人决策者的位置上了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不能继续成功地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的原因何在呢?

历代的哲人智者们相信,马克思相信,当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生活水平进入小康以后,当教育普及提高、各种文化生活大大丰富之后,人民的素质就会大大地提高,人们普遍地能够跳出个人利益的小圈子,能够理性地从人类社会整体和长远的利益出发来看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这种人民群众的理性,正是大同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理论所依据的根本性的民众基础。这是我们以前坚信的人类社会发展之必由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飞跃性地大发展,美国人民逐渐解决了基本生存的温饱问题,生活水平进入小康或是中康,六十年代全国普及了十二年义务制教育,任何人只要有上大学的愿望,就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国家发放学生贷款),老百姓言论自由,广播电视通讯发达先进,报纸杂志出版物无数,九十年代更是进入了计算机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美国的社会环境从各个方面展示着历代各国智者哲人们心目中理想的经济文化人类社会环境。于是美国成为了世界人民羡慕向往的人间天堂,这一点几乎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美国可以说是代表着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于是美国今天的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或多或少地预示着改革开放奔向现代化国家明天将要遇到的问题。

我在美国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与美国人民打成一片混做一团朝夕相处亲身体会的第一手经验,却反反复复地显示着警示出与智者哲人、与马克思所相信所作出的预料越来越多的不一致与重大矛盾:生活有着各种理想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的美国人民,不是素质更高更为理性了,反而是更为狭隘、肤浅,更自私自利、自以为是了。这些不一致和矛盾搅和得我日夜不得安宁:因为我一直坚信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是指导人类社会实践的正确理论,而一个正确的理论无论如何是不应该与社会现实相矛盾相抵触不一致的。我写了这个《美国社会与文化》系列正是想总结一下这些矛盾与不一致,分析认识这个理想理论与现实存在的不一致在整体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问题出在哪里;同时试图寻找一个能够与现实存在和历史事实相一致的理论。只有与现实一致的理论才能够没有抵触和矛盾地解释历史和现实,才能正确地预测未来,于是正确地指导我们的行动。写作这个《美国社会与文化》的系列文章,对于我的思考是帮了大忙的。这个系列文章写到三十多篇时,我头脑中已经有了较为成型的思想。到了五十篇时,就相当的清楚了。

  这里摘录一段关于整体思维的论述(秦晓):“对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建立起整体性的概念,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检测。一是“说”,二是“写”。所谓“说”就是用通俗、简明的语言向不熟悉这门知识的人表述,要求是能把问题讲清楚,让人听得懂,至少可以知其然。许多人可以听懂别人的讲解,可以看懂文章的内容和结论,但自己却讲不出来或讲不清楚。这其实不完全是口才问题,说到底是他还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门知识。“写”则是更高层次的检测。能把你的理解、认识、体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文章或学术性的论文,说明你对这门知识的把握、运用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写作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和创造。文字同语言相比更为严谨、准确,更注重结构和逻辑。在写作过程中认识上的模糊点、未知领域全都会暴露出来,迫使你不得不放下笔再去学习、思考,直到真正理解了才能继续写下去。”

通过反复观察、思考和写作,我得到下面与社会现实相符合的看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可以说是根本性地依赖于代表着社会大多数人意愿的民心所向的。问题是,民心所向不是一贯不变的,民心所向是根据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改变着的(存在决定意识吗)。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规律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民心由凝聚走向发散。这里整体是说从整个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个别、暂时的反例总是有的)。一个社会的民心凝聚收敛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经济的、物质的(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的原则)。在人类社会生产不发达的时代,大多数老百姓基本生存的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候的民心是趋向凝聚收敛的:为了基本生存温饱的解决,人民群众是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奋斗的。这时候的人民经过适当的教育宣传,是易于成为理性的;这时候的工人阶级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加上大工业互相协作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工人阶级集体具有着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为优秀的品质:大公无私、纪律严明、团结一致、勇于奋斗牺牲。马克思在无产阶级身上寄托了领导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的衷心希望。二十世纪中期之前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这样民心基本为凝聚收敛的。

但是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机会看到后来生活水平进入了小康,不再是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之后的工人阶级的所思与所作所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带来的工业生产的大跃进,使得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大众先后逐步进入了住有房、吃有鱼和肉、出有车的小康生活水平,解决了有史以来的人民大众的基本生存温饱问题。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消灭了无产阶级——工人阶级不无产了,于是与无产阶级相适应的优秀思想品质也就从工人阶级身上消失了。美国工人阶级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积极支持本国大资本集团剥削掠夺发展中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人和老百姓,没有了一点当年无产阶级的气质和风度。美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令人羡慕,但是与之相应的美国人民普遍的自私、狭隘、无知、无理,却让世人惊叹。

这里的原因就是生活水平进入小康之后的人民大众民心趋向发散:这时候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一旦当人们看到了感到了摸到了个人利益能够最大化的可能以后(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大发展,提供给予了人们这样的可能),人们的各种欲望就开始逐渐地趋向了无穷大。

中国的先人们早就提醒过:同吃苦同患难容易,共享受困难。所谓兔死狗烹,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老百姓小康中康的生活物质和生活方式做对比,中国老百姓的民心是知足平静的,是凝聚的,中国可以走自己社会主义的简单、朴素、理性的道路。但是有了发达国家老百姓们的鱼肉、各种电器用具、洋房、汽车、旅游、度假的对比,中国老百姓不安了起来,不满足了起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中国老百姓的这个民心所向。

对于人人寻求自己个人利益最大化,于是民心发散的现在中国社会,强照顾他人的调和谐社会和强调国家整体利益第一的国家主义,就是非常必要的了,至少能够以此来凝聚发散的民心,使中国尽快发展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于是具有了话语权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于是能够为中国人民谋取最大的利益,能够使人类社会尽可能的长寿健康。

2006-3-18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