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一下《六十年的沧桑历史》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9/104975.html
我这篇文章是站在中间立场写的,现在的文章一般不是左就是右,中间立场的比较少,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发出来,给大家一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
【点评:(方括号内的为sdgm的点评,下同)
读完点评全文,读者可以自己品味一下作者究竟是不是“站在中间立场写的”。
】
六十年,对历史长河而言,仅仅是一瞬,而对一个人而言,六十年就几乎过了大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年的十月就有了整整六十年的生命。我个人在它的的后三十年从一个满地爬行的婴儿,变成了芸芸众生中奔波忙碌的一员。
【
这是实在话!
如果仅仅如此,本人实在没有点评的必要,但为什么本人还要点评呢?
原因就在于后面诸如“左右派都没有撒谎”等本文的文眼提醒我,这些大实话也应注意!
我在这里提醒读者对这些大实话也要注意!
为什么对这些大实话也要注意?
以前自己读到一些心理学里关于说服人或者是推销一些东西的一种有效的法子:起先给你一些你认可的观点,让你回答“是”,当你回答“是”已经习惯了的时候,突然抛出自己的真货,而许多人,往往沿着“是”的惯性接受了推销者自己的货色!
】
我是一个从小就喜欢看历史书的人,但我几乎一直都是把历史等同于故事,或者是故事——如《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等同于历史。爱看历史其实只是另一种听故事而已,别的也没想过什么。当我结束了学生时代,在现实中,慢慢感觉到历史其实不仅仅是故事,它有更深刻的东西。
【
究竟您是将“历史等同于故事”还是“将故事等同于历史”?
您前面所述是将“历史等同于故事”,但您后面举的例子“如《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等同于历史”这分明是“将故事等同于历史”嘛!
虽然,按照数学上的观点,“甲等同于乙”与“乙等同于甲”是一样的,但生活中“等同于”毕竟不是数学上的“等同于”,希望您说活最好不要这样跳来跳去,以免我等读来吃力!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序言中说:“它(历史)不能像水晶球那样用来预言哪个政党将获胜、哪个国家领导人将遭暗杀、哪个国家会发生一场革命、或哪个地方会爆发一场战争。但是,历史若得到适当的研究,就能表明各种条件和政策的什么样的结合在过去导致的暗杀、革命和战争。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类过去的模式,那么我们对现在和未来就有了某种指导。”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历史有什么用。研究历史是为了了解社会中历史事件发生背后的因果关系,这样我们就取得了某种“经验”,这种“经验”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它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少受很多损失。
【
虽然自己对这段话有小小的保留,但仍然要回答“是”!
】
共和国六十年,国家沧桑巨变,如何评价总结这六十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想从共和国历史中吸取教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观察这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不造假,不隐晦,真实地还原历史,否则不可能从中吸取到真正的经验教训。
【
说得好啊!
本人由衷地回答“是”!
】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我们把历史的作用人为地给降格了。【希望作者最好还是界定一下“我们”!不要将所有的读者都一竿子划拉到你的“我们”中,至少本人,不想被你的“我们”罩住!】历史不再是宝贵的经验教训,它成了大多数人推销自己观念的工具,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任意扭曲的历史。【这里的“大多数人”是不是也应该略加说明,您这样不加解释地使用“大多数人”,是不是容易让人产生这“大多数人”被您绑架的感觉?】因此,六十年乃至更久远的历史就成了人们手中的玩物,品德高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从历史中截取对自己理念有利的,对自己不利的史实就当没发生过,视而不见。【如果这样做的人,也可以称之为“品德高”的话,真不知您的道德标准是什么样的了!至少在本人看来,这样做的人事实上就是在“撒谎”!而且是最高明的“撒谎”!当然,这里的“撒谎”是就其产生的效果而言的!记得有位网友将撒谎的境界分为三种,可惜现在找不到原文,只好按本人的记忆并加以自己的阐释划分如下:拙劣的撒谎者满嘴谎言,顶多是十句中能有一句真话,很容易被人看穿;高明的撒谎者以真话为主,只是关键之处说一句谎话,顶多十句中掺杂一句假话,但那一句假话却是致命的;最高明的撒谎者好像就不应该再称为“撒谎者”了,而应该称之为“大师”了,这样的人,深得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奥妙,就如同季羡林大师所讲的那样“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假话,但决定事情真相的关键的那句真话他们是绝口不提的,是谓“真话不全说”!典型的应用就是某些人说浮夸风是毛主席刮起的,所用的证据也是白纸黑字记载的,毛主席承认浮夸的领导责任,但这些人对毛泽东连续多次纠偏的会议乃至毛泽东所写的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起而抵制浮夸的《党内通信》避而不谈,更不说浮夸风的主要责任人是谁,责任应该主要由谁来负!这些人在这件事上通篇可以不用一句假话,就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不知情者中来了个彻底颠倒!】品德低下的人为了推销自己的理念甚至伪造历史,彻底把历史的作用负面化。【这是等而下之比较拙劣的,极易被戳穿。像某些人一会说“崩溃”,一会又按捺不住卖弄自己的回锅肉绝技,说是某某时间练成的,结果被好事者考证出,某人那段时间地位普通得很,从事的又不是什么大厨一类的职业,能练成一手回锅肉绝技,该不会是拿石头蛋子练成的,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好在演员就是演员,倒还可以时常望望星空,祈求上天来点毛毛雨,模糊一下百姓的双眼,也算是亡羊补牢吧。】这样对待历史,文雅的说法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通俗的说法是“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手法对六十年的共和国史尤其严重。这样的现实对当代的普通人而言是很遗憾的。【如果抛开前面人员的指称,而是对前面两种做法就事论事,对这一结论本人还是颇为赞同的。】
共和国的历史,我们当然可以把它作为整体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不过现在对于共和国的历史,一般把它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前三十年也可称为毛时代,后三十年也可称为改革开放的年代。【是啊,还是这样称呼比较合适。后三十年称为“改革开放的年代”,那前三十年的毛时代自然而然就应该是与之相对的“闭关锁国”了!好在婊子墓前树立的牌坊尽管庄严肃穆,但终究不能改变墓主人的身份。】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对中国历史而言,前三十年的激烈的改革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后三十年,不过我们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把后三十年称为改革年代。这种分法其实还是有些粗糙,因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都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前三十年的文革时期是最被常常提起的,而后三十年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和现在,人们对改革的评价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过为了方便,我还是用前后三十年来写,具体的细节还是让历史学家们去研究。【也好。】
现在人们争议最大的其实是前三十年的共和国历史,【这恐怕是主流媒体上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至于真正的争议,主流媒体上能披露吗?对后三十年,某位颇有点资格的人已经发话:不争论!】这其中还涉及到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对某些人来讲,毛泽东实在是个麻烦。说得好了,现在的政策无从解释;说得太坏,自己的政权的合法性又成问题。两难之中,只好淡化!】。如果你去看资料的话,几乎有精神分裂的危险,因为不同的人给我们提供了大相径庭的历史,左派提供的是一部光明史,自由派提供的是一部黑暗史。【对这,本人还是要回答“是”!原因很简单,前三十年是人民当家做主,反动派被专政的年代。人民的感觉跟反动派的感觉自然是天上地下的!】左右派都没有撒谎,【好一个“左右派都没有撒谎”!且不说“饿死几千万”、“国民经济崩溃论”就是右派在公然撒谎(已被一些网友戳穿,有兴趣的读者可在乌有上搜索相关文章)。退一步,就算右派没有“撒谎”(此处的“撒谎”指用虚假材料),按照前面自己对“撒谎”的三种境界的分析,右派对浮夸风的由来,有选择地使用历史资料,事实上已经造成了不知情者对历史的误读。再退一步,即便右派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给出的历史是他们自己真实感受的历史,如张贤亮等人感到之前“性压抑”,没有“性自由”,现在不再“性压抑”了,有了“性自由”了,而且可以“想谁是谁”了。这是不是就能说明一切问题了呢?事实上作者在这里涉嫌“真话不全说”!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广义左派(或狭义左派及其代表的民众)与广义右派(或狭义右派及其代表的群体)的数量之比这一关键指标作者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而这两者的比例,按资深右派茅于轼的说法是“95%对5%”!是不是这两者从他们自身切身的感受出发所说的“真话”具有同样的价值?作者没说,但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两者对等的意思。而本人却认为,这两者是绝不能混同的!只要有国家存在,各个阶级就不可能真正平等,总有某个阶级感觉好一些,另一个阶级感觉差一些。而衡量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合理是否优越的重要指标就是究竟是感觉好的人多还是感觉不好的人多!】他们只是使用了我上面所说的降格的历史,【这句话非常有杀伤力,将左派与“自由派”的道德水准一下子就拉平了,左派没有任何道德上的优越性了!本来,左派无权无势,不掌握媒体,发不出自己的声音,惟一的优势就是代表了良知、代表了正义,现在好了,左派真的成了彻底的“无产阶级”了!】几乎没有人去全面地看待历史,几乎每个人都选取“局部历史”,【这是对左派赤裸裸的污蔑!左派现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能够搜集到得一切原始资料出发,去恢复三十年来被主流歪曲的历史!】真实但却片面。这样的降格历史教育出来的人,最终会忽视事物的复杂性,只能单向地思考问题,只会是简单理念的狂热拥护者,自己却觉得自己无比正确,而与自己观念不同的人都是“脑残”。【这又是在貌似公允的论调中进一步将左派与右派混同。正所谓,我不能把自己弄香,但可以将你弄臭,咱们彼此彼此!】不同的理念和声音恰恰是事物复杂性的体现,而人们根本不去思考这样的复杂性,只顾与不同的理念去“战斗”,去“维护真理”。【“理念”可以不同,“声音”也可以不同,但不能作假,更不能将不作假的与作假的混同。】
也许我们真的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地去看待历史,但是这种努力无疑是必须的,我们还要同自己战斗,如要想公正就要与自己的倾向性作战,这也是不容易的。【这篇文章放在乌有上发表,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想用前面的那套说辞来捆住左派的手脚,动摇左派的军心,让左派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
在前三十年的历史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巨大的成绩,也可以看到巨大的牺牲;【大实话!】既可以看到孜孜不倦的探索,也可以看到探索失败的灾难。【可否说得清楚些?那“探索失败的灾难”究竟是什么?是“大跃进”还是“文革”?如果是指“大跃进”,那“大跃进”中出现的浮夸又主要是由谁造成的?如果是指“文革”,那“文革”又是谁的灾难?】这种成绩、牺牲、探索和灾难组合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面貌,而现在的人们却只想用好与坏、黑与白这种简单的二元分法来界定,这和那些小孩子看电影时只问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很相似,不过电影编导很多时候也只是用好人和坏人的标签来创作人物,所以小孩的问题并不太可笑。而现实中用这种方法就可笑了,问题在于我们都不自觉地使用了。【这是用“人性”混淆“阶级性”的高论,一般人,至少本人,第一次读这段话时是频频点头的!】
在今天,有人用“阵痛”、“改革的代价”等来形容在改革中失去利益的人,左派们很不满意,称之为“抢劫”,质问为什么阵痛和代价是由大多数人来承担,而获益者却是少数人,这种质问我是有点赞同的。【单看这段话,本人是被作者感动的,提请读者注意,如果与后面的话连起来读,就会发现这是在“欲抑先扬”。】但是左派应该注意的是你们所赞扬的毛时代不同样是“抢劫”吗?那时难道不是人为地压低消费,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把钱拿走了吗?人们只能是低工资,低消费。【这一段话很厉害,很有杀伤力!人为地给众多普通百姓制造出一种“两难选择”:要么像现在这样“被抢劫”,要么回到毛时代“被抢劫”!总之,你都没有好日子过!可作者对毛泽东时代经过积累建立起基本完备重工业后随后就可以集中力量解决老百姓的吃穿住问题,却语焉不详。如金山等地的化工企业,就是为解决吃饭穿衣(化肥与纤维)问题而建的,作者就避而不谈(当然作者可以说自己不知道,但给人的客观效果就是,毛泽东时代继续发展,人们还是只能“高积累”、“被抢劫”!)。】不过那些拿走的钱没有流入个人的腰包,而是用来建立了一个工业体系,一个技术研发体系,而且这些体系对今天的中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使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向一个工业国家过渡,是有功的。【高人,客观!但正如本人前面指出的,作者对毛泽东时代继续下去,轻工业就会有很大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发展以及袁隆平等为代表的杂交水稻等粮食的改良,将会让老百姓的吃穿都会有很大的提高避而不谈,只用一个笼统的“有功”一带而过,对更正普通百姓对三十年铺天盖地的污蔑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作者还做到了“客观公正”!】
又比如文革,官方和自由派是全面否定的,而民间的确有不同的声音。依我看,对文革持赞赏态度的人大多数赞赏的是其理念或出发点,持否定态度的人否定的主要是文革造成的实际效果。【依我看,对文革持否定态度的人,恰恰是否定文革的理念!君不见“四大自由”与“罢工自由”都被从宪法中删除了吗?】其实对于今天的中国,那些理念或出发点依然很有些针对性,所以重新评价文革的声音从无到有,恐怕人数会越来越多。【无论作者内心的感受如何,对这段话,本人是持赞同态度的。】
对于毛泽东,人们分裂得更厉害,而如果想了解真实的毛泽东,就不能只看左派或只看右派的文章,恐怕必须左右两派的文章都看一些,那样你会看到一个极其复杂的毛泽东。对这些文章梳理和鉴定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立体的毛泽东,而不是一个仅作为好与坏符号的毛泽东。【这又是在将左派与右派拉到同一道德水平的努力!将左派的道德水准等同于右派的道德水准!是消除(无论作者是主观还是客观)左派道德优越性的又一次努力!】
毛时代我们既看到了贫穷,饥饿,人身和思想的禁锢等等,【这应该是“真话不全说”又一次经典诠释:只提毛泽东时代的“贫穷”,而不说毛泽东时代的起点以及毛泽东时代的主要任务(生存,要独立生存就要军工优先!);只提“饥饿”,而不提“程度”与“时限”,事实上除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那还主要是拜“浮夸风”“深翻”“提前还债”所赐,至于主要责任人,作者可能不知道,也可能是知道而不说。)吃饭问题是基本解决了的,且不说毛时代的起点有多低、人口增加的幅度有多大!即便抛开毛时代的起点低不谈,如果毛时代像现在这样两个大人养一个小孩,那早已“小康”了!而现在这种为了自己吃好,而不顾民族存亡的“计生一胎化”政策,居然还受到了一些人人士的吹捧!另外,作者只提“人身思想的禁锢”,而绝口不提是什么人什么思想受到“禁锢”,事实上,毛时代是旗帜鲜明的人民民主专政时代,对敌人就是要专政,就是要让他们的人身与反动思想受到“禁锢”!】也看到了扫盲,改造妓女,禁绝毒品,核武器,战争的胜利,婴儿死亡率的降低,赤脚医生,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人们具有的主人翁精神等等。这种多面的状况构成了一个真实的毛时代。【也惟有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文章才会有杀伤力!】
进入了改革时代,成绩是巨大的,成千上万的人吃饱了肚子,脱了贫。【绝不能说“基础”是怎样来的,也绝不能说现在吃的是什么东西,三聚氰胺、苏丹红,能不提就不提、能淡化就淡化!】“组织”也不像以前那样无孔不入了,【岂止不是“无孔不入”了,而是你想找“组织”恐怕也找不到“组织”了!】思想的开放迎来了各种“主义”。【说句不客气的话,“多”就意味着好吗?看到一个儿童故事,一只虾、一只鸟、一只公鸡一起拉车,都非常用力,可车却不动。他们互相指责其他人没有用力,其实,大家都卖力地在拉,只不过鸟往空中来,虾往水中拉,公鸡往陆地上拉而已!有不同的思想争论是好事,但所采用的那一套必须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但是到今天,社会也积累了许多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新路,将是我们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直接说“特色”多简单!】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是我们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环;还原复杂历史,则是历史学家们的责任。【只有“历史学家”才有资格谈历史,只有“历史学家”给出的历史“版本”才是“真正的历史”!】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历史学家才能对历史进行真正的总结。打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魔咒,努力再现真实的历史,将是对中国的伟大贡献。【“真实”与否,还得经过“历史学家”“钦定”!老百姓的感受总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