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胀预期的唯一出路
将通货膨胀定义为通胀预期的唯一出路
当洪水席卷全球时,沙漠地带仍然是严重干旱;这是自然界经久不衰的反复演示。而今天中国的通货膨胀已被经济学家甚至大多数普通人公认为事实,然而政府却一直只承认这只是:通胀预期。是政府真的找到了那片沙漠了吗?
一些似乎是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1990~2010 的20年间,中国货币发行量增加幅度为17%,而GDP增幅却只有13%,到2010年底,35万亿GDP面对的是72万亿M2(广义货币);于是有了看似无可争议的结论:1元收益比对2元货币——货币极度超发——必然造成通货膨胀。
而超发货币的流动性所造就的物价上涨奇迹似乎也在中国大地一幕幕轮番上演:房价、股价、大蒜、绿豆、米价。。。。。。。猪肉价——商品价,超发货币一旦进入哪个领域、哪个领域的价格便即刻暴涨。连字画等艺术品也进入了亿元拍卖价的行列。衣食住行加生产资源除了服装和淘宝购物外无一例外都在涨价。
这一系列事实也进一步支撑着通胀论的观点。看来洪水确实来啦。
如果货币真的超发,超发的货币就确实需要一个出口:于是很多学者在为政府寻找可以吸纳洪水的“海绵”。
住房,在民怨四起后、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宗旨下、国N条遏制了一些货币通向房市的流向;可猪肉、大米、食用油涨价了——民以食为天,显然这是不可继续的;奢侈品似乎也做了块这样的海绵,但显然无法面对37万亿的洪流;加快汽车市场发展、路不够用,于是上牌被阻击;山西煤矿的国家资源型控制使浙商打道回府。。。。。。洪流总是要倾泻的,可哪个堰塞坝可以被冲毁呢?
洪流正在蓄积力量,许多人认为房市、股市、兼购并购资本市场将是这个不守的堰塞坝。
然而、共同富裕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房市及大手笔资本市场显然不是占整个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可以掌股游玩的;炒股的资产泡沫让人心有余悸。
洪流何处去?
沙漠如果可以有充足的水源,于沙漠有益,于整个国家有益;沙漠不同于海绵,她可以将水的养分充分吸收,使之成为可以滋养万物的肥沃土壤;而海绵只是将水暂时聚集的存储地,最终还是存在挤压后再次泛滥的威胁。可中国这个货币洪流的沙漠到底在哪里?
这个“沙漠”必须具备以下属性:容积足够、高增值性、可持续性、对周边事物(有型产业、无形意识、价值观等)具有良性循环推动。
我们来认真看看,到底这片“沙漠”到底在哪?
一、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投资增值、兼购并购一直是资产者的货币游戏;资本货币或货币本身从来没有创造财富;股市融资蜕变为股市炒作,也同样只是财富转换过程中催眠赌局;——创造性劳动和复制性劳动的增值被资本掠夺后扔进了赌场。就像工人挣的工资半路被劫匪抢走、劫匪马上跑进赌场寻求刺激一样。
资本增值的资本市场就是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他既不创造财富,而且还使人滋生以钱生钱的邪恶价值观,造就腐败堕落,使人性走向黑暗、使社会走向衰败;美国 2011-8-1 提高债务上线的无赖行为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的资本增值恶果的又一显著案例。
当今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倾向却完全有可能让超发货币洪流从这里决口,但其后果必然最终演化为这样的社会意识——抢劫是最好的致富法则(只不过会通过法律《例如公司法、证券法、投资法》去判定:哪些是合法的抢劫而已):就像民国初期的军阀混战一样。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中国大众绝不希望看到的。
二、房地产基建市场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除去300平方公里海洋、120万平方耕地、340万平方荒山,剩下不足200万平方公里里面还有大量不适合建房的荒地、道路、企业、商业、学校及其他公共设施基础建设用地,除以使用的4.3万平方公里住房用地外,确实还有土地供城市化、市镇化建设使用。
不错、这个领域还具备一些洪流蓄积容积,但由于地产基建基本属于复制性传统行业,其附加值本身不高;高房价只是资本抢劫的又一个翻版。
三、传统制造业
和房地产基建一样,由于其低附加值,使其很难产生足够的增值来消化37万亿的超发货币。因此本次泄洪必须一个有足够增值力的行业来打破这种尴尬,实现GDP增值部分对货币超发的赶超。
四、创新产业——中国最后一个且具备持续性增值的暴利行业
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国2010年11月中国专利拥有量即接近400万件,而转化率平均不到10%;还有许多远远超过拥有专利权数量的各类原创产品、技术、包括艺术、文学作品。这些都是人类创造的具劳动价值的原创产品,只是因为没有资本推荐而被埋没。如果可以给它们有效赋值,推广;其价值我相信完全可以有效吸收我们的所谓超发货币。更何况其增值力和可复制性所带来的产值。
简单举一个例子:就拿手机外观来说,生产1万件同样的手机,与生产10种外观的各1000件手机哪个产值高?而且10种外观的分别生产2000件,即总量翻倍成2万件完全可以比1万件同一手机更具有市场接受力和竞争力。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具备创造力,14亿人就有14亿种创造力,货币如果可以与这样巨大的创造力结盟,还担心37万亿的所谓超发货币吗?——人均也就2万多元,显然,货币赋值还远远不够,而且还需要通过对人本资源的创造力赋值进行更充分的评估,按一个人生活60年计算,其基本生存权需要有保障性货币赋值,2万元似乎刚够一个人一年的基本生存。
原创产品 的独一性使之没有价格的可比性,这也是原创可以产生巨额增值的原因之一,原创产品的巨大可复制性更是其产生巨大增值的理由。
但为什么创造力却不能被货币亲睐呢?人类最大的劣根性就是惰性与贪婪共存。要省心省力同时要得到最大的财富,于是培育了资本与权力的结盟,资本权力造就了以钱生钱的法律,法律维护投资、兼并、炒股的生钱循环,而且通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几千年遗传;早就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中刻下了深刻的烙印。列宁、毛泽东的伟大实践在历史长河中只辉煌地闪现几十年的光芒——一个婴儿被几千年的老恶棍打倒在地实在是没有什么意外。但我相信历史绝对会改变,苏联做到了、中国也曾经做到过。有了苏联和中国的经验教训,反修防修在新一轮社会主义实践中将会更清楚社会主义之路的艰巨性,就绝对不会再以仁慈之怀恻隐复辟资本主义者使之可以几落几起的机会来扼杀社会主义的成长——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同志的残忍。
而人类只要有可以轻松挣钱创富的机会,就决然不会花费大量精力时间去学习、研究、创造。股市可以生钱,干嘛要去创造;资本可以生钱、干嘛要去创造。没有资本者去研究、去创造却没有货币可以交换生存、发展的继续——社会在这样的循环中,出个什么通货膨胀有什么奇怪!
要使人类的创造力充分吸纳所谓超发货币,就必须先堵死资本市场的以钱生钱通道,否则创造力推动社会发展之路、更不要说什么创造力疏通超发货币解决通货膨胀之路、必然不可能走通。堰塞湖必然破塞成灾。
如果创造力具有淘宝一样的交易市场,如果创造力可以进入当今艺术品、地产用地一样的如火如荼的拍买,如果创造力可以接管当今资本主宰的权力,别说 什么通货膨胀,就是社会整体发展之路都会迎刃而解。
综述:
创新的原创产品、专利、专有技术的赋值将吸纳大量的货币超发威胁,同时又新技术、新原创模板带来的复制性(传统)制造业又将吸纳更多货币,而由此也会带来教育、文化产业的欣盛,人才的真正高赋值;以及正确的创富渠道和创造力最增值的社会价值观,这才是社会走向真正的良性循环的唯一出路。
所谓的超发货币在原创及人才赋值面前才可能找到非通货膨胀的理由,通胀预期只是政府相信有一片沙漠,而暂时没想到或没开发出通向这片沙漠的泄洪渠道而发出的这般呻吟。
而我要说:中国今天没有通货膨胀,只有明知有沙漠却不开设泄洪渠道的通胀堰塞湖。
超发货币只有充分用于创新产业,并且严厉阻断资本市场的以钱生钱之道,才是通货膨胀得以解除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