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给我一个爱你的理由
温总理在就“7·23动车重大事故”有关问题答记者问的时候,多次提到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救人要放到第一位、事故原因调查的过程中、公开透明要放在第一位、安置死伤者及其家属的问题上,要以人为本,对得起人民群众。
在人们对于铁道部对于问题的处置越发感到不耐烦和不信任的时候,有人在纳闷,为什么没有在事故现场看到一向冲在第一线的温总理呢?在7月28号,事情慢慢了有了答案。
翻开报纸、浏览各网站首页,近一周以来仿佛只有一条新闻,那就是“7·23动车重大事故”,一切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这次事件上面。至于先前很火的赖昌星归国事件、利比亚的内战、挪威的枪击案、美国的债务危机,大家虽然仍在谈论,可是明显重心不在这上面,我与家人、朋友交流,他们翻来覆去的只是在讲:“只要是铁道部人的都该杀。”
这自然是气话,尤其是放在自己家人没有在铁路系统工作的语境下,这句话听上去更像是与己无关的情绪下说的风凉话。可是事实却是,大家在说句话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兔死狐悲或者感同身受的情绪来替死伤者家属说话的,因为很简单的一个事实是,几乎人人都会乘坐火车的,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件,今天替死伤者及其家属说话就等于是为自己说话,谁也不希望把自己生还的可能性主动寄托在救援时发生的“奇迹”身上。以为,救援人员发现小依依这个”奇迹“的时候,铲车推土机是过了一遍的,如此说来,这的确是一个奇迹,只是我们大多数人,不相信这样的奇迹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很早以前,铁道部就有“独立王国”的说法,早先这被人认为是一句调侃。铁道部垄断的事实,大家早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甚至觉得像铁路这样的特殊资本天生的就具有垄断特性,好多人还为此撰文批评”铁路私有化“的观点,一时间坊间讨论的是非常热闹。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铁路在地方是以铁路公司来运作的。这些铁路公司旗下有很多法院、检察院之类的机构(这些机构当下正在剥离之中)。一个以盈利为目标的机构(根据公司法对公司的定义)领导的法律机关,实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
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局面,公众早已经失去了耐心——戏,你们可以自己唱,反正俺就是不信。
不管铁路方面是否承认,公众早已经认定铁路方面在救援初期的种种行为就是在掩盖真相,后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的回应更是遭到公众的质疑。直到总理到达现场,当面指责铁道部方面存在的问题。温总理只说了俩个字“救人”,铁道部这边确实着急要通车,要掩埋车头。
人们终于认识到,铁道部竟然是一个连总理都不太能管得了的部门,所以人们几乎是把对于温总理的全部爱戴都转嫁成了怨恨、怒火撒到了铁道部的身上。
反思一下,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乘坐火车出行?
第一,铁路是最安全的出行方式,可是如今中国的高铁事故频发,号称不会撞车和追尾的动车也追尾了。最关键的是出事之后,民众得不到一个能让人信服的说法,死伤者众,却稀里糊涂。如此,还能称之为最安全吗?
第二,铁路是最省钱的出行方式,看到高铁堪比民航客机的票价,你还能笑得出来吗?
第三,铁路运量大,出行方便,铁路的运量自然是最大的,可惜这仅仅能体现在货运上,每逢春节前后,春运的景象令很多人记忆犹新、心惊肉跳。运量大不大,与我普通老百姓又有何关系?我只需要一个座位就够了,可惜这在某些时候也只能是一种奢望而已。
坐火车很方便吗?一般情况下,坐火车长途旅行需要提前买票,乘坐火车的时候也需要提前一段时间赶到车站;现在新实行的火车实名制,虽然有其正当理由,可给乘客带来的,却远远称不上是方便!
如此顽疾不除,人们还有有什么理由还爱戴你呢?铁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