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毛老师的第555条理由——有史以来的民主之师
文章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民主之师的建立过程,强调士兵委员会制度与民主主义实践,体现毛泽东思想的光辉历程。
怀念毛老师的第555条理由——有史以来的民主之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雄之师、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民主之师。
1927年春夏,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面对反动派的疯狂屠杀,共产党陆续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宣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后的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作战受到严重挫折。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起义军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进入罗霄山脉。9月29日,在永新县三湾村的“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对部队进行整编,将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并确定了党组织建在连上这一“党指挥枪”的原则。“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罗荣桓)1928年4月28日,朱德和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在宁岗县碧市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
史料中说,红军初建时期,由于部队产生于小生产占优势的旧制度,当时在全国范围内都还没有民主生活,缺乏民主的现象自然会反映到红军里来。加上它的主要成份又多系农民和从封建军阀军队中起义过来的。据1930年5月红军第四军成份统计:贫农占百分之六十,旧军队士兵占百分之三十。封建思想和习惯依然存在。一些受旧军队影响较深的人存在着军阀主义思想,认为和尚庙里的钟不敲不响,兵不打不好带。而军阀主义越严重的连队,士兵的怨恨和逃跑现象越多。例如,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部某官长爱打人,结果不仅传令兵伙夫差不多跑完了,军需上士及副官也跑了;九支队第二十五大队队长很喜欢打人,大家叫他“铁匠”...... 针对当时部队中存在的军阀主义作风严重的问题,红军决定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进行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民主建设。实行民主主义的最重要的表现是设立了士兵委员会。
三湾改编后,红军连以上都设立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在军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建立人民军队的必然要求,也是有史以来军队建设的一个首创。
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主义这一新兴事物给当时的士兵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十年后他们回忆起这段历史仍然记忆犹新。曾经担任过士兵委员会主任的宋任穷说:“我在营里担任士兵委员会主席,士兵委员会是选举产生的。按选举名额,由连里选出一些委员来,三个连的委员组成营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没有设立什么机关,没有专职办公,只是遇事开会研究。士兵委员会是党代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士兵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放在连里面,一个是政治民主,一个是经济民主,分伙食尾子,管理伙食,管理经济。那时来自旧军队的军官很多,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严重,士兵委员会就同他们那种旧习气作斗争。”
王紫峰回忆说:“士兵委员会开士兵会时,每个士兵都有发言权。例如:班长派班公平不公平,哪位军官说话态度不好,士兵都可以在大会上进行指名批评。对经济上的意见,士兵同样可以在大会上讲。对排长、连长、党代表的缺点都有批评的权力。 士兵委员会设有经济委员会或小组,管理连队的伙食,每个礼拜或每半个月,经济委员会要清算和理员的账目,做到经济公开。”
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由于士兵委员会参与军队管理,代表士兵利益,在军中享有一定的权力,深受士兵的拥戴。在当时不少军队干部来自旧军队,打人骂人的军阀作风还有一定市场的情况下,“士委会”挺身而出与之斗争,维护士兵们的权益,起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和俘虏兵,影响更大。
有一件“徐彦刚受罚”的事情,在部队中影响很大。徐彦刚是1926年入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秋收起义时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担任过袁文才部的军事教官,袁文才的部队升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三十二团后,徐彦刚担任三十二团特务连连长。有一天,徐彦刚和几个人在一起玩牌九赌钱,被连士兵委员会主任吴照明发现,报到军士兵委员会主任陈毅那里。陈毅当即差人把徐彦刚批评了一通,表扬了特务连士兵委员会。徐彦刚在陈毅的开导下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处分。结果,徐彦刚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受罚站岗三天。这件事传开后,“士委会”在部队中威信大震。
老红军杨至成曾亲身经历过井冈山斗争时期一个俘虏兵的故事,很能说明当时民主主义对白军士兵的影响。有个叫曹福海的战士,原来是国民党杨池生部的士兵,在永新战斗中被红军俘虏。时任二十八团一营四连连长的杨至成动员他参加红军。他因受国民党“红军抓到俘虏要剥皮抽筋”的欺骗宣传影响,说什么也不肯加入红军。结果,按红军部队的规定,领了几块银元的路费放回去了。没过多久,曹福海在七溪岭战斗中再次被红军俘虏,他还是表示不肯当红军,于是又领了路费回去。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曹福海竟拉了十四、五个白军士兵拖枪投奔了红军,并对杨至成说:“你们红军里官兵平等,不打不骂,谁愿在那边挨打受骂?”曹福海参加红军后,战斗勇敢,工作积极,很快当了排长,后来在随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途中,在大余战斗中英勇牺牲。
红军中的这一系列正确的政策,不但把红军士兵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而且有力地分化瓦解了敌军。敌人对此惊恐万状,连杨池生部办的《九师旬刊》对于红军的这种办法也有“毒矣哉”的惊叹,所以不少敌军俘虏会在精神上醒悟出一个真理:红军是真正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红军是两个世界,虽然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谭冠三回忆说:“士兵委员会对于克服军阀主义残余,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俘虏兵,起的作用更大。他们来到红军部队后,感觉与白军中不一样,觉得很舒畅,心情愉快。同时士兵委员会也教育士兵由不自觉到自觉遵守各种纪律,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士兵委员会有一定的权力,在平时可以和政治部一起出布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也由士兵委员会来解决。”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内部以组织士兵委员会的形式实行民主主义制度是一大创举,也是红军区别于白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于健全军队民主,反对军阀残余,克服官僚主义,破除雇佣思想,密切党与士兵群众的联系,团结广大的士兵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红军的民主主义像一座红色的大熔炉,熔炼着每一个红军战士。毛泽东在向中央汇报说:“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这是毛泽东对井冈山斗争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总结 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异常光辉的里程碑。
民主之师得民心,从此,这支人类有史以来的民主之师,一往无前一飞冲天,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的革命之火历经艰难曲折而不生生不息,终于在22年后夺取全国政权,创建了新中国,此后又肩负起保卫人民政权的历史使命。从某个角度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我们的人民军队,既是人民民主的开路者,又是人民民主的保护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雄之师、威武之师,仁义之师,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民主之师。
1927年春夏,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面对反动派的疯狂屠杀,共产党陆续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向世界发出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宣言。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后的第六天,中共中央在湖北省汉口秘密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作战受到严重挫折。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起义军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进入罗霄山脉。9月29日,在永新县三湾村的“泰和祥”杂货铺,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对部队进行整编,将部队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并确定了党组织建在连上这一“党指挥枪”的原则。“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正是从这时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罗荣桓)1928年4月28日,朱德和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在宁岗县碧市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
史料中说,红军初建时期,由于部队产生于小生产占优势的旧制度,当时在全国范围内都还没有民主生活,缺乏民主的现象自然会反映到红军里来。加上它的主要成份又多系农民和从封建军阀军队中起义过来的。据1930年5月红军第四军成份统计:贫农占百分之六十,旧军队士兵占百分之三十。封建思想和习惯依然存在。一些受旧军队影响较深的人存在着军阀主义思想,认为和尚庙里的钟不敲不响,兵不打不好带。而军阀主义越严重的连队,士兵的怨恨和逃跑现象越多。例如,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八支队部某官长爱打人,结果不仅传令兵伙夫差不多跑完了,军需上士及副官也跑了;九支队第二十五大队队长很喜欢打人,大家叫他“铁匠”...... 针对当时部队中存在的军阀主义作风严重的问题,红军决定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进行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民主建设。实行民主主义的最重要的表现是设立了士兵委员会。
三湾改编后,红军连以上都设立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在军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建立人民军队的必然要求,也是有史以来军队建设的一个首创。
在军队内部实行民主主义这一新兴事物给当时的士兵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十年后他们回忆起这段历史仍然记忆犹新。曾经担任过士兵委员会主任的宋任穷说:“我在营里担任士兵委员会主席,士兵委员会是选举产生的。按选举名额,由连里选出一些委员来,三个连的委员组成营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没有设立什么机关,没有专职办公,只是遇事开会研究。士兵委员会是党代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士兵委员会的工作,主要放在连里面,一个是政治民主,一个是经济民主,分伙食尾子,管理伙食,管理经济。那时来自旧军队的军官很多,打人骂人的军阀习气严重,士兵委员会就同他们那种旧习气作斗争。”
王紫峰回忆说:“士兵委员会开士兵会时,每个士兵都有发言权。例如:班长派班公平不公平,哪位军官说话态度不好,士兵都可以在大会上进行指名批评。对经济上的意见,士兵同样可以在大会上讲。对排长、连长、党代表的缺点都有批评的权力。 士兵委员会设有经济委员会或小组,管理连队的伙食,每个礼拜或每半个月,经济委员会要清算和理员的账目,做到经济公开。”
自从实行了民主主义制度,士兵群众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士兵群众的革命热情大大地激发起来,士兵有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对部队建设的责任感也明显加强了。部队中出现了一种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官兵关系。由于士兵委员会参与军队管理,代表士兵利益,在军中享有一定的权力,深受士兵的拥戴。在当时不少军队干部来自旧军队,打人骂人的军阀作风还有一定市场的情况下,“士委会”挺身而出与之斗争,维护士兵们的权益,起了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投诚的国民党部队和俘虏兵,影响更大。
有一件“徐彦刚受罚”的事情,在部队中影响很大。徐彦刚是1926年入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秋收起义时随毛泽东上井冈山,担任过袁文才部的军事教官,袁文才的部队升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三十二团后,徐彦刚担任三十二团特务连连长。有一天,徐彦刚和几个人在一起玩牌九赌钱,被连士兵委员会主任吴照明发现,报到军士兵委员会主任陈毅那里。陈毅当即差人把徐彦刚批评了一通,表扬了特务连士兵委员会。徐彦刚在陈毅的开导下承认了错误,并请求处分。结果,徐彦刚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受罚站岗三天。这件事传开后,“士委会”在部队中威信大震。
老红军杨至成曾亲身经历过井冈山斗争时期一个俘虏兵的故事,很能说明当时民主主义对白军士兵的影响。有个叫曹福海的战士,原来是国民党杨池生部的士兵,在永新战斗中被红军俘虏。时任二十八团一营四连连长的杨至成动员他参加红军。他因受国民党“红军抓到俘虏要剥皮抽筋”的欺骗宣传影响,说什么也不肯加入红军。结果,按红军部队的规定,领了几块银元的路费放回去了。没过多久,曹福海在七溪岭战斗中再次被红军俘虏,他还是表示不肯当红军,于是又领了路费回去。后来,在一次战斗中,曹福海竟拉了十四、五个白军士兵拖枪投奔了红军,并对杨至成说:“你们红军里官兵平等,不打不骂,谁愿在那边挨打受骂?”曹福海参加红军后,战斗勇敢,工作积极,很快当了排长,后来在随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途中,在大余战斗中英勇牺牲。
红军中的这一系列正确的政策,不但把红军士兵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而且有力地分化瓦解了敌军。敌人对此惊恐万状,连杨池生部办的《九师旬刊》对于红军的这种办法也有“毒矣哉”的惊叹,所以不少敌军俘虏会在精神上醒悟出一个真理:红军是真正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红军是两个世界,虽然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和解放。
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谭冠三回忆说:“士兵委员会对于克服军阀主义残余,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俘虏兵,起的作用更大。他们来到红军部队后,感觉与白军中不一样,觉得很舒畅,心情愉快。同时士兵委员会也教育士兵由不自觉到自觉遵守各种纪律,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士兵委员会有一定的权力,在平时可以和政治部一起出布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也由士兵委员会来解决。”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内部以组织士兵委员会的形式实行民主主义制度是一大创举,也是红军区别于白军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于健全军队民主,反对军阀残余,克服官僚主义,破除雇佣思想,密切党与士兵群众的联系,团结广大的士兵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红军的民主主义像一座红色的大熔炉,熔炼着每一个红军战士。毛泽东在向中央汇报说:“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这是毛泽东对井冈山斗争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总结 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异常光辉的里程碑。
民主之师得民心,从此,这支人类有史以来的民主之师,一往无前一飞冲天,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的革命之火历经艰难曲折而不生生不息,终于在22年后夺取全国政权,创建了新中国,此后又肩负起保卫人民政权的历史使命。从某个角度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我们的人民军队,既是人民民主的开路者,又是人民民主的保护神。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