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上梁需要换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有感

火烧 2011-07-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质疑铁道部责任与处理方式,反思腐败与三公经费问题,强调反腐应从中央开始,推动政府改革与透明化。

有个谚语人人皆知: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  

D3115次列车“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是个性质恶劣震动全国的大事故。  

这个大事故的发生,是天灾?还是人祸?通过网上、报刊、电视新闻所获的信息,我们有理由说是人祸!理由:  

   

1、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称:事故原因是“雷击”造成。那么也是遭雷击的同时,对向车道开来的D3212次列车,并没有人员伤亡?  

2、说“追尾事故”是通讯设备遭雷击无法使用,更是没道理的辩解!  

3、抢救伤员时有很多不该有的乱象。在抢救中竟埋掉车头,更让人疑窦丛生!  

4、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被300多记者包围,无法回答记者问题,只好由保安保护“逃走”!  

5、铁道部长坐在空调车内指挥抢救,听说后来又在记者招待会上被打,他因指挥抢救工作无能而“退居二线”!  

6、新闻发言人说对遇难者只按保险每人赔偿15万元,激起众怒!因为铁道部有“黑老大”之称,有的是钱,一条人命就值15万,只能在北京买几平方米的房子吗?  

7、上海铁路局局长和党委书记被撤职,是替罪羊。  

8、事故的责任明显在铁道部上面,却只拿下级问责,所以有学者质疑:“铁道部长不辞职难道要温家宝辞职吗?”  

   

看到目前对这个事故的处理情况,使人大有“刑不上大夫”之感。特别联想到前些时看到的国务院要求中央直属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开支情况(“三公”经费即: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但积极执行者寡,好不容易有三成部门公开,七成慢腾腾不公开,这种感觉就更令人揪心了。  

公开“三公”经费,是反腐创廉的大事,因为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曾综合各方面数据,包括公开的和一些人大代表的议案,推算2006年的(全国)政府‘三公消费’规模在9000亿元左右,其中公车消费4000亿元左右,公费出国是3000亿元左右,公款吃喝2000亿元左右。”  

这可是相当大的一笔老百姓的血汗钱啊!如能把其中不该花的节省下来(比如公款吃喝费),可以为老百姓谋多少福利?!  

由此又让人不得不这样想:其实,腐败的根子在北京!反腐应从北京反起,道理很简单:如果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都像审计署那样清廉,部长们不要像这个铁道部长那样“做官当老爷”抢救伤员都不愿出空调车,那将对全国各级政府,产生一种多么强大的示范表率作用?  

从政治上来说,“亲西方民主派”的根子也在北京!比如,茅于轼、辛子陵那种猖狂的反共反毛反华卖国等言论,居然数万人签名向法院要求公诉都被置之不理,反而让这个茅于轼继续大放厥词,如果没有他们在北京的后台保护,能有这样的结果吗?  

北京什么时候不再保护这种反动分子?!  

   

“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  

若要我中国共产党的大厦不倒!  

若要我人民共和国的大厦不倒!  

若要我中华民族长盛的大厦不倒!  

是该换上梁的时候了!  

2011年7月28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