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伊恩--唱中国红歌的英国人及我的一些感想

火烧 2010-08-04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英国小伙伊恩在红歌赛中以激情感染观众,闯入全国八强。他演唱的红歌展现革命情操,引发对红歌文化传承与意义的思考,强调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伊恩--唱中国红歌的英国人及我的一些感想

    江西的红歌赛中出现了一个英国小伙,用他字正腔圆但不很熟练的普通话高唱红歌,一路挺进全国八强 。名次是不重要的,关键是要唱红歌和发扬红歌中弘扬的那种向上的革命情操。

    这个英国小伙名叫伊恩,好像还是我们重庆的女媳,使人惊奇的是除了他是老外主要的还是他选唱的歌曲曲目。你们看:《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游击队之歌》、《志愿军战歌》、《红星歌》、《少先队之歌》、《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及《歌唱祖国》,都是地地道道的红歌。要说声乐基本功,歌唱技巧,伊恩确实一般,歌曲也没有什么难度,但是他的激情他的投入以及他对观众的感染力却胜人一筹。

    红歌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虽然很多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产生过他们的‘红歌’,如法国的《马赛曲》,还有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古巴的革命歌曲等,但都远不及我国长期革命斗争时期留下的大量感人的红歌,至今群众仍久唱不衰,这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如果要申遗的话应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吧,而且是中国特有的遗产。

    歌唱是群众性的,要普及就不能把曲谱写得太难,须知人民大众不可能都脱产专门去进行声乐训练,他们唱歌是出于对时代对祖国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红歌赛不能和青歌赛比,那是专业性的声乐比赛,如果要互相借鉴的话,青歌赛倒是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每年青歌赛参赛者所选唱的歌曲少有普及和由群众传唱的;红歌赛也不同于‘星光大道’,那是综艺性的才艺展示,虽然以唱歌为主;更不能和什么超女超男相比,那是什么东西我不清楚。总之红歌有特定的含义和界定,有种说法似乎只要不是宣传假丑恶的都可以算是红歌,非黑即红,这太广义了,应该说中国的传统民歌和大部分现代流行歌曲中宣泄个人内心感情的歌曲也是健康的或向上的,但是要把它们都归于红歌就很牵强,要知道红歌的出现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不归于红歌的很多歌曲也很优秀,但这是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要强拉到一起。在红歌比赛中除了热情和表现力之外,点评歌唱者在声乐方面的不足和差距,使之不断提高是对的,只有把音唱准了,节拍,位置,控制等都达到较高水平,那么他唱的红歌就更加动听,效果就会更好,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网上有一篇谈论红歌的文章,附在后面留着探讨,最后还附上伊恩唱红歌的照片。

               附 :      多少人能了解“红歌会”的真正内涵与价值

来源:猫扑娱乐   

 

  所谓“红歌”,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大约是指革命歌曲,以及弘扬社会正气的歌曲,这个创意不错,但这也是《红歌会》的问题所在。从周围人爱看《红歌会》的热情来说,我发现,一部分人是出于怀旧,另一部分人是出于精神需求的渴望。由于现代社会信仰的缺失,除了金钱之外,人们找不到其他信仰,这便使得“唱红歌”有了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于社会来说,精神信仰的缺失,并不能简单地用“唱红歌”来代替,如果“唱红歌”只是精神的短暂满足,而社会状况一切照旧,那么,“唱红歌”、“红歌会”无非只是临时性的精神安慰。观众对于“红歌”的热情,预示了一个强大的社会需求:人们需要精神的信仰,并以这种共同的信仰实现对于社会现实的改造。因此,“红歌会”的受欢迎,正在敦促当今中国社会形成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精神寄托,这种精神寄托不能唱唱跳跳就完了,而应该贯彻到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对“红歌”的热情说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金钱至上等西方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合当今中国社会的需要。

  由于“红歌”的定义模糊,在《红歌会》中,有些选手的参赛歌曲,很难说究竟算不算“红歌”。这种现象体现了《红歌会》的另一个特征:部分参赛歌手有较强的名利之心,与“超女”、“快女”之类选秀赛相比,对于某些参赛歌手来说,《红歌会》不过是实现名利的不同手段而已。从组织方说,很多宣传方式、比赛制度,与其他的选秀赛差别也不太大,一级级的淘汰赛,还是落入常规选秀赛的窠臼。从参赛歌手说,部分参赛歌手的个人宣言,还是透着严重的名利意识。整个赛制对于技巧和名次的关注,超过对于内容的关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唱红歌”的真正本意。

  不少歌手在晋级赛之前的“表决心”流于庸俗,例如,“十强,我来了”,“十强,等着我”,“十强属于我”等等,虽说是增强自信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与传销机构的鼓动差别不大。过于强调这种得胜心,实际上是自信不足的表现,显得浮躁而冲动,缺乏大气和从容。相反,《红歌会》已经诞生的“十强”中,有一个英国人的赛前感言,反而更值得称赞。这位名叫伊恩的英国人说(大意):我就是喜欢中国的“红歌”,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伊恩唱的歌,例如《游击队之歌》、《少先队之歌》、《社会主义好》、《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等,都是真正的“红歌”。这种歌对于反映唱歌者的技巧帮助不大,但是,它的的确确能够反映唱歌者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因此,我认为,《红歌会》在今后的举办中,应该淡化技巧和名次的因素,强化精神价值的色彩。由此,评判老师也未必都需要是专业歌唱家或音乐工作者,而可以考虑加入文化学者,以更大限度地将《红歌会》与流行的唱歌技艺选秀赛区别开来。

伊恩--唱中国红歌的英国人及我的一些感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