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钱消费”的理论要点
“印钱消费”的理论要点
4、 “印钱消费”是一种在产能已发生过剩情况下如何正确应对的一种隐含规律,只有当人们在实际应对政策中不自觉地运用时才转变为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例如,美国这几十年来虽然都是奉行弗里德曼货币理论,并没有主动地意识到“印钱消费”理论的存在,格林斯潘是最初的赤字财政政策应对也只是为了通过贬值美元获得降低实际债务的好处,而最初的国债政策,也是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对国际货币流动性的需要。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只要根据发展中国家产能过剩情况控制适当的比例,国债的绝对数量并没有限制。因此,不知不觉间、或者说不以格林斯潘的个人意志为转移,格林斯潘就被“印钱消费”的规律所支配。虽然格林斯潘自身始终并未从理论上意识到,只是将此作为独家秘籍而占占自喜。西方世界难解的格林斯潘“利率之谜”也讨论多年。因此,我这里之所以要说此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规律,也就包含着,虽然人们并没有从理论上认识到规律的存在,经济实践者出于最佳选择应对措施时,却不自觉地被应用着。而被“印钱消费”的国家,出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虽然从国家层面来说是极大的国民福利流出,也还是心甘情愿地接受被“印钱消费”;他是一种经济制度的使然,任何人都不能阻规律发生作用。
5、《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一书第八章导读中就指出:在“印钱消费”规律作用下,就形成了美国人印钱制造需求帮助中国人消费的当代奇观。中国至今为止一直是被“印钱消费”的国家。我国当前所持美国国债就是一种美国“印钱”,消费中国相对过剩产能的最典型的实例。
有些人将当前的通胀说成是因为“印钱消费”,此是对我的“印钱消费”理论的一无所知。中国到目前为止还只是被“印钱消费”的国家,从来也没有自已行过“印钱消费”(必须要从理论上分清楚,类似蒋介石大印纸币以支持内战并不是“印钱消费”),何谈被“印钱消费”理论的危害?通货膨胀另有原因。此我已在《通胀发生机制》(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470e790100kgm2.html)一文作了论述。
6、中国能不能“印钱消费”,如何实现自已的“印钱消费”?此在《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一文中都已作了回答。我国必须摆脱被美国“印钱消费”的地位,才能自已行“印钱消费”理论。只有当中国也会“印钱消费”时,中国才能超美国而成为第一世界大国。
7、“印钱消费”理论是一种为贫苦的劳动者谋福利的理论,他是一种从国家政策层面上解决矛盾的措施,因此需要真正人民民主制度的配合才有可能。此在《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的最后一章最后一节中也作了说明。但在此也同时说明,“印钱消费”其实才是促使资本主义渐进地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引导世界走向大同的理论。
附: 什么叫“印钱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