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上的美国与奥巴马的选择
十字路口上的美国与奥巴马的选择
[22943] (2009-09-24)
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以高支持率入主白宫,但奥巴马总统也未能避开美国历届总统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在总统与民众的蜜月期结束后,支持率迅速下跌。当前,奥巴马总统的支持率不仅跌破50%,而且在内政外交上都备受国内媒体及民众的批评。
十字路口上的美国
最让奥巴马总统头痛的,应该是当前的医改方案。正是这个方案,让奥巴马总统的支持率迅速下跌。面对来自共和党及一些民众、媒体的质疑和批评,奥巴马总统甚至不得不做出如此的表示:如果现医改方案能够通过,他愿意只当一届总统。但共和党显然不愿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来抨击这位曾经的高人气总统。一些共和党人就称:奥巴马的提案无异于政府接管医疗系统,而这将导致政府过度干预人们生活,甚至让美国从此步入“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度,从而削弱美国的竞争力。
而在外交上,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政策也被媒体认为是失败的。《纽约时报》在20日就不无夸张地表示:“用心不错,可奥巴马的外交政策让他得益不多”,文章接着说:“尽管外国领袖们更愿意和奥巴马而不是和小布什打交道,可他们并没有给奥巴马想要的成果:欧洲人依然拒绝派象征性的部队去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漠视他提出的向以色列妥协的建议;而以色列也断然拒绝他的停止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要求;朝鲜用核试爆向他示威;日本则选出了对美国不再那么友好的政府;古巴在美国稍微解除禁运之后也没有明显放宽民众的自由;印度和中国对气候变化方案继续持抵制 态度;俄罗斯甚至在奥巴马宣布要和伊朗谈判之后仍然拒绝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此外,奥巴马总统在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的不同处理方式也让他遭受不少质疑。尤其是奥巴马总统决定继续增兵阿富汗,增加对阿富汗的财政预算以及其它的一些做法,让不少怀疑奥巴马总统是否正在重蹈当年约翰逊总统的覆辙。
是的,媒体以上的种种批评或许不无道理。但问题是,奥巴马总统面临的这些内政外交上的困局,事实上只能证明当前的美国已经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而并非奥巴马总统的无能为力。同样的医改问题,当年克林顿总统也一样遭遇失败。这些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各种利益团体之间的利益争夺。
美国虽然被称为移民的大熔炉,而且美国也经常以美国拥有这样的宽容性以及容纳性而自豪。正如奥巴马总统曾经不无自豪地这样定义美国梦:我的故事在其它的国家不可能发生。然而,这样容纳性以及美国各种各样的团体的存在,却同时给美国的社会带来了破裂的可能。本世纪初的时候,塞缪尔·亨廷顿就不无感慨地发出《我们是谁?》的声音,他为美国近几十年所面临的文化认同以及身份认同总部抱有深深的忧虑。美国社会能否还是像以前一样,即使存在某些程度上的不平等,但至少仍然是个不至于面临破裂的社会和国家。
当下,医改问题的凸现,只能说是把美国社会各种利益团体之间所享受到的不同和福利和所受到的不同待遇凸现出来而已。奥巴马的医改方案,事实上并非一无是处,反对他的是那些在医改方案中利益受损的人,因此,他们才会高呼:“不要干涉我的医保”,以及一些共和党人士——因为这可以为他们取得政治资本,正如那位来自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党议员乔·威尔逊在奥巴马总统对参议两院发表演讲时突然高喊“你说谎”所做的一样。而对于美国无医疗保险的美国民众而言,他们无疑对此是表示支持的。
同样的,在外交上,的确,就现在而言,奥巴马总统所主导的外交政策,虽然有别于布什政府时期的单边主义外交,但依旧未能为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成绩增加多少分。尤其是最近决定暂缓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一事,更让一些美国媒体批评其为“向俄罗斯总统妥协”。但如果就因此而断定其政策是失败的,则难免显得有些言之过早。正如美国前外交官罗伯特·哈钦斯所表示的: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已经为在不久的将来取得实质性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尽管没有得到全面的支持”。
暂且抛开奥巴马总统的外交是否成功不说,美国当前在国际上处于一种孤独的位置,却远非此时此地才发现的事。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问题上,一直以一种有别于其国内的政治标准处理国际事务,丝毫未曾考虑其它国家及国际上的现实情况。美国的霸权主义,虽然说并非时时刻刻地表现出来,但大体而言,是一直存在的。在国际以人权为由、以民主为名义来操纵和影响另一国家的内政和政治发展,是造成美国当前在国际地位的重要原因所在。
奥巴马的选择
正是如此,所以,奥巴马总统才在2008年的大选是打出了“改变”的口号。他许给美国人民的承诺,不过就是针对美国已经存在的问题所开出的一些药方。正如他在《无畏的希望》一书中所阐述的。而他现在所做的,无非就是在履行他的承诺,只是看起来,让一部分人受伤了而已。
如果说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成功地挽救了一个即将面临分裂的国家的话,那么,或许,奥巴马总统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挽救一个可能面临分裂的社会和一个可能被国际孤立的国家。当然,成功与否,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观察。
美国当下的医改问题,只是凸现了美国社会的分裂程度已经越来越厉害;在外交上的孤立,也只是让美国人看清了自杜鲁门总统以来美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大体失败。奥巴马总统现在所面临的选择,就是能否以超越一般的利益认识来挽救美国的社会及国家。他能否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来为这个国家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现实的情形,却似乎不太乐观。在医改问题上,有人预料奥巴马总统或许像共和党的里根总统一样,通过玩弄一些技巧来实现医改方案的通过,以便可以宣布它的成功——但在事实上,通过的医改与原来的医改方案有着天壤之别。而在外交领域,人们也开始议论,奥巴马总统是否会成为下一个约翰逊,深陷阿富汗战争而不能自拔。
但在笔者看来,奥巴马总统现时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在国内问题既没有里根总统时期所具有的社会总体平衡,在外交上也没有约翰逊总统时期所具有的意识形态问题。因此,奥巴马总统所面对的,应该说,更像林肯总统时期所面临的国家危机——一个可能分裂的社会,一个可能为外部世界所孤立的国家。
总之,奥巴马的困境只是美国当下问题重重的一个镜像反映。无论是内政上的受困还是外交上的受阻,这些都是美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状态和其国际影响力下降的真实反映。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奥巴马总统如何选择,如何实现他所谓的“改变”。
南之默
《联合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