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经得起历史推敲:观《莫斯科保卫战》有感续1-2
李克勤(jixuie)题记:通过观看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不仅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思考现实与未来;不仅了解苏联二战时期以斯大林为首的历史人物,更重要的是了解对斯大林的评价,这就必然会涉及到赫鲁晓夫,从而必然会联系到毛泽东对他们的评价,是历史无情的告诉世人,毛泽东当年的评判是多么富有远见卓识!
伏罗希洛夫:观《莫斯科保卫战》有感续1
李克勤(jixuie)题记:莫斯科保卫战时,伏罗希洛夫元帅为西北方向总指挥部司令。
伏罗希洛夫访华时和毛泽东在一起
苏联卫国战争一开始,伏罗希洛夫就直接参加了粉碎德军进攻的组织工作,先后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西北方面军总司令和列宁格勒前线司令、游击队总司令等职。
在列宁格勒防御战中,他曾率部以强有力的反突击,迫使德军在卢加河畔转入防御达1个月之久。1942年12月15日,伏罗希洛夫和朱可夫奉命指挥了打破德军封锁的行动,在拉多加湖的冰面开辟了军用汽车路—“生命之路”。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伏罗希洛夫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参与制定和实施了解放克里米亚的作战计划,彻底歼灭了克里米亚的敌集团军。
二战结束后,他于1945—1947年出任盟国对匈牙利管制委员会主席。1952—1960年为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委员,1953—1960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因反对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对内对外政策而于1958年被打为“反党集团”,1961年苏共22大未被选为中央委员,赫鲁晓夫集团倒台后恢复名誉,于1966年苏共23大时人选中央委员,1968年,又获得镀有金色苏联国徽的革命荣誉武器。
1957年1月6日,毛泽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名义致信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邀请他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访问中国。1月18日,伏罗希洛夫复信毛泽东,感谢对他的邀请,并表示准备在4月15日至5月5日期间访华。
伏罗希洛夫率团访华也是对毛泽东1949年底1950年初访问苏联的回访,以显示中苏两国的平等地位,“不是中国国家元首总往苏联跑,而苏联国家元首不到中国来”。
1957年4月15日, 伏罗希洛夫率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抵达北京。代表团成员有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副主席、乌兹别克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拉希多夫、苏联高等教育部部长叶留金、外交部副部长费德林、苏联驻华大使馆大使尤金。伏罗希洛夫的儿子和儿媳也一同来华。
欢迎仪式结束后 ,毛泽东陪同伏罗希洛夫乘坐敞蓬汽车缓缓驶向中南海,几十辆汽车组成的迎宾车队跟随其后,从南苑机场到中南海新华门受到几十万群众的夹道欢迎。
当敞篷汽车行至天安门广场时,数不清的欢迎群众自发地冲破警戒线,拥向车队,挥舞着鲜艳的花束,高呼“毛主席万岁!”“伏罗希洛夫主席万岁!”欢呼声响彻云霄,一时间车队只好停下来。伏罗希洛夫看到有这么多的群众近距离地、几乎面对面地向他热烈欢呼,他又高兴又有些紧张,不安地望着毛泽东。毛泽东谈笑自如地说:“‘即来之,则安之’。他们看够了,也就散了”。
伏罗希洛夫访华期间,一直由中国党政主要领导人陪同:在北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出席了为他举行的所有活动;在东北,朱德、贺龙、罗瑞卿专程陪同他参观访问;刘少奇陪同他访问了上海,拜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周恩来专程到杭州陪同他访问参观;贺龙陪同他飞往广州、武汉访问;彭真专程到广州迎接他,然后陪同他访问武汉后回到北京。伏罗希洛夫每到一地都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动人场面,数十万群众夹道欢迎,展现了当年中苏友好的深入人心的画卷。对中方高规格的热情周到细致的接待,伏罗希洛夫多次表示非常满意。
然而,这也引起了赫鲁晓夫的不满,中苏关系恶化后,他不只一次地抱怨,他访问中国时从来没有受到过如此热情的接待。他甚至武断地说,中国对伏罗希洛夫的高规格接待,是故意要贬低他赫鲁晓夫的。
实际上,中国老百姓从心理上也是对伏罗希洛夫有好感,而对赫鲁晓夫就不同了。
伏罗希洛夫作为一位老布尔什维克,他在同毛泽东等人的交谈中仍然流露出对当时中国局势的关切和隐忧。
4月15日晚上,毛泽东请伏罗希洛夫共进晚餐,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作陪。伏罗希洛夫坦率地提出,苏联从上到下都不理解中国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理解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允许在报纸上发表大量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言论,甚至反苏的言论。苏联人民怀疑“双百”方针正在为资产阶级思想提供讲坛,它必将导致资产阶级思想的自由泛滥,必将削弱社会主义思想的阵地。
毛泽东回答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本来是中国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一个口号,古为今用,我们利用了它。在学术问题上提倡“百家争鸣”,可以防止一些学阀压制观点不同的学派。“不能做温室里的花草,如果没有见过风雨,没有取得免疫力,遇到错误意见就不能打胜仗”。
4月1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盛大国宴,欢迎伏罗希洛夫一行。席间,毛泽东热情称颂伏罗希洛夫,说“伏罗希洛夫同志是苏维埃国家和苏联共产党的杰出的领导人之一,几十年来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苏联国防力量的增强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并且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毛泽东讲话结束后同伏罗希洛夫干杯时,伏罗希洛夫说:“你这样颂扬我,是不是在搞个人崇拜啊?!”毛泽东幽默地回答说:“个人崇拜不能没有,也不可多有”。“有时不能不崇拜,如对马克思、列宁,就不能不崇拜”。伏罗希洛夫同意毛泽东的看法,说:“对,不能不崇拜”。
多年去以后,回顾这些历史人物当初的对话,回顾历史,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形势,对于我们面向未来,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斯大林经得起历史推敲:观《莫斯科保卫战》有感续2
李克勤(jixuie)题记:俄罗斯如今对斯大林的评价,回归到比较符合历史的层面,这是理性的,更重要的是斯大林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当法西斯德国1941年6月22日凌晨,向苏联进攻时,很多人惊慌失措,那个时候如果没有斯大林强大的,无与伦比的意志支撑,苏联一下子垮掉都有可能的。正是因为有了斯大林,苏联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希特勒的命运也就此改变,世界也就此发生了改变。
斯大林是二战时期苏联人民的伟大领袖,是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是世界反法西斯的英雄。
他1941年5月至1946年3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部长会议)主席。1941年6月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同年8月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1945年6月获最高军衔─苏联大元帅称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成为同盟国最成功的统帅,1941年冬季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期间,斯大林始终留在首都组织大反功。在他的卓越指挥下,苏军先后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使当时的形势急转直下,兵锋指向德军,他领导苏联人民战最终战胜了纳粹德国。斯大林参加了盟国的几次首脑会议,包括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举行的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
朱可夫是一位世界一流的军事家,他一直打到希特勒的老巢柏林,但是朱可夫对斯大林从来都是心悦诚服,忠心耿耿。
只有不懂历史的人,会站在那里瞎说朱可夫比斯大林有本事,他们根本不懂元帅和统帅的关系。
当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时候,世界上有一个人最清醒,他就是毛泽东。
1950年代苏共20大后,中国共产党就如何评价斯大林已郑重作出了结论,表明了我们的态度和立场。其标志就是1956年4月5日和1956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两篇文章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政治局组织撰写,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言发表的。文章起草过程中,毛泽东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或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和修改。
毛泽东在修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时特别加上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看斯大林,对于他的正确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做出全面的和适当的分析,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不论是他的正确的地方,或者错误的地方,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种现象,带有时代的特点。”
在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出笼不到两个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明确指出:“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的人,现在一下子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我们国内也有人跟着转。中央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按照这个分寸,写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三七开的评价比较合适。斯大林对中国作了一些错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抗日战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都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先是不准革命,说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仗打起来,对我们半信半疑。仗打胜了,又怀疑我们是铁托式的胜利,一九四九、一九五零两年对我们的压力很大。可是,我们还认为他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这是公正的。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斯大林坚持公正评价、不同意赫鲁晓夫做法的最早表示。这样的评价,显然能够服人,与赫鲁晓夫的做法划清了界限。这里讲的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丈高,现在又把他贬到地下九千丈的人,就是赫鲁晓夫。正是赫鲁晓夫,在斯大林在世时称斯大林为“父亲”,斯大林逝世后又把斯大林说得一无是处。
要知道在那样的国际环境里,能够这样说是需要极大地勇气的。
一直到现在,国际上大说斯大林是暴君的人不少,说毛泽东为斯大林说话是为了自己的也大有人在。
不过,当苏联解体,尤其是俄罗斯这些经过痛苦反思后,重新给予斯大林应有的历史地位时,历史无情地给了赫鲁晓夫之流,毋庸置疑的批驳。
有意思的是,过去那些曾经激烈批判斯大林的人也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
前持不同政见者、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季诺维耶夫在青年时代是痛恨斯大林,甚至曾想要刺杀斯大林的,经过反思,现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把20世纪称为“列宁和斯大林的世纪”。
对斯大林一直采取敌对态度的索尔仁尼琴,看到苏联毁灭后出现的混乱状态,思想发生变化,开始用肯定的笔调写道,斯大林“是永恒现象,不可能停止存在”,“大家都懂得失去了一个最伟大的人”;他多次提到斯大林开始的“伟大的向未来的奔跑”,造就了大批杰出人物,创造了在通常情况下无法想象的奇迹。
历史毫无争议地说:斯大林是经得起历史推敲的!
毛泽东当年对斯大林的评价是公正的!
原文地址:伏罗希洛夫:观《莫斯科保卫战》有感续1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DF7F2A7DA5.html
斯大林经得起历史推敲:观《莫斯科保卫战》有感续22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E034907DA5.html
链接:朱可夫与斯大林:观《莫斯科保卫战》有感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DED738FDA5.html
纠缠伟人的错误可成名,不能叫伟大[2009-11-07 08:31]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91CC70BFDA5.html
雨花台感悟:英灵,忠魂,信仰[2010-04-08 20:09]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9A18397DAD.html
不朽的保尔精神:身残心不惨[2008-09-07 15:02]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ED39207DA5.html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苦瓜和尚精通辩证法续2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DFA9C8FDAD.html
唐僧师徒与抗大教育方针:毛泽东给企业家的启示(4)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DD0CDB7DAD.html
新华社社长了不得:博客感言(续3)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DAA382FDA5.html
认真的习惯与习惯的认真:韩国之行随想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D4A83AFDAD.html
小学大家最早征婚:真学者真学问2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CF6DDD7DA5.html
不想没有幸福 多要会有痛苦[2009-08-14 12:3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815CB72FDAD.html
毛泽东预测“他(老布什)能够成为总统”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CE047F7DAD.html
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学先哲语录1)http://www.like-qin.com/showart.asp?id=883
【原创】 毛泽东诗言志:英雄“丛中笑”[2008-05-27 16:07]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309C974FDAD.html
【置顶】 毛泽东的霸气:人若犯我,我必犯人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A8BFC6DFDA5.html
欢迎交流:
李克勤新华博客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李克勤济学网http://www.like-qin.com/
李克勤(jixuie)文集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C0%EE%BF%CB%C7%DA%A3%A8jixuie%A3%A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