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沾了改革的光,改革又是沾了谁的光?
现在论坛里有一种糊涂人,他们一看到人民群众纪念毛主席就浑身不自在,简直如坐针毡,坐卧不安。为何他们不让老百姓纪念毛主席呢?原来他们认为:你们(老百姓)沾了改革的光,现在却纪念毛主席,这是拿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在下觉得,凡是持有这种思想的人应该都是懂得哲学上的因果论和主张“知恩图报”的吧。既然如此,我也可以和你们说道说道。
说老百姓“沾了改革的光”这不假!改革以来大家吃肉也的确比过去方便了。但如果有人觉得是改革本身使老百姓能吃到肉则未必。因为大家都知道,猪肉固然好吃,但肉是从猪身上来的,猪也不是光喝白开水就长肉的。养猪要粮食,没有粮食又不能养猪。同理,养大量的猪就需要大量的粮食,不然如何能保证大家都有肉吃呢?众所周知,毛主席那时不但是中国工业大崛起的时刻,更是人口规模扩大的年代。搞工业需要钱,人口多了需要粮食,然而就凭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要办好这两件事都不易。所以,那时处于高积累状态的中国不要说粮食很宝贵,就是用粮食来酿造的酒也是很少的。粮食这么金贵,哪里有多余的来大规模养猪呢?猪养的少,猪肉自然就少。但我们要懂得,正是我们通过“勒紧裤腰带”的方式,新中国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化肥厂、农机厂、拖拉机厂陆续兴建,而良种水稻的研究才得以逐步推广。这一切都是在毛主席时期才完成的。有了这些保障,才为日后粮食的大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多养猪创造了客观的条件。假如没有我刚才说的这一整套体系,改革后你们能吃到肉吗?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乘凉也就罢了,但如果后人还要说:“这树也是我种下的。”大家以为这号人算是何等样的人呢?
这就回到了我这篇文章的题目上来了!如果说老百姓多吃了几块肉就是改革三十年的最大成就,是“沾了改革的光”的话。那小生我也来个逆向思维,我就想问问提出这一命题的人,“我们沾了改革的光,那改革又是沾了谁的光呢?”改革总要有对象吧,比如人群,企业,体制等等。如果没有改革的对象,这一切又从何谈起呢?所以,我说,改革其实还是沾了毛主席和全国人民三十年辛苦建设的光!没有前人的付出,哪来后人的坐享其成。其实中国的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因此他们直接纪念毛主席,因为他们明白,所谓的改革无非就是把国家的财富从左手交到右手,但这财富的来源还是归功于毛主席那老一辈所打下的坚实根基。至于新创造出来的财富,本就是劳动人民的血汗,老百姓自己吃自己血汗钱换来的猪肉难道还要感谢沾了谁的光吗?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由此可见,说老百姓拿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这种人,第一不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的道理。在他们眼里,老百姓吃肉的权利都是改革所恩赐的,这难道不是一种畸形的奴性心理在作怪吗?
第二,他们的发展观是庸俗的。因为他们觉得改革三十年最大的成就就是让百姓有肉吃。试问汉朝的老百姓也有肉吃,那我们要建立的新社会和过去的封建社会有何区别呢?如果就是为了有肉吃,我们老一辈人何必革命,又何必改革呢?因为封建社会也可以做到老百姓有肉吃啊。
第三,混同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生物性,把人“猪猡化”。巴金说:“人不是仅仅为了吃米而活着!”但这帮人显然是觉得只要有猪肉吃人就可以满足了。试问,这种生存思维下的人和猪有何区别?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帮人其实不足与论。因为他们虽有人的外表,但头脑中却只有猪的思维。过去毛主席那个时代社会上极少有这种怪胎,但自改开以来,这种怪胎反而是越来越多了。久而久之,见怪不怪。但小生我心中总有忐忑,那就是现在的人们对怪胎都见怪不怪了,那这些怪胎到底是沾了啥东西的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