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道破天机--既是泡沫经济 还奢谈什么竞争力?
社科院一语道破了天机!
其实,岂止是“近20年”---近30年又何尝不是如此!
“消耗资源”不就是吃祖宗卖坟地吗?!“膨胀发展”不就是吹大泡沫吗?!
《蓝皮书》指出:经济总量位居全球前列、长期维持较高增速的中国,其国家竞争力已由1990年的第73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17位。《蓝皮书》随后指出:科技、人才、教育、文化等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这我就晕了,既然从“第73位上升至第17位”靠的不是这些“核心”的东西,而靠的是那些泡沫的东西,既然是泡沫经济,怎么还奢谈什么国家竞争力?这样的“第73位上升至第17位”值得炫耀、值得骄傲吗?如果泡沫也是竞争力,如果泡沫经济的提高也算是国家竞争力的提高,那我们继续吹泡泡、继续搞泡沫经济就行了,还需要建什么“创新型国家”呢?还需要搞什么“登月工程”呢?
《蓝皮书》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发展的方向:美国的国家竞争力一直保持着全球绝对领先地位,中国相比美国差距较大。中国应以美国为标杆,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这我又晕了,近20年(30年)来我们学的是谁呢?难道不是美国吗?难道我们学美国学的还不够彻底、还需要继续学吗?该继续学些什么呢?我们学的已经把“科技、人才、教育、文化等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都丢掉了,还要怎样呢?我们学的已经只能“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膨胀发展”来支撑GDP泡沫的增大,还要学什么呢?莫非要学人家当世界警察---想骂谁就骂谁、想打谁就打谁?或者学人家当全球地主---别人种地我吃粮、别人劳作我享受?还是要学人家当国际流氓---借你的钱造我的福利、你要债时我就赖账?……可是,你行吗?
《蓝皮书》最后说,要借鉴美国经验,扬长补短。
这我就更晕了,学美国还要“扬长避短”?我的印象美国只有“长”没有“短”哎。美国之“长”,已经听了30多年了,也见识了30多年了:某些人像跟屁虫似的紧紧跟在美国佬后面还唯恐步子跟不上,一直要“步子再快一点”;唯恐舌头不够长添不住美国佬屁股而要“韬光养晦一百年”。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美国还有“短”处呢?“短”处何在?怎么没听主流精英们指教过呢?
总而言之,《蓝皮书》说的既有实话也有虚话、既有高论也有谬论。实在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或许这也算“中国特色”吧!活到老学到老,继续慢慢学习吧……
附1---社科院:近20年经济增长主要靠房地产膨胀发展
2010年10月26日04:05重庆晚报
最新排名第17位
《蓝皮书》显示,中国国家竞争力排名稳步上升,特别是最近20年实现跨越式提升。
相关课题组选取了全球100个主要国家,对1990到2008年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蓝皮书指出,经济总量位居全球前列、长期维持较高增速的中国,其国家竞争力已由1990年的第73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17位,而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英国、荷兰、瑞士和法国。
报告认为,在G20中,中国国家竞争力排名第9,处于中游水平,提升潜力巨大,正逐步融入世界强国行列。
40年里的三步战略
国家竞争力是一国实力的综合体现,不仅包括经济总量,还包括经济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科技、人才、教育、文化等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蓝皮书描绘的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总体战略目标是:
到2020年,中国成为综合强大、关键一流、整体中上的先进国家。综合强大,是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入G20五强;关键一流是指中国在关键重要的领域,如高新技术等,达到或超过世界领先水平,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整体中上是指各项国家竞争力指标在世界都排名中上游。
到2030年,中国综合国家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到2050年,中国综合国家竞争力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蓝皮书指出,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路径是“梯次追赶”,逐步提升国家竞争力。
具体而言,梯次追赶战略就是高端引领、重点跨越、规模竞争、多层合作、国家营销、内外互动、制度创新。高端引领就是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提升本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位置。
近20年增长主靠房地产
蓝皮书认为,中国如果继续提升自身的规模竞争力,不仅要扩大数量,还要从结构和效率上下工夫,加快经济转型。
蓝皮书指出,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而是靠消耗资源和扩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业膨胀发展。这样的产业结构缺乏竞争力,必须立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结构竞争力。
中国现状 强于印度力追日本
蓝皮书详细比较了中美、中日、中印的竞争力。
中美相比,美国大部分领域都领先中国,尤其在经济结构、全球联系等方面优势更明显。不过,中国在一些领域,如经济增长速度、需求潜力、国内外经济关系等方面也已经开始超越美国,取得竞争优势。
中日比较发现:日本国家竞争力长期位列前三甲,在亚洲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国国家竞争力正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与日本的差距正日益缩小。
中印相比,当前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总体强于印度,而印度在部分领域领先中国。在2000年之前,中印两国的竞争力水平相当,中国在上世纪末迅速作出调整,国家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尤其是在2004年后,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拉大———2008年,中国国家竞争力在100个国家中排名第17,而印度排名第42。
附2---社科院:中国竞争力差距明显 应努力学习美国
2010年10月25日10:09 中国网 程圣中
中国网北京10月25日讯(记者程圣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等此间发布的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指出,美国国家竞争力保持全球绝对领先地位,中国相比美国差距较大,中国应以美国为标杆,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10月25日,“《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发布研讨暨2010年度孙冶方“青年菁英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活动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会上发布了由倪鹏飞博士主持完成的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
蓝皮书对中美竞争力进行详细比较,指出,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1990年以来,美国国家竞争力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国家竞争力在100个国家中居第17名,但中国国家竞争力正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与美国的差距正日益趋于缩小。
中美两国相比,美国整体竞争优势依然较大,大部分方面都领先中国,尤其在经济结构、全球联系等方面优势更明显。例如,美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层次高居榜首,拥有全球最多的科学家和技能人才,美国每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研究和技术人员数是中国的5倍;不过,中国在一些领域,如经济增长速度、需求潜力、国内外经济关系等方面也已经开始超越美国,取得竞争优势。2008年中国增长竞争力指数为0.981,在100个国家中名列第2位,而美国增长竞争力指数为0.120,仅排在第90位,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追赶美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蓝皮书强调,美国作为全球国家竞争力第一的国家,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美国拥有先发优势,但中国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未来应当以美国为追赶对象,努力学习借鉴美国经验,扬长补短,加快国内经济转型和社会改革步伐,努力追赶美国,建设充满竞争力的国家。
【太行山水 201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