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金融资本危机本质的探讨

火烧 2010-10-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探讨金融资本危机的本质,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指出产业资本过剩是危机根源,强调解决金融资本危机需从根源入手。

金融资本危机本质的探讨  

——给老同学的信(19)  

老同学:你好!现在,美国、日本这些帝国主义现在把矛头对准中国,必然要发生贸易摩擦,甚至要发生贸易战争。这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国际资本,也就是世界金融资本的缘故。这些金融资本现在发生了危机,他们把矛头对准中国的目的就是要转嫁危机。  

要想解决世界贸易战争的问题,自然就要解决世界金融资本的问题。要解决世界金融资本的问题,就要认识金融资本带来的危机问题,因此,这种现实的状况迫使我就把金融资本以及它所引起的经济危机作为我思考的对象。  

所谓世界金融资本,是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资本的用钱赚钱的运动,是由世界各国的金融资本构成的,因此,要消灭世界金融资本,就要消灭世界各国的金融资本。  

所谓金融资本,就是货币资本,或者说借贷资本,或者说生息资本。这种金融资本是怎样产生的呢?是由一个国家的资本产生的。  

资本首先是一宗货币,这宗货币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货币因此就变成了资本。这宗货币的所有者因此就变成了资本家。资本家把货币投入到产业中去,就变成了产业资本,自己也就变成了产业资本家。资本家把货币投入到商业中去,就变成了商业资本,自己也就成了商业资本家。资本家把货币投入到货币业中去,就变成了货币资本或金融资本,自己也就变成了货币资本家或金融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阶级就是由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组成的。一个国家的资本就是由这些资本家所掌握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金融资本组成的。世界各国的资本综合起来就是世界资本,世界资本的表现形式就是世界金融资本。因此世界金融资本就是在世界范围内的用钱赚钱的活动、运动。  

不论是世界各国的资本,还是世界资本,不论是世界各国的金融资本,还是世界金融资本,每时每刻都在运动着、变化着。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引起世界各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进而引起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但是这里表现出来的危机仅仅是表面现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们在寻找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原因时,也就从表面现象寻找。似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是由于金融管理不善造成的,从而采取的办法就是加强监管力度。可是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无论是理论家凯恩斯用脱离金本位的纸币,还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在实践中的宏观控制,对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都是无能为力的办法,只能起暂时的抑制作用,而解决不了必然一再发生的危机。问题在哪里呢?就在于没有弄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产业资本的过剩!为什么是这样呢?  

这是因为,人们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仅仅看到金融资本的各种运动,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仅仅看到商品资本的各种运动。从而把生产资本的各种运动抛在脑后,这样做就是抓住枝叶丢掉根本,所以,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资本在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产业资本就是一个国家的总资本的根源,也就是世界资本的根源。我们已经知道,产业资本家把货币投入各种产业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必须经历三个阶段: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在购买阶段,资本家用一宗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马克思把这宗货币就叫做货币资本;在生产阶段,资本家用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织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因此变成资本,马克思把这种资本叫做生产资本;在售卖阶段,资本家把生产出的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以便获得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利润),马克思把这种商品叫做商品资本。由此可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不过是产业资本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理论是人们熟悉的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但是人们,包括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专家们,对这个理论的理解是片面的。人们总是记住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的独立的运动,似乎这种运动是和生产资本无关的运动。人们忘记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货币资本,就没有生产资本,没有生产资本也就没有商品资本。一旦货币资本出了问题,必然要影响到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一旦生产资本出了问题,必然要影响到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一旦商品资本出了问题,必然要影响到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由此可见,仅仅把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独立起来考察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是永远是弄不明白的。  

当人们考察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货币资本和货币混淆了,把生产资本和生产混淆了,把商品资本和商品混淆了。货币的职能是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是带来利润的职能,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职能。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赚钱的总过程中表现的职能,而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候,起的是货币的购买手段的职能。所以,人们就容易混淆货币资本和货币的职能,从而把它们看作都是货币的职能。同样道理,生产的职能是生产产品的职能,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利润(剩余价值)的职能,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职能。生产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赚钱的总过程中表现出的职能,而在生产过程中起的是生产要素的职能。所以,人们就容易混淆生产资本和生产的职能,从而把它们都看作是生产的职能。同样道理,商品的职能是售卖的职能或者说交换货币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实现利润即剩余价值的职能,这是两种本质不同的职能。商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的赚钱的总过程中表现出的职能,而在售卖市场上售卖含有剩余价值即利润的时候,起的是商品的职能,所以,人们就容易混淆商品资本和商品的职能。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记住了、分清了货币和货币资本、生产和生产资本、商品和商品资本的不同职能,第一,我们就可以很容易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我们就可以分析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消灭危机。第三,我们就可以理解马克思消灭资本主义的伟大意义。  

在一个国家内资本主义的产业资本实现用钱赚钱的运动,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发展阶段的时候,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总是按照货币的职能、生产的职能、商品的职能很顺利地起作用。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停滞、甚至危机的时候,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总是想摆脱货币的职能、生产的职能、商品的职能。这样一来,不是货币多了或者少了,生产多了或者少了,就是商品多了或者少了。多了就表现为膨胀,少了就表现为紧缩。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资本主义的产业资本生产的产品总是要消费的,或者说总是要卖出去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它就实现不了赚取货币或者说发财致富的目的。  

资本主义的产品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构成的。生活资料是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消费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打工挣钱的劳动者阶级占人口大多数,他们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挣的工资,根本不可能消费掉全社会的生活资料,现在,商品大量摆放在大大小小的商场里堆积如山,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个事实说明,商品资本出现了过剩。正是这种过剩,导致了商业危机。正是因为这种商业危机,一方面,商品资本变不成货币,就产生了货币不能回笼,也就执行不了货币资本的职能,从而出现了货币资本的危机。另一方面,正是商业危机导致的货币资本的危机,使得生产资本购买不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而出现了生产的停滞、危机,也就是生产资本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不仅商品资本过剩了,货币资本也过剩了,而且生产资本也过剩了,(顺便说说,其实,就一个国家的人口来说,所有的商品无论是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远没有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远没有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所以,不是产品和生产过剩了,而是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过剩了,这就是资本带来的灾难),这些过剩就是资本的过剩,这就是一个国家产生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当一个国家的资本过剩的时候,自然就要为资本寻找出路。这就是对外贸易的本质。对外贸易,第一,是商品资本的输出,其目的就是把商品资本变成货币。进而实现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是货币资本的输出,其目的就是把货币资本变成外国的商品,进而实现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生产资本的输出,其目的是,把生产资本变成商品,进而实现生产资本的职能。但是这一切,都是要以货币为中介,在这种情况下,一切资本的输出和输入,就必然表现为世界金融资本。  

当世界各国,都按照资本相互输出和输入的时候,世界各国的资本就自然而然地相互交叉在一起了,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当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世界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了。这就是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由此可见,要消灭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毫无疑问首先要消灭各国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消灭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把一切商品资本都变成商品,进而把一切商品都变成产品,一方面把一切生活资料都变成全体社会成员的消费品,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满足消费。另一方面,把一切生产资料都变成全部社会生产的消费品,让一切生产都能满足消费。而这一点在私人占有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办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私人所有制。这既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毛泽东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实践。  

老同学,乱七八糟说了一些荤话,错误和缺点肯定不少,但是我把它说出来,仅仅是启发人们的思考。我相信,广大的网民们特别是研究经济危机的专家们一定会写出很好的文章,以便帮助中国人民了解经济危机,进而消灭经济危机。  

劳动者2010年10月26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