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矛盾让经济危机无法避免
阶级矛盾让经济危机无法避免
最近一些时间,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新闻屡见不鲜,发改委官员也跳出来表态,老百姓要忍受更高物价的言语,其话中之意很明白就是要让大家承受通货膨胀。紧接着,全国性的阶梯电价收费就要出台了,而汽油也要涨价;股市这些天,上证指数每天几十点上升,仿佛源源不断有重大利好消息出台来刺激;至于生活物资方面,油类是铁定要涨了,因为目前国家近70%的大豆全从国外进口,足以说明国内产量严重不足,只好大量进口来平衡。其次是国家出台的关于房地产调控新政策,首付提高到30%,限制大家购买数量,表面上在进行价格调控,事实上呢,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房价从来没有下降过,只是涨幅相对而言,不到10%,实现了国务院所谓的坚决遏制房价快速上涨的目的,实现了初步效果。这一切,相对于老百姓而言,有多少人会关注或观察这些事物背后的动态呢?可以这样说,有,但是只是屈指可数!
我们为什么要说是阶级矛盾让经济危机暴发,而不是说单纯的通货膨胀呢?
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政治方面
1、人民币升值 美国目前面临中期选举,民主党面临议会人员发言权多与少的问题,因此,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就是一个根本的打击手段,逼迫人民币升值是根本,最好是持续的快速升值,升到他们所理想的位置。我们知道,小时候玩跷跷板,总会是一方高,一方低,这样才能玩得有兴趣,如果两方保持平衡就失去游戏的乐趣了。在这场汇率大战中,美方以美元贬值为基础,换来人民币升值,这样的好处是什么?人民币升值,代表着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能力增强了,如以前是1:7.42(1美元=7.42元人民币),现在是1:6.68(即1美元=6.68元人民币)。表面上我们人民币兑换美元减少了数量,即我们以前要用7.42元人民币才能换1美元,现在只需要6.68元人民币就可以兑换1美元,相当于我们的人民币币值增强了。理应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是事实不是如此。
(1)打个比方,我们拿目前中国持有美国外债8000亿美元,按以前汇率来计算,就是5。936万亿人民币,按现在的汇率来计算,则是5.344万亿人民币,也就是,人民币升值以后,我们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来换得更多美元,同样是8000亿美元,以前用5.936万亿人民币才行,现在只用5.344万亿人民币,这中间就节约了0.592万亿人民币,对中国是好事。从出口的角度来说,如一件衣服成本是30元人民币,出口美国不算关税及其它,等于4.043美元;按现有汇率来兑换则为4.49美元,即同样的产品,我们成本减少,利润增多,因此出口越多,我们赢利就越多,所以理论上我们会加大出口。
(2)对于美国来说,人民币升值以后,美元兑换人民币减少了,表面上兑换数量下降了,事实上却是竞争力加强了。为何这样说?举同样的例子来说明。一件衣服由美国出口中国,成本30美元,到中国以后不算关税及其它,换成人民币应为222.6元,按现在汇率计算,则为200.4元,表面上利润减少了,但是相应出口数量却增多了!可能在这里很多人开始不明白,为何利润减少反而会增加出口呢?这就牵涉到一个竞争问题!现在世界经济是一体化经济,即同等情况下物美价廉取胜,这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产品世界竞争力最强的道理就在于此。因为便宜,利润薄,就是靠数量取胜。现在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表面增加中国产品利润,但是要控制数量,同等情况下,中国产品与他国产品竞争力就减弱了,相应对外出口就减少!变相外汇就减少!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产品减少,因为企业不敢大量生产,出口越多,亏损越多,因此只能大量内销(企业要生存,工人要生存),等于增加国内产品供给量,在以前供需平衡的情况下(如保持一定出口情况下,国内需求50万件,出口10万件,即50:10共计60万件),现在则成了供大于求(国内需求50万件,出口10万件中只出口5万件,其它5万件转为内销即55:5),按市场规律(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则产品价格会下降,企业看到产品下降利润减少就会相应减少生产量(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出现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3)按照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协定,彼此都有一定的进出口来往,因此当中国企业减少产品生产数量的时候,则外国会加大出口比例,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贸易顺差与逆差的差别。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则是贸易逆差;反之则是贸易顺差。在这样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下,中国由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其结果就是严重打击国内出口经济,造成出口受阻,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社会出现动荡。
2、民族主义矛盾被钓鱼岛事件激化 钓鱼岛事件由日本有意挑起,中国政府通过所谓的外交手段,包括温总理发出最后通牒来最终促成日本释放中国船长(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我们不知晓的内容在里面),表面上此事件已经结束,但是这个事件却暴露了中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长期掩盖的民族主义的矛盾。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奉行“韬光养晦”政策,长期推行“不反抗主义,以全面发展经济为根本目的”,外交上实行利益主义,从不坚持主见,所以在国际事务上失去了能帮忙的盟友,从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撞机事件,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长期推行绥靖主义,投降主义的最后结果就是,在国际事务中被孤立,人人喊打。因此,在南海资源争夺上,当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争先恐后开发南海资源时,中国政府只是外交上干嚎了几声,默认事实。看到中国政府如此软弱,完全一副色令内荏的嘴脸,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对中国的全方面侵略。
(1)以所谓承认市场经济国家为名,要求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贸易组织),按照组织规定进行经济运作与国际经济事务来往。要求中国大量放开相关领域与行业,加大外资在华投资范围与力度,并实行外资与内资不平等税收体系等,参股控制各类有关国内民生的事业。粮食方面,黑龙江、湖北等产粮大省开始大规模种植转基因大豆及水稻、玉米,因此每一轮食用油涨价,国家发改委从不吭声;奶粉、猪肉、饲料、棉花等也由外资所占大部分,每一轮提价,全是外资在主导,政府无能为力,百姓怨声载道。国内企业在税收及政治待遇、成本加重的情况下,不断破产或被兼并,造就了外资不断坐大的局面。
(2)外资企业参股或控股相关产业 金融、证券、房地产、工业原材料、食品、电子、汽车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而且不断的加大比例,在国务院《36条意见鼓励民资进入未禁止行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包括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等。意见称要清理和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的支持下,变相让外资彻底控制中国经济。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经济主体或形式都是为上层服务的,不管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所谓社会主义经济。这样的局势下,因为某种原因或情况发生,如果外资一但撤走,后果如何,大家可以想象。
(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各个方向建立各类军事同盟,或明或暗包围中国,参与或组织各类军事演习,剑指中国;不断支持各种反华力量,包括接见达赖喇嘛、会见东突组织者、销售各类武器给台湾;派遣大量经过训练的旅华人员,从经济理论、经济形式、文化教育方面大量宣传西方民主与经济,颠覆社会道德与文明,造成阶级对立,制造各类社会冲突与矛盾,混水摸鱼,企图颠覆现有政权或建立一个亲资本主义的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傀儡政权。
二、国内社会矛盾方面
1、国内主要矛盾由社会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明需要转变为剥削阶级与反剥削、反压迫为主体的新形式下新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转化成阶级斗争矛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某种力量与思想的宣传与指引下,私有制经济逐步演变成国内经济形式的主体,即公有制经济与劳动集体所有制经济全面退化,全面实行私有制。在这种指导思想进行下,国企改革,由最初实行厂长经理制变成私人收购国企,成为私人控制或参股;央企则实行大规模兼并或改组,减员增效,工人下岗;国家则配合实行养老保险金制度,为私企减轻包袱,把公众利益变成个人,把包袱甩给国家与社会。30年里,国家除了所谓的大型央企(垄断型企业)以外,基本上就是私有化的天下,顺利实现了国家与社会财富向个人大转移的梦想,因此,整个社会形态就由当初的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实现无缝对接,而现有执政政权所执行的政策就是全面保护私有制,完成对私有财产的法律化与制度化。工人阶级变成了资本家手下的雇佣工人,真正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价值--一无所有!
2、中国政府因为在政治方面原因,不能大张旗鼓搞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能一边大量宣传,一边高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疯狂出卖各类资源、疯狂剥削功劳者,以最小成本实现资本最大化为目的,内外勾结,顺利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物质财富大量增加,满足了所谓的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明需要,暂时缓解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主要矛盾。只是私有化的进程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历史,累积到一定阶段,就会如资本主义本身所具有的经济危机一样,暴发中国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工人与农民而言,当生存权受到威胁与挑战的时候,抗争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如贵州瓷安事件、各地的因为反抗政府强拆房子引起的自杀事件或“钉子户”。
3、官僚阶级、买办集团与精英集团与民众的矛盾 经过30年来的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当权派已经变成了一个以资本家为主体的官僚集团,官二代、富二代就是显著特征。在新兴资产阶级势力与宣扬资本主义思想与路线的专家或学者的鼓吹下,全社会大肆宣扬私有制好处,宣传西式民主,颠覆老百姓们普通的传统的社会道德与操守,颠覆文明与朴素的思想,把剥削与压榨奉行为社会发展的终极方向,把人们的善良与正义变成打击与仇恨的对象。法律的制订与实施只是为了保护当权阶级的利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了统治阶级宣扬社会民主与法制的遮羞布,而国家司法机构(法院、检察院、警察、武警)则是对付不听话人员的暴力工具,服从管理与统治才是王道,反抗就是死路一条。一边是剥削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新兴阶级与继承权力的当权派,一方面是忍受无休止压榨的社会最底层人员,当两者达到矛盾的顶端时,社会变化即不可避免的发生。
三、国内经济发展的巨大不平衡
1、中国长期以来执行“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内需”为三驾马车的经济路线,对内以固定资产投资(即国家立项、投资)地方执行为主体的,对外以低价格、以创外汇为目的倾销手段。一直以来,主要执行固定资产投资与对外出口路线,对内反复建设、重复建设、不管高能低能,只要是能立项,得到中央政府投资的都行;对外,大肆出卖国有资源,以迎合国外势力的需要或让外资参与或控制国内资源,挤压或兼并国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不断压低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把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与资本置于外资控制之下,结果就是经济畸形发展,一边所谓GDP年年高速增长,一边是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国家越来越富裕,统治阶级力量越来越大,而底层人民则生存艰难,所谓中产阶级也只是一个被剥削被压榨的对象。
2、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财税两条线,税收大部分由中央所得,然后由中央支配,造成地方具体事务增多而严重财力不足,在“经营城市”思想指引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驱动下,房地产如波澜壮阔般急速发展起来,于是98年房产改革以后,土地收入就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在利益的驱动下,官员与资本家、投机与投资者、专家或学者互相配合,全面炒作房地产,造就了世界上收入比相差最大的中国房地产现状,一边是飞速上涨的房地产项目,一边是见利趋益的外资与社会流动资金,一边是不断增长的“刚性需求”--“结婚族”、“换房族”、“升值保值族”,三者相交,房价暴涨,百姓望房兴叹,当收入增长远跟不上物价上涨与房价上涨的时候,矛盾就日益恶化,相关的房地产调控也只是隔靴挠痒,无济无事。所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都是假面具,是官僚统治阶级愚弄底层人民的手段,最终是要暴露真实面孔的。目前统治阶级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来解决腐败问题,如所谓“反腐就要亡党,不反腐就要亡国”。
3、国家奉行公务员、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利益保护的收入运行方式,造成民营企业与个体经济发展困难,一方面公务员、事业单位、垄断行业从业人员收入显性与隐性急剧增加,社会保障性与购买力极大增强,而对应民营企业或个体经营者收入得不到保障,生活水平日益降低,在不断加剧的物价上涨压力下,社会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加上混乱的道德文化冲击下(以金钱来衡量人的成功与失败),“仇富”则应运而生。人们思想的局限性得不到有效排解,加之对生活无所期望,自杀与杀人则成了发泄途径;文化教育的差异,社会分工的定位,收入的差距,多种矛盾的不可协调性以及自然灾害的不确定与危害性,都构成了社会冲突的要点。
归根结底,目前中国的矛盾就是国内资产阶级资本利益最大化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满足的矛盾,是老百姓渴望社会公平与正义、渴望有所发展与统治阶级维护其自身利益不可调和性的矛盾,也是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侵略与反侵略、国内劳苦大众与官僚集团、买办阶级、精英集团剥削与反剥削、压迫与反压迫斗争的矛盾,内外矛盾的相碰撞,最终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最大经济危机无可避免。结果如何,谁也不知道。置身于即将到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中,我们只能冷眼相看,默默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