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美热炒汇率背后或有玄机

火烧 2011-11-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美国热炒汇率背后的战略意图,指出中美博弈不仅限于经济层面,还涉及安全与全局布局,强调美国通过多种手段影响中国,展现其政治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美热炒汇率背后或有玄机  

邱  波  

汇率层面的中美博弈只可能继续延烧。在美国参议院通过旨在逼迫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的 《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之后,奥巴马也在APEC会议上发表了措辞激烈的相关言论;事实上,奥巴马的愤怒并不限定在汇率层面,他甚至还涉及到了美国的知识产权是否在中国得到保护的问题。坦率而言,且不说白宫所透露的有关“奥巴马对美国在中美经济关系上正逐渐丧失耐心”的定性是否准确,单以美国正在竭力推进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所构成的深远影响来说,世人也就应该能够体察到事态的激荡性。  

不是吗,世人应该不会忘记,在去年的美国中期选举期间,不论是共和党的议员参选人,还是民主党的议员参选人,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美国经济不振归咎中国;事实上,有可能代表共和党参选2012年的罗姆尼也时常以中国议题来作为他的竞选主题。正因为美国社会因为美国媒体的操弄而逐渐形成了挞伐中国的风潮,因此,虽然人们希望中美汇率和贸易争端能够消解于无形,但事态演进却不可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可以不夸张地说,倘使中国不能提前感知可能存在的风暴而兀自期待相关愿景,其自身各类安全将难获确保。  

全局观是美智慧体现  

或许有人感到费解:既然是探讨汇率议题,却又缘何涉及“各类安全”内容呢?其实,政治与经济融为一体早已是众所周知的基本判定,一如中国就中美经贸不平衡问题时喜欢以美国出口管制的相关辨析的情境相仿,美国不仅不愿意向中国出口军品,甚至还对各类高科技民品都多加严格控制,这不是明显的政治影响经济的切实体现吗?!事实上,不论中国怎样购买美国国债,也不论中国在反恐、防核扩散更各类问题上作出何种满足美国意愿的努力,美国的战略路向却没有任何改弦易辙的迹象;不论是超越往常规模的对台军售,还是在南海制造事端,抑或是不断在达赖问题上对中国造成困扰,无不凸显了美国战略路向的坚定不移。  

情况很清楚,如果中美博弈只限定在经济层面,那美国基于自身民生的需要也就无须投入那么多的军费;事实上,曾经被美国忽略的关岛突然又成为竭力打造的重要场域的基本现实,则已然为其“重返东亚”的全球布局作出了铺垫。人们试想,不论是关岛基地的全新重建,还是恢复往昔盟友关系和新构盟友关系,所有这些行为无不显示了美国相关投入的巨大;如果如此投入仅以展示肌肉为目的,那得出的结论就不应是美国愚蠢而应是判定者轻薄。  

坦率地说,虽然建国仅仅两百多年,但以央格鲁·撒克逊人为主导的美利坚合众国却并不是思维不成熟的少年国家;事实上,“日不落帝国”的智慧与勇气不仅在美国得到很好的传承,而且还由于其所开创的“兼容并包”的“海纳百川”境界而使得这个国家早已葆有了可以清楚知悉各民族文明特性的全局观念。可以说,不论是通过“广场协议”而搞垮作为盟友的日本,还是通过“颜色革命”而搞垮另一超级大国前苏联,抑或是正在进行的针对中国的搞垮努力,无不突出展示了其“兼容”智慧的无与伦比;电影《风语者》所描述的出人意料的情节,则已然将美国善于掌控各民族文明特性的成熟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目了然。  

不成众矢之的最重要  

正因为美国早已知悉中国所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美国对付中国的腰牌将非常宽泛,而决不会限定在一个方面,虽然这次鼓弄的是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吗,中国在利比亚和缅甸的巨额投资均面临巨亏风险,这其中是否存在着美国鼓弄的关联呢?同样,中国对制裁叙利亚的联合国决议投了否决票,这不会构成新的中美激荡吗?事实上,刚刚又传出了美国可能启动新一波的对台军售消息,这其中又必定会潜隐怎样的深远意涵呢?  

正因为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超越世人想象,以致在研究中美汇率议题时,笔者决不会因为受各种不同声音的影响而失却自己的基本判定;坦率地说,在“占领华尔街”的行动迅速蔓延全美的情境下,中美汇率争端只能有两种解决路径:要么中国不妥协而发生双边贸易战,要么中国象日本那样作出促人民币大幅升值而令中国遭遇中国式的“失去的十年”。笔者可以斗胆预言,中美贸易冲突不可能烟消云散,只不过其正式发作的时间难以确定而已。  

倘使各位道友能够认同笔者的相关判定,那么,笔者所提出的应对方略将既具体又简单,即,可以接受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但需要将贸易战限定在双边层面,而绝不能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需要强调,由于相关路径的具体实施不适宜通过媒体来向世人展示,因此,笔者也只能作出概略表达;至于究竟怎样推进,还期待我的意向能够赢得政府高层的关注。总之一句话,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中国学者的研究范畴不能局限在双边层面,而应该扩散至多个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同样,在琢磨中美关系的时候,也必须涉及政治、经济及安全等多种领域。理据很简单,急遽变异的现实表明,“和平与发展”并不是当今世界的真正主题。  

   

 作者为资深评论员  

   

作者:邱  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