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看《循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看世界》如何歪曲马克思主义

火烧 2009-09-0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循着马克思的理论逻辑看世界》歪曲马克思主义,通过断章取义引用马克思经典,试图为资本主义延续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强调发展生产力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此文虽然表面上赞美《资本论》,但实际上根本是在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循》文前边大篇幅的似是而非的语言,不过是想给读者造成一种假象,即《资本论》并没有揭示此次“华尔街金融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之所以被学界重视仅仅是因为“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见仁见智。“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次贷问题、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然而这些只是问题的表面。”,又因为“金融危机表明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破产”。所以,才要“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典著作中,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其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来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才是最主要的。”

那么作者是怎样“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经典著作中”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呢?且看作者如下表述:“必须注意的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遭到重创是事实,但由此断定社会主义会立刻取代资本主义则为时尚早。对此,我们必须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及其做出的“两个必然”等具有政治学含义的结论进行正确的理解。正如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我们不能因为此次金融危机就认定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力已经发挥出来了。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凭借的是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抓住这次危机中的机遇,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创建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来作者从《马恩选集》第二卷中找到了一句话,“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根据这句话,作者得出结论:“必须注意的是,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世界遭到重创是事实,但由此断定社会主义会立刻取代资本主义则为时尚早。”“我们不能因为此次金融危机就认定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力已经发挥出来了。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凭借的是更为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抓住这次危机中的机遇,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创建更先进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作者断章取义的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了。

那么,马克思说的是不是作者表达的意思呢?肯定不是的。因为,马克思这里指明了旧的“社会形态”灭亡的前提条件是“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但并没有说只要“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了,旧的社会形态就自动灭亡了。“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只是“旧社会形态”灭亡的充分条件,并不是必要条件。这一点,在马克思同一篇文章中已有说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可见,马克思认为“旧的社会形态”灭亡的必要条件是“社会革命”。

作者在没有全面读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前提下,仅仅根据马克思的只言片语随意下结论,客观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这往往会被为修正主义所利用,为他们复辟倒退制造舆论,这一点是作者和读者今后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