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个普通百姓20多年收养400多名流浪儿童羞辱了谁

火烧 2009-08-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一位普通市民20多年收养400多名流浪儿童,感动社会。文章批评政府失职,呼吁建立制度保障流浪儿童权益,体现社会主义温暖。

一个普通百姓20多年收养400多名流浪儿童羞辱了谁

  央视共同关注报道,济南一名普通市民郑承镇20多年来,累计共收养流浪儿童400多名。尽管这类报道在全国已经很多了,但每当人们看到这样的报道,总也免不了会在心头产生震撼。郑承镇老人,以他的善良与爱心,给了那些流浪的无家可归的少年儿童以温暖以呵护。他甚至为了这些儿童,至今仍是孤身一人。

  人们在感动之余,总也免不了会有些许疑问和遗憾,这些事情是郑承镇们该做的吗,如果他们不做,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况,这些事情究竟应该该谁去做?

  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他们由于种种原因,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常常不得不忍受饥寒的煎熬,或者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在艰难之中,面临着即将流落街头的危险。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在他们十分困难无助的时候,郑承镇老人收养了他们。

  然而,我们的政府呢,我们的人民政府呢,民政系统呢,在干什么呢?毫无疑问,在这件事情上,我们的政府是缺位的失职的。如果没有郑承镇们这些好心人,这些年幼的孩子是不是会继续流落街头,忍饥挨冻,甚至他们是不是会被坏人利用,走上邪路,成为社会的破坏者?郑承镇们做了自己本可不做的事情,做了本该政府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他们不光帮助了这些不幸的孩子,他们更是帮助维护了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说句题外话,他们给社会的贡献和感动,是央视2006感动中国的季大师所不能比拟的。

  郑承镇们通过自己的善心帮助了这些孩子,也感动了这些孩子,使他们受伤的幼小的心灵里会感到这个社会的温暖与爱心。但个人的力量总归是有限的。人们从许多事例中可以看到,他们能够提供给这些孩子的居住生活学习条件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人民政府,应该有责任和义务负担起这些孩子的居住生活学习等项事务。不光是这些孩子,社会上那些衣食无着的孤寡老人,流浪的精神病人,国家也应无条件地把他们收养起来,以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这应该成为一个制度。什么叫社会主义,这就叫社会主义。

  今天的中国应该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能力就应该无条件去做。有能力做而不做,不仅是失职,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犯罪。什么叫民心工程,这就是民心工程,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之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