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和“内阁首辅”跟着矿工下井也无助于安全的改进,还得“三清”和“皇帝陛下”亲自跟着矿工下井才行
“玉帝”和“内阁首辅”跟着矿工下井也无助于安全的改进,还得“三清”和“皇帝陛下”亲自跟着矿工下井才行
杨越网友发帖《(原创首发)由矿长替身看制度架空问题》。
他首先引了新华网的报道:
“广西河池朝阳煤矿突击提拔7名矿长助理下井带班,而包括矿长、副矿长在内的5名主要领导却稳坐在办公室里!
这一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派出调研督导组对广西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调研督察,结果发现横县一矿山早在这之前就提拔11名均无安全资格证书的“值班矿长”带班下井。(据新华网10月01日)”
然后指出:“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有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升井,其目的是为了让矿山领导了解井下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井下遇有紧急情况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置措施。”
分析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几个问题:一是此项制度一出台,便立即有人开动脑筋想歪点子,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有与国家对抗、将这一制度尽快扼杀之心;
二是矿长替身现象已经不是个别,大有“蔚成风气”、“渐成潮流”之势;三是在设置矿长替身的手法上渐趋高明,由提拔“值班矿长”到提拔“矿长助理”,替身名称由“矿长”到“助理”的变化,
表明一些矿山大有极力使下井、升井带班“去矿长化”、远离矿山企业领导之态。”
杨越网友的思路,与制定这个政策的人的思路,其实是一样的。他们都认为,只要矿长这样的领导直接带班下井,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当然就会立刻设法纠正。
道理似乎很简单:矿长自己也得下去,为自己的性命考虑,当然必须及时纠正。
本网友认为,这个思路看起来有道理,提出者却忘记了一个问题:矿长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他当然希望纠正,但是他一定有这个权去做么?
有网友可能会问:矿长不是一矿之长么?他怎么会没有这个权力呢?
本网友首先要问:矿长的职责是什么?很显然,矿井的大部分具体决策,都是矿长作出的。
但是,矿长有权力决定生产的产量么?有权力决定挖出来的煤卖给谁、卖什么价么?
大家应该都看过《西游记》,本网友问一句:天庭真正的控制者是谁?显然不是玉帝,他根本没有多大的法力。
真正的控制者,是“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
玉帝只是名义上的头,他很忙,成天要处理政事。这三位“三清”呢?很闲,成天游山玩水。
但是,等到孙猴子打上来了,玉帝也没办法拍板,还得把太上老君请来。最后孙猴子不也是被太上老君的圈子打翻的么?
矿长其实就相当于企业的经理,相当于天庭的“玉帝”,封建国家的“内阁首辅”。
他通常并不是煤矿的所有者——老板,而是被雇佣来进行经营的。他有权对经营过程进行管理,但是,真正的决策权,是握在老板的手里的。
要知道,“内阁首辅”的活儿是相当累的,“皇帝陛下”会自己去做“内阁”的事情么?显然不会。
逼着矿长下井,相当于逼着“内阁首辅”到第一线去,相当于逼着“玉帝”去跟孙猴子谈判,但是他们都没有最终决策权。
即使发现了安全隐患,他们也得先向“皇帝陛下”、“三清”请示,得到批准之后,才能拿到钱,才能动用人力物力进行处理。
而“皇帝陛下”和“三清”并不亲自跟着矿工下井的,压根就不会真的对这件事情上心。若是真的出事了,“玉帝”被干掉了,再换一个即可。
“玉帝”和“内阁首辅”跟着矿工下井也无助于安全的改进,还得“三清”和“皇帝陛下”亲自跟着矿工下井才行。
否则,顶多也就是矿工们拉了几位高级打工者做陪葬而已。当然,这总算也是一种进步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