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式民主样板菲律宾的拆迁 菲警强拆贫民窟引发冲突 拆迁组寡不敌众(图)
看看美式民主样板菲律宾的拆迁
柳鲲鹏
2010-9-27
关键字:菲律宾 拆迁 贫民窟 补偿
简介:亚洲民主样板菲律宾的拆迁队,在警察的支持下“自由民主人性法治”的对贫民窟进行拆迁,活象特色当局的拆迁活动。而贫民窟的穷人们在“造反有理”、“团结就是力量”那一套忽悠下,勇敢的打退了拆迁队。为何?似乎是拆迁没有补偿,拆了穷人就没有地方睡觉了。
大家知道,中国现在是一党执政,独裁专制,无民主无自由无人性无法治无普世价值。这样的结果呢,就造成了腐败、经济落后。除此之外,因为土地不私有,中国房价高涨、买不起房子,同时还伴随着暴力拆迁……这些都是体制问题,毫无疑问。看看人家民主国家……9月23日,亚洲民主样板菲律宾刚刚进行了一次拆迁活动,吾带领尔等一起看看民主国家如何在土地私有制的条件下拆迁。
在哪里拆迁?在首都马尼拉的贫民窟进行的。什么叫贫民窟?这个东西对于在中共一党专政下生活的中国人特别是右派来说,是很难想象的。如果非要举例对比的话,生活在小区每天收集垃圾堆的情形就差不多。这种地方如果存在于中国,右派们就会铺天盖地的攻击起来。但是因为菲律宾的贫民窟和穷人沐浴着民主阳光,所以右派们视而不见。
什么人拆迁?在一伙全副武装的警察保护下,菲律宾拆迁队负责拆迁。
拆迁过程和结果如何?那些生活在贫民窟的穷人没有本着“自由民主人性法治”等普世价值,与警察和拆迁队进行友好合作,而是发生暴力冲突。最后民主当局只好放弃拆迁,狼狈撤退。
大体过程讲完了,那么就进行一些思考和评论了。原来民主国家也有拆迁?而且是暴力拆迁?这真是出乎意料啊。作为一场拆迁,民主国家也出动了警察和拆迁队,与特色当局一样,不知道二者谁学谁?那么二者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就是民主国家的穷人不知道好歹。当局拆迁贫民窟那种地方,当然是好事,为什么那些穷人不高兴呢?似乎是白迁,拆了也没有补偿,没有地方住活该。中国拆迁时其实是有补偿的,只是房主觉得不够自己的目标而已。这充分证明了中共一党专政的黑暗残酷。看看菲律宾,没有补偿照样拆迁。
为什么菲律宾的这次拆迁没有成功呢?是当局手软吗?是讲法治吗?当然不是,原因是这些穷人团结起来,共同与当局对抗,所以才取得了胜利。他们能够团结起来,是因为民主国家的拆迁没有补偿,拆了他们就没有地方睡觉,必须与当局战斗。如果民主国家肯学习中共补偿,吾断定穷人是没法团结起来的。
等等,这些穷人貌似是信奉红太祖的“造反有理”、“团结就是力量”那一套啊,把那些“自由民主人性法治”当作垃圾一样看了看,真是不知道好歹!这让吾等右派非常痛心,能够当面教育他们一下就好了。不过右派们心里想的是:万一这些民主国家的刁民们发起怒来,跟红卫兵没有太大差别……
菲警强拆贫民窟引发冲突 拆迁组寡不敌众(图)
图为拆迁小组在朝贫民窟的定居者扔石头。
当地时间9月23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卫星城市奎松爆发由暴力拆除贫民窟而引起的大型警民冲突。
贫民窟的定居者在扔石头。
马尼拉的贫民窟 当地时间9月23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卫星城市奎松爆发由警方暴力拆除贫民窟而引起的大型警民冲突,据报道至少有14人在冲突中受伤,其中包括5名警察。最终拆迁小组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拆迁小组寡不敌众
据当地媒体报道,因为23日是拆迁公告的最后期限,所以从22日晚间大批贫民窟定居者就进入了戒备状态。从23日清晨5点开始,他们在贫民窟外围设立了路障,但仍然难以阻挡拆迁人员的行动。截至上午10点左右,已经有至少100座由轻型材料建造的房屋被强拆。暴力冲突开始于下午1点,数百名贫民窟居民与防暴警察、城市发展委员会官员以及国家住房管理局下属的拆迁小组扔掷石块、瓦砾和玻璃瓶,拆迁现场陷入警民混战中。最终拆迁小组一方寡不敌众,败下阵来。据报道,在冲突中至少有130多座房屋被摧毁,14人受伤,其中包括5名警察,警察队长切尔索·德斯塔约被砸伤。随后马尼拉的各主干道还爆发了规模较大的抗议活动,抗议人群大声咆哮,引来路人驻足观看。马尼拉相关部门通过广播随时发布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贫民窟将改造成CBD
爆发冲突的地区是位于马尼拉卫星城奎松的一处名为“北三角”的贫民窟,面积大约340公顷。此前奎松市市政府和开发商阿亚拉集团计划将马尼拉以北的这片贫民窟改造成以马卡蒂商业区为蓝本的CBD(中央商务区)。按照政府的规划,这里的居民将搬迁至离奎松市23公里的蒙塔尔班。在9月24日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菲律宾国家住房管理局负责人奇多·克鲁兹称, 在整个项目中需要搬迁的8968个家庭中,已经有超过3500个自愿搬迁,他们每个家庭都获得了6000比索(约合910元人民币)的补助、价值1000比索的日用品以及一个20到30平方米的房间。如果每月按揭300比索,30年之后这个房间将归居住者所有,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
克鲁兹说,政府保证蒙塔尔班早已为接纳搬迁居民准备就绪,“那里有房子,有电,有学校,有保健中心,还有日间护理中心”。不过,拒绝搬迁的居民却称蒙塔尔班不仅交通成本高昂,而且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生活条件,比如没水没电。本月16日,菲律宾国家住房管理局对“北三角”贫民窟下达了拆迁公告。克鲁兹表示,将在7天过后实施强制拆迁。
总统命令暂停拆迁
发生在马尼拉的强拆事件惊动了正在美国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
他命令国家房屋管理局在没有拿出能保证安置有序进行的全面方案之前,暂停“北三角”地区的居民安置行动。“总统为此感到难过,已经命令国家房屋管理局以后所有的拆迁行动都要用和平的方式进行。总统尊重居民反对拆迁的权利,但他呼吁通过和平方式进行。他还指示所有政府部门对这种反对行动持宽容态度,并相信相关各方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文官长奥乔亚在一份声明中说。文/本报记者 马宁
观察
菲律宾拆迁背后的利益纠葛
“强拆事件在菲律宾一点都不新鲜。”已经在菲律宾生活十几年的《世界日报》记者王利民对记者说。
他说,菲律宾大城市贫民窟众多,政府如果要为建设项目搬迁居民时常要通过强拆进行,“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就上推土机强行摧毁,马尼拉街头经常见到因为强拆引发的游行”。
那么这些居民为什么宁可住在贫民窟里也不愿意拿着政府的补助搬到安置房中去?王利民说,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根源。
根据菲律宾法律,在某地定居若干年就拥有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很多穷人已经在贫民窟居住了十几甚至几十年,一旦搬迁到新的地点,对他们来说就是丧失了已经实际占有的土地。从客观情况来说,政府的安置房大多位于交通不便的郊区,有些生活设施还不如贫民窟。
王利民曾经去过马尼拉的某个安置地点,“就是一个光秃秃的房间,墙上连灰都没抹,更别提通水、通电了。而有些多年的贫民窟已经形成成熟社区,电视、风扇等电器一应俱全,用水、用电都免费。相比之下,人们当然更愿意住在贫民窟”。至于政府许诺的安置补助等措施,很多贫民窟居民也对其能否兑现持怀疑态度。
在菲律宾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奥利斯对记者说,很多强行拆迁行动虽然表面上是警察和政府拆迁小组出面执行,其实背后都是开发商为了谋取利益私人征地,这也是引发民众不满的原因之一。文/本报记者 马宁
背景
贫民窟是贫富差距悬殊的产物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抬头是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低头却随处可见低矮破旧的贫民窟。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认为,越来越多的贫民窟是贫富差距加大的产物。
菲律宾《世界日报》记者王利民对记者说,马尼拉作为菲律宾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气候适宜,环境舒适,大量外地和山区的贫民都来到这里讨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贫民窟。“贫民窟定居者虽然不工作,但他们的生活也很简单,仅靠面包和咸鱼就能打发一顿饭”。
在菲律宾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的奥利斯则说,贫民窟的存在不仅破坏了马尼拉市容,而且成为吸毒、色情等的温床,可是政府却在减少贫民窟方面无计可施。作为菲律宾人,他切身感受到了近些年财富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社会也越发不稳定,并导致了绑架频发、拆迁冲突等现象。据他向记者介绍,在马尼拉所在的吕宋岛的4000多万人口中,1000多万都是穷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居住在贫民窟中。
拆迁人员在冲突中败下阵来
贫民窟的百姓与警察发生冲突
马尼拉的贫民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