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良好的祝愿:共和国下一个30年-重新向社会主义过渡

火烧 2009-08-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共和国下一个30年重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性,强调重建公有制、消灭私有制,回归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批判当前经济改革偏离社会主义道路,呼吁重回共同富裕之路。

良好的祝愿:共和国下一个30年-重新向社会主义过渡

迭飞

像一个钟摆,不管朝哪个方向,摆到尽头就摆回来;也像一本书,正着读一遍,再反过来读一遍。社会精英们发明了一个新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仔细推敲一下,不对了。自从1979年开始,至今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明明白白像一个钟摆,又摆回到了1949年的出发点: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良好的祝愿:共和国下一个30年-重新向社会主义过渡,进入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建公有制,消灭私有制。

有人要问,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不是已经结束了吗?本来,在毛泽东时代,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可以明确地、毫不含糊地回答:结束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这样说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应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89页)

我国在以毛主席为领袖的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因而从1957年开始,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到1979年,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国家的工业化也早已全部完成了。接下去的任务,按照事物的逻辑发展,应当是实现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再加上思想革命化,中国人民的生活应当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情况下,逐步提高,走向共同富裕,人的精神面貌涣然一新。如果说,社会主义分初级、中级、高级阶段,这就应该属于名副其实的初级阶段。

但一些人非要独创"新"路,认为共同富裕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能实现,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七改八改,把原来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掉了,一部分人越来越富,而大部分人越来越穷,出现了新的剥削阶级,新的压迫阶级,共同富裕变得遥遥不可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

笔者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看到有这样的说法:"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这里,说得相当明确,已经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但笔者同时注意到了党章又强调:"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同一个空间,不同的时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前面既然已经肯定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后面又强调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相当矛盾的。后面的推翻了前面的,笔者不由的从心底下自问:倒底是过渡了还是没过渡?由此迫使笔者对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什么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众所周知,过渡时期中国就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态有五种:(一)国营经济(二)合作社经济(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四)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个体经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止,变成了三种经济成分:(一)国营经济(二)集体经济(三)个体经济,由此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特征从经济上看就是由这三种经济成分所组成,其中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占主要地位,个体经济有,但一则不多,二则不占主要地位,作为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再看看从1979年以后,我国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由三种经济成分重新变回去了,又成了五种经济成分:(一)国营经济(二)集体经济(三)民营资本主义经济(四)外商资本主义经济(五)个体经济。其中民营资本主义经济取代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其实就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外商资本主义经济(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出现)取代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两者已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着全面的决定性的因素,个体经济则成了汪洋大海,猛烈地配合资本主义经济鲸吞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国退民进,成了一种潮流,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国退民进的过程中因运产生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事实上已经处于瓦解的地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重新沦为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这种实际情况已经严重动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成瑞同志经过研究,指出:"根据有关材料测算(国家统计局未提供全面材料),2007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比重,在实收资本(二、三产业)中,大体是46%比54%;在从业人员(二、三产业)中,是30%比 70%;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是35%比65%。再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门来看,据国家统计局材料,2006年国有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9%,甚至远远低于1949年建国之初国有工业总产值占26.2%的比重。当前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还在不断地降低。"从数据上来看,公有制经济已经不占主要地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还有社会主义的特征呢?已经不存在了。笔者要问,既然社会主义特征已经消除,怎么还能称为社会主义,即便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呢?

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中国在三十年资改派的主导下,从来没有建立过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标标准准的幌子,搞的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否定,实质上,在他们的主导下,中国社会又回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才合乎逻辑。如再不刹车,甚至会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旧中国去。

接下去怎么办?好办。把毛主席领导党和人民在建国后三十年走过的路重走一遍就可以了。共和国下一个30年-重新向社会主义过渡,难吗?难。比第一次的过渡不知道要难多少。最主要的难,就是我们现在再也没有像毛主席那样坚定的高瞻远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来领导了。但这条路又是非走不可的,因为这是唯一的使中国复兴、使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靠什么?靠中国普通老百姓发出强烈抗争的呼声。

具体地说,就是像毛主席做过的那样,把五种经济成分重新改造成三种经济成分:(一)对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使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在国民经济中提高比重,最后占据绝对的压倒性的优势;(二)对集体经济,走南街村道路,号召全国农民向南街村学习,走集体化道路,并逐步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三)对民营资本主义经济,先期利用国营经济的优势逐步将其挤出市场,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其变为国营经济一部分,原则:怎么去怎么来,原国营企业怎么改制成私人企业的仍令其公物还公;(四)对外商资本主义经济先逐步改造成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再逐步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统一管理,改变其性质;(五)对个体经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当保留,使其成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补充。时间再有个30年足够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又回到了建国初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起点。前30年是肯定,后30年是否定,未来30年是否定之否定。历史走了一个"之"字形,也可认为是螺旋形上升运动:回过去以后,又为下一步的上升运动积聚了更为强大的力量。乐观地企盼。

2009-8-2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