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2006·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按得票多少,获奖名单依次为:袁隆平、李昌平、郑冰、温铁军、大学生支农调研队、茅于轼、姜柏林、刘老石、程炜、黎光寿。
2006年12月上旬,评选活动组委会根据社会各界的推荐确定了32位入围者,接受网友的第一轮投票,至12月下旬决出20名最终入围者,他们是:袁隆平、孙君、温铁军、李昌平、徐本禹、大学生支农调研队、黎光寿、茅于轼、蒋卫锁、姜柏林、程炜、刘老石、杜晓山、郑冰、邱建生、杨云标、谢英俊、白亚丽、何慧丽、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
第二轮投票由南农实验3个村庄的村民和17位了解“三农”问题的专家操作,每位投票人最多可选10名入围者,村民和专家的投票权重各占50%。
这3个村庄分别是湛江吴川市的上能村,河源连平县的欧村,惠州博罗县的铁场村,她们是2006年4月由南方农村报和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确定的“共建新农村——南农实验”实验点,无论是她们所处的地域、人口规模,还是产业结构、文化水平,在广东都很有代表性,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农民对行动者的评价。
上能村一共有42张有效选票,得票次序分别为:袁隆平(42票)、李昌平(33票)、大学生支农调研队(32票)、温铁军(31票)、刘老石(28票)、茅于轼(26票)、郑冰(24票)、孙君(22票)、姜柏林(21票)、杨云标(19票)、何慧丽(18票)、谢英俊(18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17票)、程炜(16票)、黎光寿(14票)、徐本禹(14票)、邱建生(13票)、白亚丽(10票)、蒋卫锁(8票)、杜晓山(7票)。
欧村一共有25张有效选票,得票次序分别为:温铁军(22票)、谢英俊(22票)、袁隆平(21票)、何慧丽(18票)、大学生支农调研队(17票)、黎光寿(17票)、刘老石(15票)、白亚丽(13票)、茅于轼(13票)、程炜(12票)、李昌平(12票)、郑冰(12票)、杜晓山(10票)、蒋卫锁(10票)、姜柏林(9票)、孙君(7票)、杨云标(7票)、邱建生(6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3票)、徐本禹(2票)。
铁场村一共有31张有效选票,得票次序依次为:袁隆平(27票)、李昌平(25票)、温铁军(22票)、徐本禹(21票)、程炜(20票)、何慧丽(20票)、刘老石(19票)、孙君(18票)、白亚丽(17票)、杨云标(17票)、蒋卫锁(16票)、黎光寿(13票)、茅于轼(13票)、谢英俊(12票)、邱建生(11票)、郑冰(11票)、大学生支农调研队(10票)、姜柏林(10票)、杜晓山(6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3票)。
3个村村民总共有98张有效选票,得票次序依次为:袁隆平(90票)、温铁军(75票)、李昌平(70票)、刘老石(62票)、大学生支农调研队(59票)、何慧丽(56票)、茅于轼(52票)、谢英俊(52票)、程炜(48票)、孙君(47票)、郑冰(47票)、黎光寿(44票)、杨云标(43票)、白亚丽(40票)、姜柏林(40票)、徐本禹(37票)、蒋卫锁(34票)、邱建生(30票)、杜晓山(23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23票)。
投票的17个专家分别为:蔡永飞(民革中央研究室处长)、长平(南都周刊副主编),陈东(现代广告杂志社执行主编)、陈林(浙江省瑞安市副市长、瑞安农村合作协会会长、执行委员会主席)、楚成亚(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党国英(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高新军(中央编译局研究员)、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玉霄(腾讯网新闻咨讯频道副总监)、万静波(南方人物周刊副主编)、王景新(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吴思(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历史学者)、笑蜀(著名评论家)、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于建嵘(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教授)、姚立法(中国草根民主的杰出代表)、郑宝华(云南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所长)。
按照得票多少,获得专家投票的入围者次序是:郑冰(15票)、姜柏林(11票)、李昌平(11票)、大学生支农调研队(10票)、茅于轼(10票)、袁隆平(10票)、黎光寿(9票)、程炜(9票)、杜晓山(9票)、温铁军(8票)、刘老石(7票)、谢英俊(7票)、邱建生(6票)、徐本禹(6票)、杨云标(6票)、何慧丽(5票)、孙君(5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4票)、蒋卫锁(3票)、白亚丽(2票)。
由于农民和专家投票的权重各占50%,所以两者的投票需要折算,将专家的投票折算后,前10名获奖者就诞生了,袁隆平(148票)、李昌平(133票)、郑冰(133票)、温铁军(119票)、大学生支农调研队(117票)、茅于轼(110票)、姜柏林(103票)、刘老石(102票)、程炜(100票)、黎光寿(96票),是为“2006·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
“2006中国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获奖人物简介:

袁隆平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尊敬的名字。我们每个人并不都会在丰盛的饭桌上念叨到他,如基督徒感谢上帝那样,感谢他送给我们人类那么多的粮食。此刻,这个和自然融为一体的老头,也许一身农夫的打扮,在继续为我们做着什么。

李昌平 无庸讳言,这个中国农民耳熟能详的名字,给中国农民带来了许多安慰和希望。他是一个勇于揭开石头的人,他正在继续的,仍然是田野里的守望。揭开石头,尽自己之力,清楚农田里的障碍。他的母亲,仍然在洪湖边的家乡,和这里的乡亲一样,早上,在洪湖边的河叉里,打取浑浊的洪湖水,回家作饭,清洗自己的家园。 李昌平,脱离了在乡间行走的泥土生活,但是他却一另外的方式,更深的深入泥土。他作为乐施会中国项目的官员,正在一些地方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

郑冰 近100年来,中国农村以乡绅的道德和传统秩序农村和农民,让农民安稳地运转在时世多变的国家;到以政治为目的的农会主导,暴力抢夺和分配土地资源;再到以人民公社为形态的权力高度统一之下没有个体的农民社会,再到土地重新回到农民手中,在市场大朝中,短暂的幸福和安逸的土崩瓦解,中国农民也和真个国家走到了选择的路口。以三农为经营资源的企业家的出现,似乎给中国农村提供了一个重新焕发活力的可能。成千上万如 郑冰一样的农村小老板,大老板,正在尝试着改变农村形态的。他们比较稀少,但是脚印巨大。

温铁军 用脚做学问的学者,他们拥有思想,拥有庞大的视野,他们从历史看到现在,从现在中寻找未来。如果说,国家对农民的政策,是农民的福音,那么,温铁军们,是用脚步丈量农村的可贵的知识分子。他们目光向下,却心忧未来。 他们是在农村中生存的艰辛的布道者。

大学生支农调研队 几年来,学生换了,这个大学生组织却一直延续下来,农村的呼唤,是连接他们一直坚持的纽带。他们的努力,是农村获得希望的一部分。数年来,湖北、天津、甘肃、内蒙古、贵州、河南、安徽、山东,到处留下年轻的脚印。农民没有更多地表达他们对这些孩子的褒奖,也许,他们在农村,吃过一块热腾腾的煮红薯,也许,他们接过农民摘下来的水果。他们得到了农民的朋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党国英研究员,苑鹏研究员和中国改革杂志社的李昌平先生的肯定,但是我们您宁愿认为,农民的馈赠,是他们最好的奖章。

茅于轼 “如果按照法律,我们就是非法金融组织,我有可能被抓进去坐牢”。这个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老人,在其晚年,将目光和行动投向农村。一个500元的开始,成为中国农村小额贷款的一个传奇。 这个老人的尝试,是改变中国农村发展的某个方面的蜡烛。从这里我们清晰地看到,这仅仅是一个村庄。而不是一个国家。 孟加拉之梦,其实并没有远离过中国农民的梦乡。梦想与现实,如果说起来,距离并不遥远。

姜柏林 和那些大人物不同, 姜柏林只是东北一个默默无闻的金融干部,但却是一个注定在中国新合作运动中无法抹去的名字。他的狂热来自于对土地的深情,成为合作运动中一个“发动机。

刘老石 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所有的行动者,他们的意念都像石头一样坚硬,他们将打造的,是坚强的农民性格,不挠不屈的生存精神。这是农村发展将来的种子,是农民的希望之火,是农业社会里的脊梁

程炜 不仅仅是农民,关乎农村的还有离开舒适的城市,含辛茹苦如布道者一样的城里人。
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女人,来自北京。这些扎眼的字眼,和程炜的名字一起,牢牢地钉在山西大宁县金圪塔村海拔1400米的荒山顶上。她以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令人不解的行动和坚持,向正在发展的历史和将来的历史,书写不容篡改和任何苍白修饰的章节。

黎光寿 来自云贵大山,来自在这个国家占有人数几乎可以忽略的少数民族仫佬族的青年。他的行为,带着这个大山里民族的印痕,展现其宽阔的胸怀和视野。
他,《市民》杂志社驻北京记者,惟一一个入选的媒体记者。他以手中的笔和思考、行动,发出这样的信息:用新闻推动社会进步,他不仅是一个思想者,也不仅仅是一个传声筒。他在中国媒体里,是有良知和担当的亲为者。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