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岸英是我儿”到“我爸是李刚”
看到“我爸是李刚”的新衙内宣言很快就被“我爸是县长,县长就是国法”给补充成完整,又恰逢我们党九十华诞和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笔者和许多网友一样,都不能不联想起当年毛主席在知道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消息时,相当平静的那句
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这和“我爸是李刚”以及续篇“我爸是县长”恰好形成一个鲜明得不能再鲜明强烈得不能再强烈的极端对比。
毛主席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岸英是我儿”,但岸英不但没有享受任何特殊照顾,反而当农民当士兵反而和普通士兵一起为保卫新中国而流血牺牲,甚至连骨灰都与广大牺牲的战友一起埋葬在异国他乡。
李刚只是一个小小的区公安局副局长,但他的儿子在醉驾撞死女大学生后,竟然敢于将他抬出来威慑围观群众,还能找到“我爸是县长”等众多新衙内知音!
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他就该到战场上去流血牺牲,而毛岸英同志自己也是这样的理念,他那封著名的回复表舅向三立要官请求的信,就说出了其中的关键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以外,正在于此: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毛岸英同志如果在天有灵且能够拜读到“我爸是李刚”和“我爸是县长”之类的新衙内宣言书,大概会觉得自己“一去不复返”的结论可能比较轻率吧)
从“岸英是我儿”发展到“我爸是李刚”,当然这冰冻三尺自非一日之寒,也是循序渐进或者说与时俱进的。一些重新掌权的老干部对于自己在文革中吃了苦头的儿女们,总是觉得应当好好补偿一番,所以哪怕是人民群众已经对“官倒”深恶痛绝,都不惜付出败坏风纪的代价来护短。更有一些毛主席当年的战友,还觉得把国家最有钱最实惠的部门交给自己的子女“更放心”。特别是一些明明已经在科技本专业上达到很高水平的儿女,都要趁“我爸”掌管相关大权的时机立刻改行迅速提升,成为金融大腕乃至皇帝。所以“岸英是我儿”要想不变成“我爸是李刚”,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啊。
“岸英是我儿”终于变成了“我爸是李刚”,这不但让毛主席和毛岸英烈士在天之灵感到悲哀,也让某些大言不惭地宣称自己铁面无私的高官们的厚脸皮,被撕了个脓污淋漓……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