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党员与群众、公仆与人民的距离有多远

火烧 2011-08-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本文作者以实际行动探索党员与群众、公仆与人民之间的距离,通过寄信与领导干部对话,反映现实中的官民沟通障碍,体现公民对党的信任与诉求。

党员与群众、公仆与人民的距离有多远  

——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寻求与官对话、与党对话的政治实验与实践  

   

党员与群众、公仆与人民距离有多远?有距离吗?《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的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胡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强调,党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血肉联系,说明党员与群众是没有距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也充分说明,人民公仆同人民是水乳交融,是没有距离的。然而现实中,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深切感受到,党员与群众,公仆与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距离是越来越远,普通市民要见省委书记、省长、市委书记、市长仿佛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那么人民是有权利要求会见党的任何一级领导干部的,并与之对话,反映问题,提出建议。胡总书记深情的说到,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利。那么人民遇到现实困难时,是有权利向党和政府寻求帮助的。本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作为群众的一分子,相信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相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好干部,是能够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检验我对党、对人民公仆的信任,通过深思熟虑,本人从八月一日起,就开始了“党与群众、公仆与人民的距离有多远”的政治实验与实践,寻求与党的对话,与官的对话,落实到具体主体,就是寻求与江西省省委书记苏荣同志的对话。我的实验与实践步骤如下:

一、8月1日,本人实名给江西省省委书记苏荣寄出了一封求助信及要求与苏荣书记对话的请求,并附有江西省人民医院出具的我母亲的诊断报告、费用收据、身份证等材料的复印件及附有写给胡锦涛总书记的公开信。

二、8月8日,本人到位于南昌市豫章路的省委大院打探给苏荣书记的信是否收到,苏荣书记是否有批示。先是武警询问我的来意后,叫来了一名公安,这名公安说他也不知道苏荣书记有没有收到信,叫我到接待室去查找省委办公厅电话,可打电话去问一问,并提醒我说省委是收不到平信的。而我恰恰是寄的平信。因为当天又重新向苏荣书记寄了封挂号信,邮局工作人员说南昌市区的信件一般第二天就可以收到。

三、8月16日,依然没有等到省委的反馈。寻求舆论支持,在网上发布和向媒体通知我这一“党与群众、公仆与人民的距离有多远”的政治实验与实践活动。并明确我的对话的诉求点与主要容。

四、8月23日,依然没有等到回复,早8时整,举着印有“我要与苏荣书记对话——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请从我开始”的牌子在省委大院前静坐,静候苏荣书记的接见,并就省委省政府在访贫问苦,如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讲话精神的,省委省政府如何对待群众来信来访的,省委省政府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哪些举措等话题展开与苏荣书记的对话。

关心政治就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就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命运。希望我的这一寻求与苏荣书记对话的政治实验与实践,有助于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国家治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热情,切实维护自己合法政治权利;有助于推动建立官民互动党群互动的常效机制,使群众有需要诉时,有计要提时,有政要问时,知道走什么样的途径;有助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获得 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有助于推动我国政治民主与法治建设进程。请支持我这一实验与实践的广大网友朋友持续关注。

   

我的邮箱是:[email protected]  电话:15870619447

江西省委办公厅电话:0791-86242311 0791-86242317

   

   

                                  蔡如红

                              2011年8月16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