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繁荣(一)世界历史的道路
沙滩上的繁荣
一 世界历史的道路
自……以来,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所谓的“盛世”,当然很多人不认可。在争论中,讨论什么是“盛世”本无多大意义。真正重要的是,保持这种分歧才是最为重要的,它是揭开盛世面纱的起点。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来说,在利益根本对立的思想领域,从不存在一致的概念体系,即使使用相同的名词。马克思主义有马克思主义的“盛世观”,非马克思主义有非马克思主义的“盛世观”。因此,对于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来说,不是要去说明这是不是“盛世”,而是要说明这是“谁的盛世”,这同时又是“谁的惨世”。从而,让劳动者明白:迄今为止的历史不存在什么高尚的普适价值,它只不过是掠夺者对失去者的欺骗;有人得到,就一定有人在失去;抽象的改革开放对劳动者不是真理,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才是劳动者的真理。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真实的人来说,真正的问题是:今日的改革开放在创造谁的盛世?本文“也许”没有能力给出一个答案,但确愿意寻找发现答案的道路。
一切当然要从“世界历史”(历史哲学的概念,不是历史学的概念)说起。
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各种生产方式之间只有历时态的传承关系,各社会经济形态在各个民族和国家内依次演进。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把不同发展程度的生产方式都卷入了世界历史,必然形成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不平衡性。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首先体现在世界历史的中心及对其它国家的示范效应;还体现在相对不发达国家可借助世界交往提供的示范效应实现某种超越。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和不平衡性的同时存在,必然使得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呈现波形状态。即:世界历史的中心地带通过分工和交往,把自身的文明向外围地带不断扩展,推动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
这条道路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相对不发达国家,都是一把双刃剑。发达国家可以借助世界历史开拓市场、转移危机、建立新殖民主义的世界秩序等,从而降低本国的发展成本,利用生产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优势直接攫取它国的发展成果;但也可能因此逐步丧失世界历史的中心地位。相对不发达国家可以借助世界历史的分工吸收发达国家的某些技术、资本和产业,从而推动本国的快速发展;但也会陷入世界分工的外围而无法自拔,成为发达国家的投资市场、垃圾市场和经济危机的转移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