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繁荣(二)
沙滩上的繁荣
(二 ) 中国被卷入世界历史
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掀开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新航路的开辟首先带来的是西欧在全球的殖民征服,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资本的驱动下,欧洲早期的资产阶级,用武力在全球各个地方强占殖民地,直接搜刮掠夺财富;并把殖民地作为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横征暴敛;更惨无人道地贩卖黑奴。伴随着西欧的殖民征服和资本的原始积累,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发展为真正的世界交往,使世界各地区和各国家之间开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并且在以后的几百年不断地得到加强。由此可见,没有殖民者的世界性的殖民掠夺,就没有现代资本主义的生成和确立;反之,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也就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交往,尽管这种交往是一个充满苦难和血腥的过程。
如前文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本性是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首先创造了足够强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开创世界历史的条件和手段;更因为资本的无限度自我增殖的本性使得资本充满着对外扩张的冲动,而且这种增殖只能在资本的无休止的运动中才能实现,这就要求资本要冲破一切民族、国家和地域的限制,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在这里,资本成为世界历史不自觉的推动者。资本开辟世界历史,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是要把资本的规则推广到新的世界中去,是要让世界历史随着资本的脚步而起舞。首先,世界分工服从资本的需要,这样的世界分工体系必然是不平等的。其次,世界贸易服从资本的需要,贸易自由与保护都是资本控制世界市场的手段。在本国的资本的力量壮大之前,大多数国家都会采取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为资本的自由竞争保驾护航,创造条件。随着本国资本力量的壮大,大多数国家又会主张贸易自由化。
另一方面,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了原料、市场和其它各种资源。其次,世界市场使得资源配置从国内扩展到国际,提高了资本的生产效率。第三,世界历史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环节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极大地扩展了对现代生产力的容纳能力。因为借助世界历史提供的条件,可以“把矛盾推入更广的范围,为这些矛盾开辟更广阔的活动场所”。事实上,资本主义国家经常借助世界市场转移国内的经济危机。因此,在世界历史未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展之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就还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总之,没有世界历史,就没有资本主义的未来。
显然,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定会被资本的生产方式卷入其开创的世界历史。
大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也不可能逃脱历史的规律。尽管那时的大清王朝有世界最为庞大的GDP数字,但是依然无法阻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引发的深远的历史后果。毕竟,“先进”与“落后”不是在于表面财富的积累数量(况且,本质上GDP也不代表财富),而是在于生产方式。大清王朝封建的生产方式怎么可能是列强的资本的是生产方式的对手?“落后就要挨打”。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的根本是生产方式,是历史在不断验证的真理。
资本把中国卷入世界历史,也把中国拉进了近代历史。虽然不可避免地会给中国带来了资本的生产方式,但是它绝不会正常、茁壮地发展,因为资本不会主动给自己培养竞争者,中国的封建力量也不会允许。所以,民族资本从来就不会成为近代以来的中国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换句话说,中国从来没有能力走“一部分自由主义者”所设想的发展道路。这样的一个道理,近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甚至官僚资本力量都心知肚明。
但是,今天的“一部分自由主义者”鼓吹“现代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无非是想尝试这条从没有走过的道路。不可否认,有一部分的自由主义者心存好的理想。但是,这种尝试不会把中国拉上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相反,这种尝试会把中国拉向封建、买办的资本发展道路。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被卷入资本的世界历史的落后国家和民族都没有真正成功走出一条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谓的一些“成功”的地方从没有摆脱欧美资本的实质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