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需要被殖民300年”,看重新评价“文化革命”的必要
从“中国需要被殖民300年”,看重新评价“文化革命”的必要
中国需要殖民300年,是汉奸言论,这种言论和“造不如租”,或一味的总想靠投机取巧、引进来获取先进技术,如出一辙。
鼓吹被殖民论的,无论到哪个国家,都会被判重罪。
“中国需要被殖民300年”,说这样话的人,或许是出于对中国某种落后的痛恨,但开出的药方,反衬出懦弱和没有民族自信。
当爱国,去掉了民族自信的时候,就必然走向卖国。
说改开精英们不爱国、一味卖国似乎委屈他们了, 他们也许不是故意的去卖国,但他们首先放弃民族自信,看不起中国人自己的“土造、土办法”,企图借助外来力量达到一种改变,或“急功近利”的提高,最后的结果就是走向“卖国”。 精英们群体性汉奸思维的景象,恐怕是改革之初万没想到的吧?
谴责汉奸,阻止不了他们卖国。
中国人完全能做到“自己的问题,自己能解决”,毛泽东和他的时代,给后人们做出了典范。
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失去了这种自信?
个人愚见:“失去”不是“逐渐”的,而是“急刹车”式的。
文革是个标志 --- 彻底的否定文革,也彻底的否定了“民族自信”。
文革有很多面。抛开政治,从“文化改造角度”说,文革其实就是:“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改造我们自己”的一次努力、一次实践 --- 文化有糟粕,不怕,我们自己能改造自己; 中国落后,也不怕,我们自己能发展自己;中国要政治进步,不依靠谁的恩赐,人民有力量,自己去探索争取。
可当彻底否定文革的时候,文革中所蕴藏的如上意识和觉醒,也跟着被否定了。让人们一下子觉着,我们什么都不行,都不对,都不是,我们落后人家太多,只有紧跟在人家后面,想个什么办法,快点赶上。
“赶上”什么呢? 当把国家放下,把集体放下,把“公”放下,只让自己的利益“赶上”西方的先进的时候,让这样的“赶上”成为时髦时,就已经看不到荣辱是非了,这是过去30年来,导致“集团性”的汉奸卖国盛行的最根本的原因。
不可否认,上次文化革命,有伤痛,“泥沙俱下”,让年轻的共和国“受伤不轻”。
可因为“受了伤”,就一味否定一味排斥,难免懦夫。
因为否定,不是面对,而是逃避。
过往对文革评价,过多着眼于权力斗争,哪个功臣被打倒了,政府怎样遭到破坏了,哪些名流遭罪了,等等,这样的去看去评,似乎欠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视野 --- 除非把文革中“被打倒”的人们,摆在等同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命运的地位。我相信,即使“被打倒”的人,只要不是极端自私的人、只要尚存自知之明的,就一定会拒绝甚至反感被抬到这样的高度。
如果用文革中的问题来否定文革,那么,法国大革命就该被否定100次了。单从“人性”角度说, 法国大革命时,多少贵族,包括襁褓中婴儿,都上了断头台?头颅落地,迎来一片欢呼。用今天的“人性论”来看,法国大革命人性吗? 法国人民,包括欧美,为什么没有借此否定法国大革命?
“人性”,在任何一场革命面前,都如此脆弱,它永远争不过大是大非。如果一味只宣扬“人性”,将导致举国“是非不分”。
全盘否定文革,实际也就否定了“我们自己有力量改变自己”。既然自己改变不了自己,那就只能请别人帮我们改变了。 这就是“被殖民300年”的思想基础。
现在谁还能列举出来,什么样的商业行为、言行算是卖国的? 似乎只要能发财,干什么都不卖国。
“被殖300年”是汉奸言论,是卖国,那么盲目的接轨,喧嚣“救美国就是救自己”,算不算卖国?
欲阻止住“卖国潮”,需要再一次“民族自信”的觉醒。 第一绕不过去毛泽东,第二,绕不过去文革。
重新直面文革,停止抹黑毛泽东,是恢复民族自信的第一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