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个人的后天发展,既离不开先天的基础,也离不开后天的教育。先天的基础是个人发展的根据,后天的教育是个人发展的条件。
个人发展的先天基础是父母在给予个人肉体的同时一起给的,是含有父母遗传基因的。但是,个人的出生会受到时间、气候、天文、地理以及其它未知因素的影响,从而会让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所不同,就是双胞胎他们也会略有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完全一样。人从一开始就是个性十足的,这种个性十足让不同的人会对快乐和幸福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兴趣和爱好的不同。
我国进入工业化比较晚,所以对工业化的标准件比较感兴趣。但是,对标准件感兴趣的应该是工业部门,而不应该是教育部门,这种阴差阳错只会让应该标准的工业品不标准,不应该有统一标准的学生却有着统一的标准。高考是对标准件是否符合统一标准的考核,不符合教育部的统一标准,考生得到再多专家教授的认可也是白搭。我就搞不明白,难道学生是为教育部在学习?也许学生为谁而学习是教育的基本问题。但是,对学生和家长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了,而糊涂的只是各级教育部门。如果他们不糊涂,那么他们能够说出个让自己以及学生和家长都认可的答案吗?我想,他们能够说出个自己真心认可的答案都难。我看只有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定为搞笑版的教育的基本问题。
还是回到严肃的理论探讨中。教育的确是个严肃的问题,教育部门可以不严肃对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严肃啊,因为教育寄托着我们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当我们举债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严肃认真地思考,我们的这种投入值得吗?我们能够得到回报吗?请教育部门不要对我们说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因为如果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适应应试教育而伤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素质。我们的孩子读书是为了适应现实社会的残酷竞争。我们之所以说某些竞争是残酷的,是因为残酷的竞争是对人身心健康的极大伤害。我们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为了分数逞一时之勇了,我们必须对孩子身心的持续健康发展负责。
我们都知道,婚姻应该自主,任何人都不应该干涉他人的婚姻自由。婚姻自由的被破坏,让我们的社会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因为个人的幸福是不能被他人来定义的,被他人定义的幸福会造成很多的人间悲剧。父母错误地理解孩子的幸福是父母包办子女婚姻的原因,也是子女婚姻悲剧的开始。同样,子女的学习父母不应该包办,因为父母无法准确把握子女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子女为什么而学习?为了中华的崛起而学习?不可否认,我们所有中国人的学习都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但是,需要的满足是从低级开始的,是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开始的。我们现实社会生存需要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某些边远的农村,有些人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在繁华的大都市,大多数人为了能拥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居住场所而倍感压力。所以,我们普通人都是为了缓解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而学习。如果我们的学习变轻松了一些,压力缓解了一些,那么,我们多数会想到为了中华的崛起而学习。
生存压力是刚性压力,发展压力是柔性压力。人的生存状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生存已经不再是满足温饱的问题了,而是在衣食住行和受教育等标准上的全面提高。这种提高是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提高而提高的。生存的标准在某种环境下可以是统一的,个人会为这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而承受相对刚性的压力。但是,发展的标准是个性化的,人个性化发展的压力来自个人自身。个人的生存压力越大越痛苦,个人的发展压力越小越幸福。学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学生为了适应学生的生存状态而倍感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各种测验和考试。学生大多也有个性化发展的压力。但是,如果学生感受到的生存压力太大,那么,学生只能把全部或者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应付生存压力。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自个人的发展压力。但是,如果个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个性化的发展压力,那么,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会被扼杀。我觉得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处理个人学习上的生存压力和发展压力之间的关系。如果个人在学习上的生存压力太小,那么,学生就会忽视对基本的理性知识的学习。如果个人在学习上的发展压力太小,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发现感性知识的动力。发现感性知识的前提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解放,这正是个人所需要的,同时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解放,那么,我会第一个站出来感谢国家。请给我一次感谢国家的机会!
波动哲学工作室 普进峰 2010-10-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