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说
教 育 说
廉铮
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吾今套用之,曰:教育者,所以提高学生之素质也。然因资源不均衡,刻苦有差异,则发展有大小,提高有快慢。无论何如,不提高此素质,则提高彼素质,不提高素质之正规学堂教育,古今中外,未之有也。昔者,孔夫子设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教之;后世私塾,以“四书”、“五经”教之;今者,依德、智、体全面发展之方针,设各门课程以授之,举各类活动以习之,其理性主旨,皆为全面发展者也。虽智育可细分,或文史、或理工、或医农,或艺术,学生兴趣有不同,术业有专攻,然基础教育则有统一底线之要求,且德、体素质之提高,为各类学生之不可少。故全面发展,乃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非谓各种文化课均衡发展而遏制特长也。德育为首,需贯穿于各类授课、各种活动全过程之谓也,而非课多说教能凑效也。体育,除授课之外,需日日定时运动,旨在增强体质,有别于专业竞技也。然施教安排中,或轻德育,或轻体育,或轻智育。轻德育与体育,而重智育之现象较为普遍,人皆知之。或曰:“有轻智育者乎?”吾曾察某等同中、小学之体校,以体育训练为主,以赴竞赛会,甚至代他人竞赛为业,文化课则敷衍之,故知有重体育而轻智育者也。
凡此种种,非不提高学生之素质,乃注重提高某方面素质,而忽视其他方面素质,恰切名之,皆为片面教育也。
据毛时所制定之教育方针,今有“两全”之说:“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善之善哉也。吾辈何以弃善之善者,而举片面教育?急功近利也。
考试者,所以督检、评价、选拔也。可废乎?不可。若废之,刻苦之风难成,懒散习气易染,教育质量必下降无疑矣!高考尤不可废,若废之,教育资源必以权势、金钱配置矣。久之,必生新门阀,令历史倒退!其祸之烈岂为今日高考之弊端能与比哉?
考试不可灭,应试自不止。既应试,必欲求高分,此人之常也。
今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之说,视二者互为水火,不共戴天,非此即彼,实为大谬也。世上学校有不应试之素质教育在乎?无有。号为素质教育者,既应试,则何以断绝追求高分之欲求?而今学校被指为应试教育,而无提高素质之职能。果真如是乎?非也。苟若是,何以代代人才出焉?往岁应试,现今应试,将来岂无应试乎?故知对立之说之谬也。然则,其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之局面之成因自明矣:不潜心研究如何落实全面发展之方针,红口白牙争什么应试不应试,理论脱离实际也。
提高学生素质,乃教育之“天职”。教育本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之态势,而有全面发展与片面追求之区别。欲去片追之弊端,在于纠正急功近利之思想,规范办学之行为,废除片面评价之机制,严格违规惩处之条款。此务实之举,岂不胜于将一切弊端归于应试之高论也哉?!明知考试之不可废,而谓应试之不可为,岂不违情背理耶?不知他国有无素质与应试对立之说,得无宣扬教育理论之中国特色耶?大骂应试,却凭考试取官,不亦滑稽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