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飞鱼:超级稻既已减产 隆平大叔何不转身

火烧 2015-04-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31
文章指出超级稻因减产引发争议,质疑其品质与口感,建议隆平高科转向品质与产量并重的新方向,呼吁农业政策关注百姓吃好需求。

  近段时间以来,隆平高科及他的团队核心人物隆平大叔被舆论风暴吹上了风口浪尖。先是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10月,安徽蚌埠、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淮南等六市种植的“两优0293”发生大面积减产、绝收,受灾面积超过万亩。接着受灾农民质疑种子生产企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平高科)涉嫌虚假宣传、隐瞒品种缺陷。鉴于此,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下属的种子管理总站多次向国家农业部上书,要求重新审定超级稻“两优0293”的种植区域,希望“不再包含我省”,向超级稻明星品种下“逐客令”。

  一起普通的农作物病虫害事件却持续发酵,原因甚多。但笔者总觉得,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追求入口食物品质和口感与超级稻一般追求量产所产生的心理间距的结果。现在,袁氏超级稻既已减产,隆平大叔何不华丽转身,率领研发团队和科技实力向质、量并举的新一代超级稻进发呢?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我们的宣传口径都是说: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近十多年来我们也确实实现了史无前例的11连增。这当中,以袁隆平大师为代表的农业科研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做出了杰出贡献。国人无不赞许。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国由于有13亿人口的巨大高压,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战略基本上都是以数量最大化作为主要目标。与此相对应的战略就是研究产量最大化的超级稻,产量越高就越好。这种发展战略,在温饱阶段确有必要。但是超级稻的高产目标与目前国人对稻米的实际需求目标渐行渐远,我国目前正处于从温饱到小康阶段转变,我们面临的难题是如何解决百姓吃好问题。而超级稻的超高产量其实是满足不了消费者吃好的需求的,因为从育种学来讲,如果追求产量最大化,其品质、抗性就难免要牺牲掉一些。太高的产量往往是用化肥给催起来了,其口感、品质差了不少,同时还会影响米粒色泽、米粒中淀粉粒的排列和结构等特性。

  包括袁大师在内的水稻育种专家,在当时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开发杂交水稻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产量。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育种家都慢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产量育种的思路。不仅稻米育种追求数量最大化,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各利益主体都把追求数量最大化作为目标追求。尽管中国稻米优质化的道路还很漫长,短期内虽然难以解决好,但至少应该成为未来的政策发展目标选择。同时也正好给隆平大叔华丽转身提供了良好契机。(飞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