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铁即将运营之际
写在高铁即将运营之际。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京沪高速铁路即将正式开通运营,这对于人均铁路长度只相当于一根香烟长度的中国来说是件大事,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可喜可贺。
在6月13日,铁道部在北京举办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由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等共同接受中外媒体采访。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将于6月底开通运营的京沪高铁票价确定,最低410元(时速250公里二等座),最高1750元(时速300公里商务座),并将根据市场需求实行票价浮动政策。
不想评论新闻发布会中“八方面”的成就,只是议议高铁中的隐忧。看曾经在人民网上抖落出来的新闻。
【……记者新近了解到,2003年至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约为2万亿元。按照铁道部公布的投资情况,这2万亿投资绝大部分已经完成。一位南车集团上游供应商告诉记者,2万亿投资中,80%至85%的金额用在了基建建设,剩下的20%至15%用于车辆制造。而车辆制造这一块,西门子等外资巨头就占了60%以上份额,相当于外资至少分食了我国2千亿的铁路投资。……】
2万亿,多么大的一块大蛋糕啊,这“80%至85%的金额用在了基建建设”,说到这基建建设的一部分,这超过一万六千亿的资金有多少被民间资本招标去了?不知道。有多少被外国的民间资本招标去了,更不知道。而且这基建建设中,是牵涉到机车的技术指标的,相应的勘察而涉及到的地理、地质等相关国土安全信息是否被相应的机车供应商所攫取,更不便于透露了。
再看高铁建设中,机车的采购,【………南车集团上游供应商告诉本报记者,在启动高铁招标之前,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宣称“不买国产机车”,考虑租赁国外机车,后来因触动的利益太广泛而不得不收回成命。此后,铁道部制定了采购国外设备的谈判规则,以此来均衡国内机车车辆厂的利益:对内,铁道部规定在采购招标时,不允许国产机车单独投标,只能作为外国公司的附属公司参与;对外,外资企业不具有独立竞标的权利,必须以铁道部规定的两家机车制造企业作为招投标的窗口。……】什么意思?说明白了就是铁道部只采购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及加拿大庞巴迪四大世界高速铁路装备制造巨头制造的机车,国内的关于机车制造的企业通通一边儿凉快去,想分一杯羹的中国的制造机车的企业就请抱外国民间资本的大腿。这倒让人想起了运十,刚刚准备腾飞的运十在沈图的不购买之下运十晒太阳了,出现了天空万国飞的盛世,谁该担责?浮云。这高铁用的机车,相信国内的机车制造企业是应该有所研制的,只不过在铁道部的当头棒喝下,去造机车壳刷油漆吧。想起铁道部引进的洋民间资本的动车组,也许是食多不化,出现的“2007年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首日,铁道部大面积开行了CRH动车组,但CRH动车共有5个型号,配件无法互换,运营后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不知道这高铁是否会“昨日重现”?
本来这2万亿投资一方面发展中国的高铁技术一方面通过投资缓解经济危机的,现在看来,高铁技术吗成了浮云,而缓解经济危机吗,看【……南车集团一位管理人士曾告诉记者,CRH动车共有1至5个型号,中国的第一批订单已经超过了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及加拿大庞巴迪四大世界高速铁路装备制造巨头的CRH动车历史总销量。中国高铁发展给外资带来的巨大机会,早在2004年高铁“第一标”之前就已显现。……】。为什么会如此,因为“只要在中国土地上生产、交税、解决就业,就是中国企业”,只要将资本家冠以民间资本就给人以全民的错觉,感觉上这2万亿全进了中外资本家的腰包,与民什么关系也木有,那这高票价只是为了资本家回收超额利润而已,不值得惊呼了。刘志军也只是这私有化进程中的一只棋子,是休克疗法的药渣,想想看,仅刘志军就敢“不允许国产机车单独投标”?况且仅刘志军一个人也办不了“不允许国产机车单独投标”的事儿啊,如果不是外资二十条民资三十六条的撑腰,刘志军敢这么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