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光吃饱,有意义吗?

火烧 2011-06-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32
文章探讨现代食品生产中添加剂和转基因问题,质疑吃饱是否真的有意义。分析动物与植物早熟、增产方式带来的毒素积累,揭示食品工业背后的经济逻辑与健康隐患。

我们吃饱了吗?我们估计没有人怀疑这个观点,那就是经过改革开放,我们的确吃饱了。但是一旦我们看到食品添加剂和转基因事件,我们对这个观点产生了疑虑。  

我们打开报纸看看,就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总是被添加剂所左右的世界,比如台湾的塑化剂,中国的染色馒头等等。当我们伸只耳朵,我们听到的我们的农民伯伯都不吃自己喂的猪,鸭,鸡。当我们在法院旁听,我们读到了金龙鱼转基因食用油案件。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对这个观点的确是怀疑的,那就是我们吃饱的是垃圾。  

头几年前,有一个关于排毒养颜的药品广告,即人类体内因为新陈代谢,要产生毒素,于是通过这种药物把毒素排出,让体内清爽。而今天,我们人类的增加粮食或者牲畜唯一方法就是它们多吃,少拉,而达到增产。比如,在毛主席时代,一头肥猪要12个月才能达到130斤,而今天,我们只需要4个月就可以达到200斤。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猪要长得快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吃,少拉。猪和人一样,其新陈代谢也要产生毒品,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内毒物,达到体内清爽。也就是说通过猪的自我代谢,而不是人的主观代谢,那么猪肉就是干净的,至少说猪肉是卫生的,可以达到食用标准。但是你让它排泄的少,那么体内产生的毒素就转化为食品了,于是就进入到我们的餐桌上了。  

动物是这样,那么植物也是这样,它们的新陈代谢也要产生毒物,在它们的生命周期内,如果也是让它们吃得多,拉得少,它们也会很快地膨胀,也会积累大量的毒素。那么这些毒素就会进入到人体内。  

所以,据科学报道,我们人类虽然克服了许多疾病,但是新的疾病也产生了。比如艾滋病,非典等。  

在市场经济下,人类对食品的追求就是色,因为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比如在超市,我们不可能先尝后买,而是先买后尝,即是通过色来决定是否购买的。于是我们通过让动植物早熟,让它们在婴幼儿时期就被我们吃掉,于是这些食品个个都是那么红润饱满。而经济人要追求投入与产出,那么唯有单位时间的产量才是经济人的唯一目标,那么缩短生产周期是他的直接目标,添加添加剂,让动植物都在幼儿时期被我们吃掉,是经济人欺骗消费者的唯一手段。  

于是我们看到我们的苹果树、梨子数、李子书、桃子树等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全部变成矮小的树种,看不到我们小时候那些高大的梨子树,秀美的李子树了。现今它们低矮的树枝总是被累累硕果压得踹不出气来,总是被人类用木棒支撑起来。那么我们就无法吃到可口清甜的李子、梨子了。  

结果导致天然的东西无法长出可口的水果,那么唯有给食物,水果,动物添加添加剂,比如让西瓜膨胀的膨胀剂,让水果有甜味的增甜剂,什么增加纤维的,增加奶质的添加剂等等,把人的自私带到了食品生产中去了。于是许多化工产业蓬勃发展,解决了就业,为GDP立下了汗马功劳。一旦普通百姓吃出问题了,地方政府,或者是部门政府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政府的职责就是创收和稳定,就是就业。个体企业是代表的一级私有组织,有组织就有力量,容易产生群体暴力,而消费者是代表的个体,是无法形成群体暴力的,一旦有事情,就会用精神病,不明真相的人等方法加以镇压。  

为此我们说,衡量你吃没有吃饱,必须是在同一个条件下,即在食品安全的条件下,保证吃不吃得好,也就是说在质量的前提下,看数量。比如一个再大的大学,如果每年培养出来的是马加爵、药家鑫那么这样的大学有什么意义呢?  

而且在目前吃得饱前提,是在大量引用了外国种子公司生产的种子的前提下,即转基因种子,那么我们的粮食安全是不稳定的,我们的民族生存是可怕的。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做了一个实验,就是给植物毒性,让低级动物吃,检测低级动物的毒性,然后让高级动物吃掉低级动物,最后高级动物体内的毒性更大,这就是毒性的累积效应。如果我们人类让我们的动物,我们的植物有毒性了,那么人类的体内毒性更大,于是各种疾病就有了。  

总之,我们前面吃的饱的前提,就是嘴巴上强行灌动物,植物吃东西,屁股上强行堵住,让它们在短时间内达到数量要求,它们体内的毒素都没有时间排出,甚至不允许排出,那么这样的饱对人类有意义吗?  

 2011年6月14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