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法网折桂与捉老鼠的猫 李娜法网折桂与捉老鼠的猫
李娜法网折桂与捉老鼠的猫
李娜法国网球公开赛折桂,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为此感到高兴,普遍认为这是中国网球运动的一次重要突破,大家也热诚祝贺李娜为国争光、为亚洲争光的高超球技和杰出成就。但在祝贺声中,也有一种言论,认为李娜折桂是中国体育发展的“转折点”,指李娜的成功是体育市场化的成功、对结束举国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还有论者,无端地以李娜的成功,贬低中国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成就。对这些言论,就有辨析的必要了。
竞技体育的核心,是实践真正的奥运精神,是以行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是通过科学、艰苦的训练向人类运动能力的极限挑战。无论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运动员都应当不断挑战人类体育运动的新高峰。正因此,那些创造历史记录的运动员,往往被世人视为最伟大的运动员。群众体育的核心则在于强身健体,促进大众的身心健康,以体育养成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因此,衡量群众体育运动的成就,往往更重视它的普及性。在当代,体育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与体育绝缘的人即使说有,但总体上是越来越少了。
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要求一定的投入。这种投入的主体由谁来承担,各个国家只能依据不同的条件而定。对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往往在一些观赏性、竞技性、普及性都比较好的项目领域,以市场化的办法筹集资金,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美国的篮球和拳击,西欧诸国的足球,欧美各国的网球,近年来中国的乒乓球。利用这种方式筹集资金,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首要的是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这条路很难走通。
不过,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某些体育项目的市场化也很难开展,如射击、举重等项目,至今也没有几个体育协会做到了成功的市场化。真正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体育项目,都具有良好的观赏性(适宜电视直播)和激烈的竞技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广泛的普及性。市场化的路走不通,就只有采取市场化以外的办法来解决投入问题,如国家投入、体育协会集资投入甚至运动员个人投入等等。对一个社会来说,钱由谁出自然是个问题,但花小钱办大事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否则,不讲究投入产出,举国体制也好、市场化也好、还是个人玩票也好,都很难有好的效果。
了解李娜运动生涯的人都知道,她网球生涯的很长一段时间,正是中国举国体制的受益者。依靠国家的投入,加上本人难得的天赋和刻苦的训练,李娜取得了不错的运动成绩。随着近几年体育改革的推进,李娜成功“单飞”,走上了主要依靠市场化办法开展训练、参加比赛的道路,并终于在世界顶级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不仅为中国甚至为亚洲网球运动创造了历史。因此可以说,李娜的成功,实质上是嫁接在举国体制上的市场化成功。
不怀偏见地说,倘若没有举国体制下的国家投入,李娜能否成功,其实是大有疑问的。理由在于:依李娜的家境和中国的经济条件,李娜以及类似李娜一样的青少年,即使在今天要想自幼获得正规、良好的网球训练,还是一种奢望。为数不少与李娜类似的同龄人甚至今天的少年儿童,不要说参加网球训练和比赛,恐怕连见识真正的网球场是什么样、置办一副像样的网球拍,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这当然不是要贬低李娜的成就,而是要强调取得好的体育运动成绩,很大程度要取决于社会现实条件。李娜近年来能够走上市场化的“单飞”之路,是“春华秋实”的结果。没有春天的耕耘,哪有秋天的收获?正是由于李娜的网球事业在举国体制下有了相当的基础,才能帮助她获得“单飞”的条件,并在此后依靠她个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升。可见,李娜的成功,是一种综合性的成功,既有举国体制的作用,也有市场化的激励,还有李娜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众所周知、也是邓小平爱引用的一句民间谚语。正是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冲破了洋教条主义的束缚,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样,邓小平同志冲破“两个凡是”等土教条主义的束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实现了包括体育在内的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举国体制还是市场化办法,只要能够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帮助运动员创造历史性的成就、能够更好地实践奥林匹克精神,都是值得努力的。李娜的成功,正是中国实事求是不断探索多样化体育发展之路的成功。
但以李娜的成功来颂扬市场化之路、否定举国体制,甚至断言“100块乒乓球金牌也顶不了李娜的这一块金牌”,则是完全违背实事求是的意见。这显然是认为:捉了老鼠的黑猫算不得好猫,只有捉了老鼠的白猫才是好猫;其极端者则无异于认为,不捉老鼠的白猫也比捉老鼠的黑猫强。
放眼世界,真正成功市场化的体育项目,至今屈指可数。没有繁荣的市场经济、没有良好的竞技水平、没有较高的群众普及性、没有发达的营销能力,要实现体育市场化非常困难。这也是类似射击、举重之类的项目,即使在欧美也无法成功市场化的原因。中国足球市场化的时间不短,但市场化的结果却是,全社会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竞技水平越来越低、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操守越来越令人失望。中外体育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市场化绝不是发展体育运动的万应灵丹。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举国体制而成功的中国乒乓球项目,恐怕是目前中国市场化最高、效果最好、为世界体育贡献最突出的项目了。中国乒乓健儿在世界赛场争金夺银,不仅成为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水平不断进步的主力军,而且促使这一项目在中国长盛不衰,赢得了中国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中国人民强身健体、普及性最高的项目之一(乒乓球也是世界普及率最高的运动项目,全世界有超过200个国家乒乓球协会)。在竞技性、观赏性、普及性获得了显著成功的基础上,中国进一步贡献了全球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联赛,并几乎吸引了世界各国最优秀的选手参加。
尽管在商业筹款能力、吸引媒体关注方面,中国乓超联赛同一些世界著名联赛(如美国篮球联赛、欧洲足球五大联赛)还存在差距,但在吸引世界一流选手注册参赛、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方面,中国乒乓球在市场化方面的成功显而易见。今天的中国乒乓球坛,举国体制优势依旧、市场化的成功日益彰显,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李娜成功的凯歌,前半曲是举国体制,后半曲是市场化;中国乒乓球的辉煌,也是在保留举国体制的同时,大力开展市场化探索的结果。
毛泽东、邓小平的过人之处,在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于相信“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使雄才大略如毛泽东、邓小平(邓小平自谓毛主席犯的错误,有些他本人也有份),也不免犯错误。肯定李娜的成功、分析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得失,也应当自觉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否则,就必然得出“虽然捉了老鼠,但还得看看是白猫黑猫”的怪论。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体育毕竟不能等同于商业,体育有它的独立价值,只问盈利能力而无视其向“更快、更高、更强”目标的挑战能力,则无疑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和背叛。第二,极个别人以否定举国体制为借口、进而否定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别有一番用心在。但这与举国体制和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讨论已不相干了。
李娜的成功,应当成为激励人们正确总结经验、继续追求进步的契机;而不应当成为罔顾事实、视市场化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教条的证据。否则,人们就很可能使自己的认识陷入一种荒唐境地——捉了老鼠未必是好猫,只有捉了老鼠的白猫才是好猫、甚至不捉老鼠的白猫也比捉老鼠的黑猫强。一旦陷入这种境地,不但无法正确认识李娜的成功,还会刺激市场化教条主义者更加脱离实际的空想和蛮干。
2011年6月9日
作者:大民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