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外交鸵鸟心态 十年机遇白白错失-网络时政文摘(86)

火烧 2009-08-0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中国在东南亚战略机遇期因外交政策被动而错失良机,批评其鸵鸟心态与韬光养晦政策导致战略缺失,强调应重视外交与安全平衡。

网络时政文摘(86)2009-08-02

 中国外交鸵鸟心态 十年机遇白白错失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国家亦如是。在刚结束的一场暗战中,美国兵不血刃重返东南亚,中国则因应该有所作为时却无所作为,白白失去十年战略机遇期。

对中国来说,东南亚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这种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上,更体现在国家安全上。东南亚不稳,中国的南海难以安宁,能源安全也难以保障,封锁了东南亚海域通道,就等于卡住了中国的脖子。中国绝难承受东南亚被他人控制的局面。

过去十年,美国事实上已「失去」东南亚,这实际上给中国送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但现在看来,中国已经白白失去这一机遇。因为中国除了一味强调经济利益,在东南亚问题上基本上没有有效战略对策,应该有所作为时却无所作为,而眼睁睁看着机遇从手边熘走,根源在于主导中国外交的一些决策者仍在机械式执行所谓「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

毫无准备 无所作为

本来,按照邓小平本意,韬光养晦应该是平时积蓄力量,关键时刻果断出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外交思维。但在一些人操控下,积极进取的韬光养晦却变成了一种逃避挑战的鸵鸟政策。当今中国所面临的恶劣国际环境,则决定了这种鸵鸟政策必然失败。

在这种鸵鸟政策主导下,中国外交不仅畏首畏尾,更胸无大志,既没有系统的外交战略,也没有长远的外交目标。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外交政策,直接导致中国外交在面对各种挑衅时束手无策,尽显软弱之态,面对大好机遇时,也因毫无战略准备而无所作为。

比如东南亚问题,美国之所以会失去东南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问题牵制,对东南亚事务无暇顾及;二是和伊斯兰世界冲突加剧,而东南亚则是当今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特别是马来西亚、印尼和汶莱等国穆斯林人口居多数。这直接导致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日渐式微。

十年机遇 白白错失

按理说,一个外交战略成熟的国家早该预见到这种情景,更应针对这些问题採取对策。要知道,十年时间足够解决包括南海争端在内的问题,但中国却白白错失这一机遇,而今后美国再也不可能给中国留出十年时间。更遗憾的是,中国实际上也付出了很多,特别是在经济利益方面,但这些付出并未换来应有的回报。遥想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实际上是中国不惜牺牲自身利益以挽救东南亚经济,但东南亚一些国家却翻脸不认人,转眼就同中国撕破脸皮侵佔南海岛屿,如今更拉入美国制衡中国。

中国应当明白,经济是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如果今后中国仍然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因素,而在其他方面仍然是鸵鸟式政策,则中国外交必然愈来愈被动。(太阳报 冯海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