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与法西斯的区别与联系——论《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
前言:最近听说在奥巴马看来,共产党就是法西斯,在乌有搜索了一下这个话题,发现这是2009年他在就职演讲上提到的。朱鲁子发文进行了反击与辩护,(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0902/67934.html)同时提出共产主义是科学,非信仰的观点。我先表明一下我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也就是,共产主义既是科学又是信仰,科学与信仰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证明这个观点的文章《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性质与实现条件》我计划8月23号晚发表。我们对待共产主义既要有科学的态度,又要有宗教的情怀。关于科学,我看到论坛中有人认为现代科学是资产阶级奴役无产阶级的精神枷锁(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1108/254893.html)。文章分析深刻,观点新颖,但对其结论我暂时持保留态度,有待仔细研究。
和8月21号发表的《我们需要什么 ——对人类自身改造的可行性》一样,本文也是笔者2005年完成的。前文也略有提到我对共产党和法西斯之区别的认识:法西斯把人类分为“优秀民族”与“劣等民族”,通过消灭“劣等民族”的肉身的手段达到在“优秀民族”范围内的所谓“共荣”以及“共产”;而共产党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剥削阶级(而不是消灭身为剥削阶级的人的肉身),从而消灭剥削,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产。
胡适先生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原文附后。
在胡适先生看来,英国、美国等所谓的多党竞选的民主国家的政党为一类,而俄国共产党、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德国的纳粹等所谓一党专政国家的政党为另一类。当然,那时候(1947年)中国共产党还未执政。因为中国共产党也是和苏联共产党一样的共产党,可以得出,在胡适先生看来,中国共产党也和法西斯、纳粹为一类了。
首先我有两点说明:第一、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也是投票无记名的、秘密的。这与“甲式”政党第二特点一样;第二、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有退党的自由,这与“乙式”政党第一特点不完全一样。
那么其他的呢? 胡适 先生在说共产党、法西斯党、纳粹党同属一类时,说到了是“在党的组织纪律上是很相同”,他也说了“主张有左右的大不同”。
是的!就组织纪律上讲,共产党和法西斯等是很相似,但就是这个“主张”的不同,就是因为阶级性的不同、指导思想的不同,造成了共产党和他们的截然不同!
下面进行解释。
略知计算机原理的人一定知道,在8位机上作无符号数的加法:255+1时,结果等于0,我们知道,这是产生了溢出错误。可是计算机呢?如果不另外为它加上硬件来校正这个错误,它是不知道的。产生溢出,是因为8位的无符号数最大为255,最小为0。(这种“最大”与“最小”何不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我们把0~255这256个数均匀按序排列在一个圆周上,如图1。这时,你是否发现0与255之间真的只相距“1”? !
马克思说:“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列宁说:“真理再向前哪怕只迈一小步,就成了谬论。”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互根。”
中国共产党和法西斯等的关系正如这0和255。
有人说,在8位机上的溢出,在16位、32位、64位机上总不会吧?理论上讲,可以让这个位数直至无穷,哪里还会有溢出?
好吧,我们就谈谈无穷的情况。
作一圆,让其与一实数轴切于原点O;连接O点与圆心并延长交圆周于A点;连接A点与实数轴上一确定点,必将交圆周于一相应的确定点。如图2。通过这种映射,圆周上除A点外各点均与一确定的实数相对应。既然如此,我们没有理由称该圆为实数圆吗?
是的,仅因为A点还没有定义。
现在我们动态的看,设A点与实数轴上一动点B连接。随着B点向+∞趋近,我们发现线段AB与圆周的交点沿逆时针方向向A点逼近。相反,当B点向-∞趋近,我们发现该交点沿顺时针方向向A点逼近。因此,我们可以下结论:A右相当于+∞,A左相当于-∞,那么我们可以定义A点为“∞”点。现在我们可以称其为实数圆了。
发现没有,“+∞”与“-∞”也可以看作矛盾的两方面。他们如此的大相径庭(从实数轴上看),却又是同一点(从实数圆上看)!
可以这样认为吧:法西斯等是一个很大的负数比如负的一百的一百次方-100100,而共产党是一个很大的正数比如正的一百的一百次方100100。那么保守党、工党、共和党、民主党等呢?可能是个绝对值很小的数吧,比如正负的一百的负一百次方±100-100之间某个数。
问题分析到这里,还没有完。依然用0~255吧。
把三组0~255按次序均匀排列在一个3匝的螺旋线上。如图3。发现没有:255+1=0,这个“0”已经不是本匝的“0”了,而是下一匝的!
在看实数方面,如图4:
发现没有,+∞=-∞,这里这个“-∞”不是本轮的“-∞”,而是下一轮的“-∞”!我们的实数圆只是一根无穷长的螺旋线在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罢了!
这与佛教中说的“生世轮回”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嫌?
如果我们真有“生世轮回”我坚信从我们生存的世界看,这个“轮回周期”是无限长时间。因为我们生活在实数轴上,而不是“实数螺旋线”上!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时间是一维的,而圆是二维的,螺旋线更是三维的。生活在螺旋线上的智慧体(若有)可以通过“时间隧道”“看到”上一轮回甚至上上轮回和下一轮回甚至下下一轮回的自己,但无法改变他们。这是因为螺距总比螺周短,而且相邻二匝螺线之间的最短距离并不是螺距,而是螺距乘升角的正弦。当他们三者相等的时候,升角为90°,此时我们发现螺旋线已经是直线了。在我看来,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在光速不可超越的前提下,我们无法“看到”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以下内容为2011年8月22晚增: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好的实例,这就是时钟,时针指向23点,一小时之后时钟指向的位置我们通常不叫24点而是叫0点,当然如果您觉得也可以叫24点的话我们不防再等一小时,这时候通常不叫25点,而叫1点。再说得具体点,一个叫午夜23点,另一个叫凌晨0点。细心人读者已经发现这里的23+1=0,其中23是前面一天的23,0是后面一天的0。这算是对前面“匝”与“轮”的概念的补充说明。)
附:
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
胡适
我们在今日谈宪政,谈民主,谈国共问题,谈结束训政,谈美苏对峙的两个世界,似乎都应该先认清世界上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
在三十年前,谈政治的人只知道一种政党,那就是英国、美国、和西欧的政党。但在这最近三十年之中,出现了另一种政治组织,虽然也用“政党”的名称,性质和英、美、西欧所谓政党完全不相同。俄国的共产党、意大利的法西斯党、德国的纳粹党,主张虽有左右的大不同,但在党的组织纪律上是很相同的,都属于后一类。
为便利起见,我们可以把英、美、西欧式的政党叫做甲式政党,把这三十年来苏俄、意、德诸国后起的政党叫做乙式政党。
甲式政党的性质有这几点特色:
(一)甲式政党的党员没有确定的人数,没有党籍可以查考。人人可以自由登记为某党党员,人人可以自由脱离本党。如英国邱吉尔从前是自由党,后来是保守党。如美国威尔逊本是民主党,后来竟做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二)党员投票是无记名的、秘密的。党员言论是自由的,没有党的纪律可以约束党员的投票,也没有特务侦探可以干涉党员的言论行动。最近美国民主党的华莱士在国内国外批评本党的政策,是最明显的例子。英国工党的议员也有严重批评本党的政策的。这种行动,本党固然无法制裁,社会也往往允许,称为“独立”,称为“不党不偏。”
(三)甲式政党的原则是在两个或多个政党之中争取多数党的地位。每个政党总希望成为多数党,但每个政党总得容忍并且尊重少数党的权利,因为今年的少数党也许明年要成多数党,今年在朝的多数党也许明年下野成为少数党。最后的决定是人民的选举票。在选举之前,没有一个政党可以确知全国人民的最后决定,也没有一个政党可以操纵把持全国人民的投票。例如美国一九二八年的大选举,共和党胡佛得二千一百多万票而当选总统;四年之后,民主党罗斯福得二千一百多万票而当选总统。这都是人民自由选择的结果。
(四)选举结果确定之后,在法定的日期,胜利的党从失败的党手里依法接收政权。失败的党决不敢用警察军队的力量来霸佔政权,或毁灭得胜的反对党。因为他们知道几年之后他们又可以有竞选的机会,所以他们都努力培养“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雅量。试看英国邱吉尔在一九四五年负着何等威望,然而那年选举的结果,保守党惨败了,邱吉尔只能坦然交出政权,退居反对党领袖的地位。
以上所说的是甲式政党的组织与作风。至于乙式的政党,便完全不同了。乙式政党的性质也可以分作几点来说:
(一)乙式政党是一种严密的组织,有确定的人数,有详细精密的党籍。党员入党必须经过审慎的调查察看。入党之后,党员可以受惩戒,被开除,但不能自由脱党。
(二)乙式政党的党员必须服从党的纪律。党员没有自由,也没有秘密。乙式政党必须有严密的特务侦察机关,他们的作用不但是侦查防范党外的人,还须监视党员的言论、思想、行动。党员必须服从党的命令,思想言论必须依照党的路线。
(三)乙式政党的目的是一党专政。未取政权之时,他们不恤用任何方法取得政权;既得政权之后,他们不恤用任何方法巩固政权,霸住政权。乙式政党本身是少数党,但因为组织的严密坚强,往往能利用政治的特殊权威,压服大多数人民,以少数党统治全国。
(四)乙式政党绝对不承认,也不容许反对党的存在。一切反对力量,都是反动,都必须澈底肃清铲除,才可以巩固一党永久专政的权力。
以上列举甲乙两式的政党的性质,都是很浅近的政治常识,不值得政治学者的一笑。可是这些区别,正因为很浅近,所以往往为一般人所忽略,甚至於高明的学者所忽略。例如前些日子有人讨论美国与苏俄对峙的两个世界的区别。曾说:“美国给人民一张选举票,苏俄给人民一块面包。”这似乎不是公允的比较论。美国人民未尝没有面包,苏俄人民也未尝没有一张选举票,但这两个世界的根本不同,正在那两张选举票的使用方式的根本不同。苏俄因为没有反对党,故一九三六年新宪法之下的选举结果认为百分之一百,或是百分之九十九。美国因为容许反对党自由竞争,所以罗斯福最大的胜利总不过人民投票总数之百分之六十。(此指一九三六年大选的结果。一九三二年他只得百分之五十七,一九四○年他只得百分之五十四。)这百分之六十的大胜利,代表自由的政治,代表独立的思想与行动,代表容忍异党的雅量。所谓“两个世界”的划分正在这自由与不自由,独立与不独立,容忍与不容忍的划分。
中国国民党的创立者孙中山先生本是爱自由讲容忍的政治家。他在革命事业最困难的时期,感觉到一个“有组织、有力量的革命党”的需要,所以他改组国民党,从甲式的政党变成乙式的政党。但中山先生究竟是爱自由讲容忍的人,所以在他的政治理想系统里,一党专政不是最后的境界,只是过渡到宪政的暂时训政阶段。他的最后理想还是那甲式的宪政政治。
近年国民党准备结束训政,进行宪政,这个转变可以说是应付现实局势的需要,也可以说是孙中山先生的政治纲领的必然趋势。一个握有政权的政党自动的让出一部分政权,请别的政党来参加,这是近世政治史上希有的事。所以无论党内或党外的人,似乎都应该仔细想想这种转变的意义。依我个人的看法,这个转变应该是从乙式的政党政治变到甲式的政党政治,这里面似乎应该包括党的内容与作风的根本改革,而不僅僅是几个政党分配各种选举名额或分派中央与地方的官职地位。如果训政的结束能够引起一个爱自由的、提倡独立思想的、容忍异己的政治新作风,那才可算是中国政治大革新的开始了。
1947年7月
(转自程巢父:《储安平与胡适:两代自由思想》)
——梁泉、俞梅荪推荐(2/24/2005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