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裸捐与共产主义

火烧 2011-08-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43
文章探讨裸捐行为与共产主义理念的联系,分析裸捐对私有制及物权分配制度的影响,同时结合比尔·盖茨等人物案例,揭示其在社会财富再分配中的作用与意义。

(论:裸捐是一种带有共产主义精神的行为,是对私家所有制的破坏,是对家庭物权分配与继承制度中的物权继承制度的破坏。但西方阶级社会的裸捐却成为一种新的赚钱方法。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人都理解为裸捐者。与家庭物权分配与继承制度相对的社会物权分配与继承制度中的社会物权继承制度,每个社会成员死后他的物权(财产)都会返回给社会,或者说返回给代表社会的分配机构,再由这个机构重新分配给活着每个社会成员。说的更白点,就是每个人死后他的物权(财产)都会被政府回收,政府再用这些物权给活着的每个人发工资,给未来的社会建设者小孩发未来的工资,给现在的社会建设者大人发现在的工资,给过去的社会建设者老人发过去的工资。使每个人都享有基本的公有物权,使这个公有物权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使每个人的制度分配性收入随着增加,如水涨了所有的船都会升高。伟大的共产主义!人人都能享受社会的美好!)


(注:本文的大部分是百度百科里的裸捐原文,带括号的评注论和最后不带括号的句子为笔者所加)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从微软总裁的位置上退下,将自己名下的580亿美元全部捐给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分文没给子女,被媒体誉为裸捐。捐出580亿美元本身就很让人瞩目,然而他这种不留一分钱给子女,只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的慈善精神显然更令我们肃然起敬。

目录

简介
裸捐名人
  1. 盖茨“裸捐”的三重启示
  2. 牛根生
  3. 牛群
  4. 陈光标
  5. 冯军
  6. 周润发
评论
简介
裸捐名人
  1. 盖茨“裸捐”的三重启示
  2. 牛根生
  3. 牛群
  4. 陈光标
  5. 冯军
  6. 周润发
评论
展开
  

简介

  
  

比尔·盖茨

裸捐(all-out donation):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
  美国关于慈善基金的法律规定,每年只需花出5%的钱,剩下的95%可以用来投资,使慈善本金不断放大,从而滚动增值,继续做慈善。这就是洛克菲勒等基金能持续百年的原因。[1]
  而目前中国对公募基金的规定是,基金会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不得低于当年收入(接受募捐、资本运营收入)的70%。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资产全捐出来,那当年花掉70%,这钱大约三年就不见了。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在宣布退休时,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部捐给自己和妻子名下的基金会,创造了“裸捐”之最。 盖茨基金会,2003年以268亿美元的资本获得了高达39亿美元的投资报酬,利润率高达15%左右,每年只要将总资产的5%用于捐赠,就可以使整个基金会获得减免税收好处,是资本主义的一种“赚钱方式”。
  总之,美国有一些健全清晰的法律法规,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基金的游戏规则,而中国目前不具备这样的规则。
 
(评:想起了过去,那是比尔·盖茨裸捐的消息出来后,在网上看到有网友说比尔·盖茨是共产主义战士,没留意是谁。阶级社会的慈善制度和福利制度皆是我所反对的。在企业中剥削职员,在企业外做慈善。这就是阶级社会的博爱,这就是阶级社会的道德!要注意的是,当代社会的多数企业主剥削职员,不是企业主的错,而是剥削制度的错,是剥削制度使企业主成为剥削者。当代社会有的企业主本不想成为剥削者,也许他们也不明白怎么会成了剥削者。但他们成为剥削者后大多数又不想放弃剥削者的资格,即使他们明白了剥削的秘密。比尔·盖茨的裸捐行为,以及之后的裸捐风潮,一定程度上说明是有不想成为剥削者的企业主的。只有消灭剥削制度才能使企业主成为人民的企业主。我对剥削的理解是:剥削就是不合理的分配,不合理的分配所得就是剥削所得。剥削制度就是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就是家庭物权分配与继承制度,就是没有建立在社会物权共享制度上的企业物权分配制度和行业物权分配制度,就是没有建立在平均分配制度上的差异分配制度,就是没有建立在按需分配上的按劳分配。)

裸捐名人

盖茨“裸捐”的三重启示

  微软创办人盖茨接受英国BBC访问时表示,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盖茨的这句话值得回味。其一,该如何拥有正确的财富观?盖茨还曾说过一句话,名下的巨
  

裸捐

额财富,“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钢铁巨头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如果能理解这种价值趋向,就会明白盖茨裸捐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逻辑。
  其二,该如何对待财富代际转移?曾有学者对江浙富豪做过调查发现:家产越多,越希望孩子接班。应该说,民间财富代际转移,谁也不宜置喙。但借用盖茨的话说,将财富全部留给子女,肯定不是“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其三,该如何保证善款得到善用?盖茨裸捐,表明了他对基金会的高度信任。我们知道,盖茨夫妇为基金会制定了“15条军规”,为保证善款能用得其所,该基金会明确表示欢迎外部监督,甚至鼓励举报者直接向司法机关检举。这种近乎苛刻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
  也许囿于国情及心理传统,让富豪悉数放弃财富投身于慈善事业,是一种道德苛责。但在中国慈善家的年龄逐渐老龄化的当下,如何引领包括富豪在内的国人“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如何形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应是每个人都该思索的命题。
 
(论:1.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裸捐风潮就是一股共产主义风潮。2.政府应当建立分配机构代替民间的慈善机构。3.财富代际转移就是私家物权的继承,是家庭(家族)物权继承制度。4.共产主义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也有贫富分化,但不会有家族内的财富代际转移。共产主义社会的贫富分化是建立在公平的公有的平等的物权上的贫富分配。共产主义也有富翁,但没有穷人。共产主义社会的富翁都是“裸捐者”,共产主义社会的每个人都是“裸捐者”。)

牛根生

  牛根生先前的形象一直是朴实、厚道的商业领袖,并因“裸捐”了全部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而为人瞩目。

牛群

  说相声的叫牛群,兴冲冲地出任山东某县副县长而且哭着喊着要求“裸捐”,后不了了之。

陈光标

  2010年9月5日,有“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陈光标在信中指出:“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2]

冯军

  2010年9月9日9点09分,爱国者总裁冯军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公开表示,“自愿在活着的时候,将个人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3]

周润发

  继“中国首善”陈光标和爱国者总裁冯军表示将捐出全部个人财产后,周润发也加入了“裸捐”的行列。他们的善心和勇气令人感动。周润发传出看透生死,声称死后将捐出99%财产回馈社会,他说:「我什么都不想带走。」据传他的妻子陈荟莲也支持发哥做法,一旦周润发实现他的诺言,以他现在的资产来估算,他将会捐出超过34亿元的财产。
 
(评:除了某人,都是可爱的共产主义战士,都有共产主义精神。希望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过程现在的富翁们都能有共产主义精神,都能成为可爱的共产主义战士。希望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过程不要留那么多血。希望建立共产主义制度的过程世界不会发生第三次大战。希望我不是在痴人说梦。美好的希望面前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如此大的艰难险阻?你能告诉我吗。)

评论

  新华评论:面对慈善事业,每个人都应是陈光标
  不得不承认,中国从来就不缺少身家显赫的富豪,也不缺少好善乐施的好人,缺的是恰恰是既有钱又懂善之士。从为富不仁的烧钱游戏,到用钱砸人式炫富斗富,富人圈子里的种种行为总是让人感到沉重和心寒。尤其随着“富二代”群体的登台以及“富二代”现象的涌现,普罗大众对富人的认同感与接纳度降至前所未有的低谷。无论是“富裕沦为蔑视公平的丑陋标签”,还是“有钱异化成吝啬抠门的专属名词”,都道出社会对于富而不仁现象的群体性焦虑。
  幸好还有一个陈光标,不然公众对“中国式富豪”会更加绝望。从规定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到频频曝出的“诈捐门”,再到担心“劝捐”而拒绝参加慈善晚宴,富人们的“伪慈善”与“假爱心”面目一次次被戳穿,留下的是“吝啬鬼”和“守财奴”的负面性公共形象。陈光标的出现,有着标本意义,至少让社会大众略微感觉到,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不仅仅存在于外国,中国也有乐于慈善事业的富豪。
  回顾陈光标的慈善历程,虽然赞誉之中不乏争议之声,但并不影响他成为公众心目中的“中国首善”。从亲率救援队千里驰援汶川并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到将三千多万现金垒成“钱墙”捐赠给西部贫困家庭,陈光标的慈善举动显得高调又惹眼。而其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8.1亿,更像是对那些为富不仁或慈而不善的富豪们的一种刺激和羞辱。慈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战役”,虽然“中国首善”陈光标只有一个,但社会需要更多自愿投身于慈善的王光标、刘光标、李光标……
  承诺在辞世时向慈善机构捐出全部财产,“陈光标式裸捐”恰似一剂清醒药,注射在患有“慈善变异症”的社会肌体上,时刻给公众以启迪。企业家不应只是冷漠的赚钱机器,富豪也不能止于炫耀式烧钱游戏,其真正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够为社会创造多少GDP,更体现在能够承担多少公民责任、履行多少社会义务。应该说,慈善与爱心,不是出于勉强和敷衍,而是一种发诸内心、见之行动的全民性自知自觉,无论是坐拥亿万财产的富翁,还是日子过得平平的普通人,都概莫能外。
 
(评:1.“富二代”群体的登台说明中国的资产阶级得到了发展,并且发展到了某种程度。2.富二代是剥削者,穷二代是被剥削者。或者说富二代的制度(私家所有制)分配性所得是不合理的分配所得,是剥削所得。3.第一代共同创造了财富。有的人因为贡献(或功劳,按劳分配的劳是功劳的劳)大而成为了富人,也就是富一代。4.无论是穷一代少量的财富还是富一代大量的财富,都是第一代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财富。要转移这些财富应当合理的平均的转移给第二代,而不是一出生就分什么富二代穷二代。5.人刚出生的物权所得都是制度分配性所得。一出生就分贫富的制度是私有制(是私家所有制,而不是私人占有制),生而平等的制度是公有制(是物权公有制而不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实为生产资料占有制,又被错解为生产资料官有制)。6.共产主义社会里的第二代是在制度上生而平等的,是在参与经济建设(工作)前物权平等的,但在参与经济建设(工作)中是可以也是可能并且肯定会产生相对的贫富分化的。7.进行思想革命,传播共产主义思想。8.进行物权革命,平均物权,有点像平均地权,抽多补少,抽肥补瘦。9.唉,累啊,白天做杂工,晚上被共产主义折腾。幸福的郁闷着,兴奋的压抑着。睡觉去。2011.8.25丑时作)
消灭物权私家所有制,建立物权公有制,让共产主义的光辉照耀世界!照亮未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