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不能被评上
文章探讨白芳礼老人为何未能入选感动中国,强调其无私奉献与政府责任的对比,突出其高尚品德与社会意义。
他当然不能被评上
白芳礼老人74岁时开始辛苦地蹬三轮,赚取微薄的报酬,捐给贫困学生。20年间他前后捐了35万元,资助了300多个孩子,而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
在《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中,名次紧随刘翔和任长霞之后,却两度落榜。
在我看来,他是比刘翔和任长霞都要令人感动的人。因为前两者都是在做政府安排并提供各种优厚条件的份内之事。而老人不是。他什么也没有。没有人提供给他任何需要的东西。
用毛主席定的标准来衡量,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是“一个毫无自私之利之心”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老人。
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选上了却评不上呢?
我百思不解。
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思考时,忽然恍然大悟:
他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政府和公仆丑陋的嘴脸和卑污的灵魂。
有诗为证:
济困解难政府事,谁要老汉代为之?
尽管要权不要脸,面子却是不能撕。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