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救救今天的孩子们――献给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火烧 2011-05-3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呼吁救救今天的孩子们,批评家庭过度期望、学校功利化和社会逐利风气对孩子的影响,强调教育改革与社会环境改善的紧迫性。

   

1918年4月,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喊出了“救救孩子”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在相隔了93年的今天、今年儿童节前夕,我突然感到了鲁迅先生这个呼吁的现实性与紧迫性。因此我要跟着鲁迅先生喊:救救今天的孩子们!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从父母来说,人人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出息”,能出人头地,特别在今天市场经济导致的激烈竞争下;从国家来说,中国的未来全在他们的身上,儿童是国家未来真正的希望所在。正因为此,现在的孩子们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但是他们真的是受到了重视了吗?为什么说我们要救救今天的孩子们?  

先说家庭。现在,每个家庭中的孩子都是全家的中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那一个都把孩子当作宝贝。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且都对孩子抱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巨大期望。这样过重期望往往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毒药”。试看近日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药家鑫的出现,难道不是他的父母“独出心裁”培养的结果?据报导,他被从小就强迫学习钢琴,没有儿童应有的快乐,没有自己的幻想天空。最后他变成了一个冷血的杀人犯,家庭难道没有责任?对儿女的过度期望,发展成了对儿女畸形的爱,最终造成了自己最爱的孩子的悲剧。药家鑫也许是一个特例,但其中包含了对每一个家庭的警示:一定要改变对孩子们的爱和教育方式,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再说学校。恕我直言,现在的学校已经被市场经济的功利观改造成了“杀害”孩子们的“帮凶”。学校教育一切围绕考试,一切为了升学,已经成了无法改变的“铁律”。尽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其实还是围绕着一个“智”字转。还是以药家鑫事件为例:案发后,学校认为他的成长道路没有污点,学习优秀、得过各种奖励,是个好学生;他的同学甚至为他请愿,他的师妹还公然为他辩护说,如果被害者记车牌,自己也会这样做。由此可见,我们的学校已经失去了是非观。包括我们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也不例外。最近清华大学接受了“真维斯”公司的捐赠而将一座教学楼冠名为“真维斯楼”,试想这将对莘莘学子们产生怎样的潜移默化?要救孩子们,改变学校的教学思想和环境已经了迫不及待了。  

再说社会。我认为,对当前孩子们最大的侵害在于市场经济倡导的逐利原则。一切追求利润,一切为了金钱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社会变成一只潜移默化教人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大染缸,唤醒着人们心中的极端自私自利。市场经济追逐利润是天经地义的,问题在于现实中出现了无视道德法律、不择手段地非法赚黑钱的行为,而又受不到严厉的惩罚,以至我们的孩子产生了“长大了要当二奶”“要做贪官”的志向。这是多么可怕,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大的毒害!  

以上的情况现在该改变了,否则中华民族将不会有希望。1919年,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写道,觉醒的人们,应先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鲁迅的话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为了救救今天的孩子们,让我们尽快地改变家庭教育的方式,改革学校教育的内容,改造全社会的环境,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使我们的孩子们能真正地健康成长,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这就是我在今年六一儿童节的最大期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