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旱,怎么办?
天大旱,怎么办?
中平
插完自己的秧,今天到各处转了转,情况很严重,所有的堰塘都没有多少水了,基本只剩下堰底的一点点浑水。有不少堰塘已经完全没水了。而全村的秧还有50%左右没有插,即使插了秧的,以后没有水又怎么办呢?不知道!虽然今天上面送来了一些潜水泵,但是到哪里去抽水呢?为了应对目前的旱情,应该想些办法,不能无所作为!下午,几个人一起到各地去看看,想想办法,看看怎么应对当前的旱情。一个是利用地下水:即打水井。跑了几个能挖水井的地方:A处 水井挖在堰塘里,因为地势比较高,山势也比较高,向附近的村民了解一下情况,可能会有水(以前没有干旱过,不知道像现在这样会不会有地下水),而堰塘现在承包给私人(小S)养鱼了,要在堰塘挖水井,就要把水放掉,这需要和这个人沟通,做思想工作,但小S不在。另外,要打水井,就需要找堆放泥土的地方,这又要找人沟通商量。最后找到老S(小S本家的叔叔),他同意这些泥土堆放在他的地里,并说他也帮忙做小S的工作。说完这些,我们就离开了,心里也比较高兴。但在路上,大家议论这些事,说老S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现在答应的好好的,可能会暗地里使招,让小S来出难题(小S的工作是很难做的):因为挖水井需要放水,这样小S就不能养鱼了。如果小S不同意放水,或是要价高,这事就黄了。而老S的顺水人情也做了。即使他们都同意了,如果把仅剩的一点水放了,而水井挖好却没有水又怎么办?谁能保证一定有水呢?看完A处,又去挑选B处的位置。挑选了几处,都被否决了,最后在公路边确定一处:在一块荒废的地里。在这里,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这块地是别人的,所以又要找这人(小H)协商、沟通。但是小H 不在家,在厦门打工,只有他70岁的母亲在家,找到他的母亲,不同意,因为他就是这点地,如果挖了水井,就不能种庄稼了。说是找她儿子问问,她就给了一个电话号码,等到晚上9点多打电话时,无人接听,几次都如此。水井的事先搁一边,又要找地方堆土。于是找到老F,他也同意在他的地里堆放泥土,但是因为地里已经种了庄稼,要赔一些损失。问他需要赔多少,他的儿媳妇说1000块(堆放泥土的地面积大约200个平方),还说反正是集体的,多要点。而在他地里堆土,对他的好处很大,因为上面的一块地也是他的,这样可以把两块地合成一块,面积增加了,耕种也更方便了。但是要价太高(一亩地一季的纯收入也就400元左右,目前仅仅只是安苗阶段)。挖井的事情可能很难实施了。为了解决干旱,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引水灌溉。于是又一起去看改革开放前修的渠道(以前有1.5米宽,1.5米深),到现场一看,好多地方都淤塞了,只剩下1米宽,较深的地方不足1米,很多地方只有30至50公分深,还有地方因山体滑坡,堆积的比堤还高了,有的地方堤已经垮掉了。要放水,必须清淤,找人吗?本来农村就没有什么劳动力,更何况是农忙。并且因为是集体的活,大都是出工不出力,要价高(公路上找人植树,劳动量不大,时间不长,工价不低,半天可以挣到100多。尽管这样,依然敷衍塞责,因为是“集体的活”)。用机器吗?好多地方机器都去不了,更不用说干活了。看完这些,天已经黑了,怎么决定,只有第二天了。如果这些办法都不能用,一直干下去,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抗旱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是有多少人在真正地做呢?就是农民自己又怎样呢?种一年的地,收入不如在外打工一个月,这种情况下,谁又会去认真抗旱呢?即使有人真正需要抗旱,但是要经过的关卡实在太多,能过关吗?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下,更多的人允许自己先富,而遏制别人富起来,所以会暗中使绊子,这也是关卡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中央到地方,从高官到农民,几乎都说分田到户好,是真理。有个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唯一标准”并全国推广这个“真理”,现在经过这个实践检验,不知道还是不是真理?经不经得起检验?
“分田到户”是无与伦比的错误,因为它分的不是田,而是“心”,是“人心”。不仅分了农村的人“心”,也分了城市的人“心”,也就是分了全国人的“心”。在“分田到户”的政策指引下,全国人已经没有了共同的利益!
“人在做,天在看”!是的,老天爷一直在看着呢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