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上班“斗地主”的官员有可能是好官员

火烧 2008-10-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讨论上班斗地主官员是否为好官,认为清闲官员可能更廉洁,对比腐败官员忙碌状态,呼吁关注更严重的腐败问题。

上班“斗地主”的官员有可能是好官员
   

    重庆上班“斗地主”的那位官员,这几天忽然成了“明星”,互联网上的谴责声不绝于耳。现在的记者、网民就爱干这事,追逐“轰动”,本来屁大个事,哪怕只有一丁点“卖点”,便大肆炒作。这算什么呢?腐败?作风问题?如果说算,也可以算的,只是如此算下来,如此要求下来,我们这个社会是否就会很“干净”了?实际情况大家心知肚明。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轰动”呢?原因很清楚,就是这些记者、网民的知情权、话语权太可怜了,也就只能在反腐败问题上干些鸡毛蒜皮的事。
   
    放在30年前,上班“斗地主”的确是件大事,但放在今天,说是“鸡毛蒜皮”一点也不过分。大概在90年代初期,我就听说过一件事,省委书记在大会上告诫省级机关干部:“上班时间还是不要打麻将,就工间操那么点时间,打一圈又不够。”当然这位书记不乏幽默感,批评中透出长者的宽厚。这个省后来的情形的确好多了。我说这个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这种现象早就有了,虽说影响恶劣,但的确不是“大事”。
   
    我甚至认为,上班“斗地主”的官员有可能还是好官员。一般来说,上班有时间“斗地主”,肯定工作比较清闲,工作清闲的部门,也就不怎么“红火”,不是“炙手可热”。如果是腐败官员,上班时间绝对没有时间去“斗地主”,要“斗”也会到宾馆去,那“待遇”就非办公室所能比拟了。腐败分子的一个特征,就是必须有权,必须“炙手可热”,否则想“腐”也腐不起来。被捉的腐败分子,没有说自己不忙的,没有说自己“贡献”不大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陈良宇、郑筱萸、刘志华,哪一个不忙?还有官职不大却受贿数额惊人的官员,哪一个不忙?如果在官员中搞一个调查,问你是愿意忙还是不忙?我敢保证80%以上的人会选择后者。
   
    所以,采用“排除法”,那么上班“斗地主”的官员就有可能是好官员。
   
    没有条件腐败,没有条件到宾馆“斗地主”,而是上班在电脑上“斗地主”的人,一定是太清闲了,太无聊了,或者是虽然有条件腐败,但洁身自好,不愿意同流合污,只好在网上打发时光。坐在办公室,已经是坚守岗位了,和那些上窜下跳、饭局不断、赌局不断的人相比,就是非常好的官员了,我以为。
   
    上班“斗地主”,固然不好,但我们应该把目光聚集在那些更严重的腐败问题上,“吃柿子挑软的捏”,毕竟不是仁者所为。同时,也会让那些大腐败分子耻笑的。
 

抓个“斗地主”的出来晒晒,彰显媒体和记者的丑陋

    重庆某媒体记者抓了个“斗地主”的,以为搞了个“大买卖”,风头出尽,风光占尽,说不定这位记者还能拿个本月大奖。但我实在为这家媒体和这位记者感到害臊:连个狗捉耗子都算不上!

    据媒体披露,重庆最近掀起了打黑高潮,一年中抓了万余名犯罪分子。听到这个消息,我心头为之一振。感谢薄书记,感谢重庆市委,终于做了一件得民心的大好事。但疑问也就来了:重庆的媒体和记者都干什么去了?这么多的犯罪分子,其中肯定不乏腐败分子,为什么不去“深挖”呢?你们敢去“深挖”么?有几个腐败分子是你们“挖”出来的呢?难道背个照相机,在那些小县城的办公楼转来转去,发现一些上班“斗地主”的、“挖坑”的,打瞌睡的、开会顶替的,甚至上班迟到早退的,就显示出你们反腐败的能耐?其实不然,这样的做派,恰恰彰显了媒体和记者的丑陋!

    当前腐败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势,我想媒体和记者都不是睁眼瞎,如果把精力和时间用在这方面,一定会大有斩获。就凭从“狗崽队”学来的那点工夫,随便那么一“挖”,就能挖出个“大买卖”来。但是,他们不敢,在这些真正的腐败分子面前,他们只能做“缩头乌龟”。

    抓了个“斗地主”的,还是人家把门开着斗的,那些把门关上的不知在里面干着何种营生的,你抓得着吗?那些压根不来上班的工资照拿的,你抓得着吗?

    记者和媒体是正义、公平的使者,是社会的良心,可是那个抓“斗地主”的记者的良心,该不会喂了狼吧?就您这点出息,从职业角度讲,给“斗地主”的那位连提鞋都不够格。人家是开着门的,而你的胆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